“德纳”之争: 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在罗马相互成就相互激励

胖虎说体育2024-05-08 22:11:35  108

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在罗马交手过九次,2007年罗马四分之一决赛,是两人首次交锋,当时20岁的纳达尔与19岁的德约科维奇在罗马古老的木制方形中央球场开战比拼。

只是四分之一决赛,比赛场地就坐满了人,当时观众的重心还是费纳之争,没想到07年春天开始德纳之争开始初露锋芒。

当时纳达尔已经被称作红土之王,从2005年蒙特卡洛到2007年汉堡决赛,收获一波男子创纪录的红土81连胜。而德约科维奇刚在两个月前的迈阿密决赛中击败纳达尔,但是不久之后他在当年美网进入自己首个大满贯决赛(输给费德勒)。

德约科维奇2007年在罗马比赛图

不过,这次德约科维奇还没有做好在红土上战胜纳达尔的准备,纳达尔以6-2/6-2轻松晋级。不过比赛过程并不像分数表现的那样,观众席上很多人都对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的正手制胜分惊讶不已。

“非常非常好的比赛,”纳达尔赛后高兴地说。“所以德约科维奇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球员。”

当时德约科维奇甚至表示,他希望成为“下一个世界第一”,当时纳达尔位居费德勒之后,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不管怎么样,德约科维奇一席话点燃了德纳之争,就像在双方粉丝中投下了猫薄荷。

纳达尔2007年在罗马比赛图

德纳从06年法网四分之一首次交锋,到22年法网四分之一决赛最后一次交锋,双方共进行了59次交手,纳达尔29胜,德约科维奇30胜。在2007年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纳达尔会在罗马赢得10个冠军,而德约科维奇会赢下6个冠军,而且到了2024年罗马,他俩仍然理论上还存在竞争的可能。可以想象,就像现在的世界第二辛纳与第三阿尔卡拉斯会在2041年的罗马继续竞争一样。

但是相聚总有离别,德纳之争也终会画上句话。37岁的纳达尔上周向马德里告别,本周也会向罗马告别。而德约科维奇继续成为头号种子的时候,今年也碰到了动荡,他到目前为止没有收获任何冠军。

德纳之争在世界各地都奉献了经典比赛,但是对于罗马而言这更加特别。罗马作为最贴近法网场地的大师赛,它一向是法网夺冠的风向标。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法网14冠的纳达尔而言,他就像一只猎物,而德约科维奇是逐渐缩小差距的猎人。

德纳在法网时,纳达尔将德约科维奇等人保持距离,但是在罗马的时候则没有那么稳定,德约科维奇竞争力比在法网更强。德纳在罗马的交手纪录时纳达尔6-3领先,但交手纪录存有波动,这取决于当时德纳之争谁处于上风,当然他们也为球迷创造了很多经典比赛及比赛动作。

2009年,德纳在蒙特卡洛与罗马两站决赛相遇,还在马德里打了一场耗时4小时的半决赛。在罗马第一盘的时候非常焦灼打到抢七,纯粹的底线边角对攻,当时抢七输掉之后德约科维奇眼神中的失望溢于言表。

2011年,德约科维奇正处在一波48连胜,且在马德里决赛击败了纳达尔,让纳达尔家乡的球迷闭嘴。当他俩在罗马决赛中相遇的时候,很多球迷希望纳达尔能够复仇,但是德约科维奇表现的太好了,两个6-4再次击败纳达尔夺冠。当时费德勒的球迷肯定在想,如果德约科维奇如罗马一样继续击败纳达尔,是不是费德勒07年就能成就全满贯了。

2014年,德约科维奇又打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并再次在罗马决赛战胜纳达尔。这一次,他第一盘就打的很漂亮并且提高了他的进攻能力,4-6/6-3/6-3成功逆转。但是几周后,纳达尔再次在法网决赛中战胜他。

2016年,德约科维奇正在全满贯的路上,而纳达尔正努力从持续了一年多的低迷中走出来,在罗马纳达尔仅获得第五号种子,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相遇,但这场比赛时打得最激动人心的比赛之一。对我来说,德约科维奇的7-5,7-6(4)的胜利在他们59次对决中排名前5的比赛。纳达尔穷尽各种红土制胜的方式,德约科维奇都找到了解决策略。

2016年德纳决赛

之后,乐观的纳达尔称这是一场“美丽的比赛”,并表示他感到“既幸运又不幸”与德约科维奇在同一时代比赛。虽然他输了,但德约科维奇激发他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路。2017年,纳达尔获得世界第一。多年来,纳达尔一直推动德约科维奇在罗马变得更好,现在改成德约科维奇推动了。

2021年,是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最近一次在罗马交手,也很可能是是最后一次罗马交手。纳达尔从一场持续近三个小时的三盘中获胜。而德约科维奇在晋级路上击败了四名至少比他小10岁的对手。在决赛后发言,德约科维奇对纳达尔露出了笑容,并说:“显然,罗杰、拉法和我已经重塑了下一代,我们的下一代!”

在他们首次在罗马对决后的将近二十年,他们仍然是男子网球的黄金标准。不管是在罗马的中央球场,还是在其他赛场,他们都是互相推动激励对方进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390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