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美国首都白宫被英国军队占领并纵火烧毁,这场美英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的首场对外战争,美国民兵以失败而告终。
连自己的首都都被烧毁了,美国的国家元首麦迪逊总统也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亚,那么美国败得惨吗?确实很惨,也很屈辱。
但是美英战争跟1950年发生的朝鲜战争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不仅败的很屈辱,也败的很不甘心,更败得无可奈何。
自从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正式做出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后,始终坚定一种态度,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败嚣张跋扈的美帝国主义,这是一种不惧强敌的自信表现。
毛主席难道不知道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吗?当然是知道的,但毛主席仍然把美国称作是纸老虎,甚至在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前公开警告美国: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按照当时的国际形势,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敢这样跟美国说话,但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这么傲骨。
第一:参战国数量对比,美国盟军数量多于中朝两国仍战败。在美国决定干预朝鲜战争后,就集结了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军队出兵进军朝鲜半岛参战,再加上韩国总统李承晚的部队也交予了美军指挥,实际上美国指挥的“联合国军”有17个国家的军队组成。
而另一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应朝鲜的请求,派出上百万部队远赴朝鲜半岛参战的,虽有部分苏军顾问的身影出现在朝鲜战场,但参战主力仍以中朝为主。因此,中朝两国对阵美韩等17国,最终仍打得美军主动走上了停战的谈判桌,美国显然是败得不甘心。
第二:战斗意志对比,美国盟军难以体现牺牲精神。1人俘虏敌军王牌军63人,绝不可能在“联合国军”中出现。1951年解放军63军187师561团1营排长刘光子赴朝作战,正好赶上了第五次战役,在雪马里战斗中,他依靠胆量和智谋俘虏了英军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63人,但凡这63名英军有点血性,也不至于被一个志愿军士兵缴械。
还有美军第25步兵师24团的一个连队,竟然成建制地集体向志愿军投降,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第一支向外国军队投降的整编连队,也是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支向志愿军集体投降的美军建制连。而且24团号称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首先攻入北京,如今却折损在志愿军手里。如果他们拥有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肯定会血战到底,而不是举手投降。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志愿军英雄连“冰雕连”,在零下30度、40度凛冬之下,尽管身着单衣,仍然一动不动地俯卧在冰雪地里隐蔽侦察埋伏,以至于被冻死,还保持着手握钢枪、手榴弹的整齐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连美军都敬佩敬礼。
正如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留下的绝笔所说的: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不怕牺牲的精神、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纪律严明的战斗作风,是人民志愿军战胜美国等“联合国军”的重要法宝。
第三:参战部队战斗力对比,志愿军直接攻进美军扶持的韩国首都。在志愿军还没有进入朝鲜作战之前,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韩国仁川登陆后,迅速击溃了朝鲜军队的攻势,短短一个月就攻入了三八线以北的朝鲜本土,朝鲜80%的领土皆被美军占领。
无奈之下,朝鲜请求志愿军协助作战。志愿军悄悄进入朝鲜半岛后,先后发起了三次战役,势如破竹,一路把美军等“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以北,甚至在第三次战役中直接突破了三八线,于1951年1月8日攻入了韩国首都汉城,这是近代中国军队百年来至今唯一一次攻占外国首都,美军跟韩军紧急从汉城逃窜,短短70天时间左右,志愿军成功扭转了朝鲜战争局势,美军等“联合国军”从未败的如此狼狈。
第四:美国对志愿军核讹诈失灵,被迫承诺不使用原子弹。随着志愿军的节节胜利,曾扬言要在感恩节前打赢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志愿军总司令彭总打的一败涂地。
麦克阿瑟为了维护仅存的虚伪尊严,狂妄地建议投掷20至3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此建议不仅引起美国西方盟国的不安,也让杜鲁门总统下不来台,最终不得不撤销麦克阿瑟的总司令职务才平息了众怒。
这是美国最憋屈的战争,打了败仗还被外国舆论的压力遏制了核武器的使用,尤其是英国首相艾德礼和法国总理强力阻挠美国把战争扩大至中国本土。
当然了,无论美国使用什么招数,都阻挡不了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安全的决心。
所以说,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既吃了败仗,还受了一肚子气没处撒,更重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竟然败在了刚诞生一年的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手里,里子和面子全部丢在了朝鲜战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