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带2.5万人, 岛上荷兰仅千余人, 为何打了8个月?

念桃说历史2024-05-08 21:44:36  100

郑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他在大明王朝倾颓之时试图力挽狂澜,但上天终究不再眷顾明帝国,郑成功所做的一切努力便在清王朝的步步紧逼下逐渐崩溃,从据守东南沿海地区到经营台湾岛,郑成功极力保护和支持的残明势力愈加颓败。

1661年,郑成功北伐南京的计划惨遭失败,实力严重受损,大陆几乎再没有他的势力范围,在此窘境下,郑成功被迫率领军队保护永历政权转移到了台湾,打算以此为基地补充给养,再行反攻。

然而当时的台湾被荷兰占领,为了夺回国家领土,郑成功亲自带领两万多士兵进攻荷兰人,但由于种种原因,郑成功花了八个月时间才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最终收复台湾。

一、郑成功的父亲

郑成功是一个中日混血儿,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个传奇人物。郑芝龙是福建漳州人,排行第四,居住在海边,郑家世代都是漳州府的府掾,即官府里的僚属,大明天启三年,郑芝龙十八岁,补了府掾的差事,选了吉日就要去上任。

就在等待吉日上任去的这段时间里,郑芝龙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郑芝龙的父亲有好几个小妾,郑芝龙和父亲的一个年轻小妾关系不一般,有一天,这个小妾在给郑芝龙梳头,郑芝龙便和她调起情来,恰好被父亲看到了,父亲大怒,抄起棍子就要打杀郑芝龙。

郑芝龙一路飞逃,跑到了海边,正好碰见有好几艘商船要出海,郑芝龙连忙跳上船躲避,郑父随后追来,找不见郑芝龙,便持着棍子大骂不绝,扬言要找到郑芝龙打死泄愤,郑芝龙害怕不已,躲在船上大气也不敢出。

这时候那艘商船正在挂帆,即将出海,郑芝龙又不敢下船回家,怕被父亲抓住打死,便在情急之下请求船主将他带往日本避祸

素日里,郑芝龙因长得容貌英俊,不少海商都喜欢他,这船主也和郑芝龙认识,便同意带他一起走。

到达日本后,商船上的人都在忙着卸货交易,只有郑芝龙无所事事地在日就岛上闲逛。

有一次,郑芝龙跟着一些中国商人参加了日就岛岛主田川的宴会,田川的女儿相中了郑芝龙,田川也很喜欢郑芝龙,郑芝龙便入赘在了田川家里。

郑芝龙受到了田川家族的重视,平户的藩主松浦甚至还赠送宅邸给郑芝龙居住。

日本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人这么好,他们如此厚待郑芝龙,无非就是看中了他的家族背景。

由于郑家世代在官府里当僚属,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资源,在福建一带颇具声望,明末的海禁疏松,日本海商迫切想打破中国海关贸易,从中国沿海地区的官员那里下手是最方便的方式,所以,郑芝龙才被日本人青睐有加。

次年,郑芝龙跟随商船回国,不久后,他的妻子田川氏生下了他的儿子,郑芝龙知道后再次来到日本,为儿子取名郑森,此子就是郑成功。

在返回的途中,郑芝龙不幸遭遇了强盗,被抓去当了贼人寨主的奴仆。

郑芝龙为了脱离这帮贼人,假意殷勤,博得了寨主的信任,郑芝龙便请求寨主让自己去海上劫掠,寨主同意了。

郑芝龙果然劫来了大批财物,贼人们开始重视郑芝龙,郑芝龙因此成为了寨中的重要人物。

郑芝龙渐渐拥有了不小的势力,便不再打算回国,专门在海上劫掠为生,但他劫掠的大多是外国殖民者的商船,郑芝龙以此为本金,将中国货物贩往整个东亚地区。

郑芝龙势力太大,威胁到了明朝官员的利益,明朝廷便下令缉捕郑芝龙,但派来征剿郑芝龙的官员反被郑芝龙拘来当了阶下囚。

朝廷对郑芝龙无可奈何,只好给了他一个漳州府镇参将的职位,将他招安了。

郑芝龙受招安后,将儿子郑森从日本接了回来,在老家漳州接受中国教育,此时的郑森刚满六岁。

二、郑成功的生平

郑森回到家乡后,郑芝龙带着他遍访儒学名师,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郑森十四岁时便中了秀才,为了继续深造,郑森进入南京国子监进修,拜了明末大儒钱谦益为师,钱谦益十分赏识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遂亲自为他取字“大木”。

但就在这一年,一个大事件彻底打破了郑森读书报国的愿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得崇祯帝自尽了。

皇帝一死,大明王朝彻底分崩离析,满清的铁骑也势不可挡地攻入了中原地区,占领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明遗臣们无法接受亡国的残酷现实,仍然垂死挣扎,要效仿汉之光武帝刘秀、宋之高宗赵构,企图再次匡扶大明王朝。

这批遗臣中就有郑芝龙,他们便在南京拥立了万历帝朱翊钧尚在世的小儿子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了南明小朝廷,组建军队抗击清兵,郑芝龙凭借自身积累的海上势力,成为了朱由崧登基的最大武装保障,于是,郑芝龙被封为了靖海侯

朱由崧年号弘光,他仅唐王在位一年,南京就被清军攻破,他也惨遭杀害。

弘光帝被害后,郑芝龙及其兄弟郑鸿逵辅佐在福州避难的唐王朱聿键为帝,改年号为隆武。

在隆武帝登基后,和绍兴的鲁王朱以海的鲁监国政权对峙的时期内,郑芝龙、郑森父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初出茅庐的郑森,受到隆武帝的青目,甚至被隆武帝看做自己的儿子,郑森被封为忠孝伯,管领御营中军都督,隆武帝还嫌不够,又赐郑森姓朱,改名为成功。

隆武二年,郑成功二十一岁,开始领兵作战,从文人转型为武将,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忠君报国的臣子。

隆武帝也是个主战派,但军权此时掌握在郑芝龙手里,郑芝龙又不太想和清军作战,甚至在清军攻打福建的时候,还下令撤走了驻防的军队,使清军在入闽时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势力。

但这对于南明朝廷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国防问题,郑成功也对父亲的做法十分震惊,隆武帝更是气得差点闭过气去。

不久后,清廷许诺给予郑芝龙三个省的地盘为王,郑芝龙立马答应了,带着几个兄弟和儿子投奔了清朝,但郑成功死活不干这种投敌叛国的事。

郑芝龙终究是个看中利益的商人,大明已经没了,在抵抗下去也是徒劳的,不如让自己在新兴的清朝活得快乐一点。

在隆武帝的支持下,郑成功收拾了父亲没带走的残部,联络的父亲的海上势力,重新组建军队继续抗清

但清军攻势太盛,郑成功的作战经验也不丰富,隆武二年,清军打入蒲城,隆武帝仓皇逃走,却不幸被俘,绝食而亡。

郑成功侥幸逃脱,他没有放弃希望,重新在金门、厦门、南澳一带招兵买马,继续打着隆武帝的名号反清,但每次都被清军战败,只能退到海上。

两年后,江西、广东一带的反清声势大涨,郑成功看准机会,投奔了肇庆的永历帝朱由榔,朱由榔大喜,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为南明征战。

此后几年,郑成功锐意改革和训练军队,严苛治军,鼓舞士气,相继收复金门、厦门等地作为根据地,奈何兵微将少,郑成功又军法严格,再加上清廷一直在实施诱降计划,郑军中不少官兵投降清朝,郑成功对此烦恼不已,因此,虽然郑成功起兵已有十余年时间,但领地始终局限在金门等一隅。

永历十二年,郑成功已经经营海上贸易好几年,不仅有了军费,还招募到了大批海外雇佣军,于是,郑成功决定北伐南京。

一开始很顺利,但郑成功突然遭到清军突袭,军队被打散,实力严重受损,不得已,郑成功只好退走,北伐宣告失败。

三、收复台湾

北伐失败后,郑成功在大陆的地盘急剧缩减,南明朝廷也岌岌可危,郑成功在属下们的建议下,打算进入台湾岛继续经营。

1661年,郑成功带着两万五千兵力横渡台湾海峡,在赤嵌城登陆,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在人民的帮助下,郑成功指挥军队包围了赤嵌城,守城的荷兰军队被迫投降。

郑成功便以此为据点,攻打台湾城,但台湾城被荷兰人经营了多年,这里的军事驻防十分完善,火炮精良,粮草囤积充足,郑成功的首次进攻遭到失败。

郑成功决定打持久战,便令军队围困台湾城,在台湾城周围屯田练军,顺便等待援军。

几个月后,被围困的荷兰军粮草出现短缺,士兵们也有了厌战情绪,虽然远在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当局已经派遣了援军,但台湾城的荷兰军被围困了长达八个月的时间,早已弹尽粮绝,大多数人想投降

1662年元月,荷兰军支持不住,仅剩六百人在城内了,荷兰总督揆一见大势已去,便找到郑成功和谈。

郑成功也不愿再损伤自身实力,就令荷兰军队撤出台湾,郑成功正式收复了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长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

四、小结

郑成功称得上是明朝最后的顶梁柱,他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却身逢末世,不得不拿起武器对抗入侵者,他虽然算不上是一名多么优秀的作战将领,但他能凭一己之力维持南明政权长达二十余年,还成功收复了台湾,为开发和建设台湾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他的一腔忠君报国热血使他的名字在史书上熠熠生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112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