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千余年的历史纠葛, 日本从未放弃过登陆亚洲大陆的痴心美梦

善良翻滚的椰子2024-05-07 13:29:26  85

中日自汉光武帝开始有记载的官方接触起,时间已过去近2000年。在国与国的角度,中国跟日本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大规模战争,我们会发现:每逢中国强盛时,日本会收起爪牙,并换上一副谦卑学习态度,但只要看到中国疲弱,日本便会立马露出难以掩饰的凶狠与贪婪。他们妄图登陆亚洲大陆的企图从未消失,只是审时度势后的暂时蛰伏而已。

朝贡印绶,中日有实物和历史记载的第一次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派使者前来进献贡品,并朝拜庆贺,使者自称大夫。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赐予印绶,汉光武帝并于同年驾崩。

汉委奴国王金印上方是蛇形象,不知是否是巧合,日本文学作品中以蛇为原型的凶猛怪兽很常见,同时,日本人却又疯狂的崇拜作为邪恶化身的蛇。同时,印章的“汉”字的右下方是一个火字,这是因为西汉属水德,但东汉属火德。

1784年日本出土 - 汉委奴国王金印

《后汉书》:由南朝·宋的范晔(398年-445年)编撰,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从王莽至汉献帝的公元195年的史实。

从屈从到企望与中原王朝实现对等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时期),日本圣德太子(日本飞鸟时期政治家)希改变与中国王朝的屈从地位,派遣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为遣隋使,向隋朝递交国书,希望以平等地位相处。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朝使者裴世清出访日本。

中日第一战,实力不济的日本失败后开始模仿

白江口之战

公元663年,日本为支持朝鲜半岛的百济,与唐朝军队在朝鲜的白江口进行一场激烈的海战,据记载,唐军共派1.3万人和170余战船,日本共有4万人和1000余战船参战,唐军利用自身优势,以少胜多击溃日军,日本约400余艘战船沉没,日本士兵大多溺死,其余投降,百济灭亡。这是中日作为独立国家进行的第一次国与国的战争,并奠定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白江口之战地图

白江口之战对于当时的唐朝,仅是其攻灭高句丽(公元668年)前奏曲,但对于日本却影响深远,它让当时的日本已看到与中国实力的巨大差距,日本无法与中国抗衡,遂重新戴上一副平和的面具,并开始不断派遣使者入唐学习先进制度理念和知识,此制度直至唐昭宗的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此时唐朝已风雨飘摇摇摇欲坠,日本看到即将覆灭的唐朝后,便立即结束遣唐使制度。

日本遣唐使入唐路线

这段时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中日历史最友好时期,但椰子君看来:日本对中国态度好坏取决于中国国力是强盛还是衰退,完全谈不上感情,哪有什么一衣带水,中日友好。

元朝两征日本未果,养虎为患终成,日本成为中国最大隐患

自唐代后期开始,日本和中国脱离外交关系已达4个世纪,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此时的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尚未灭亡。大元建立后,忽必烈曾遣数批使节诏谕(专指帝王对敌对势力进行的招抚)日本,此时的日本处于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统治时期,日方未予答复,遂忽必烈决定远征日本。

公元1266年,忽必烈给日本的国书,未到达日本

首征日本:1274年,由元军约4万人(元军和高丽军)在忽敦、洪茶丘、刘复亨、金方庆统帅下东征日本,曾占领对马岛、壹岐岛,并在福冈附近的博多登陆,但遭到日方激烈抵抗,由于元军准备不足,第一次东征未果,元军方面共损失13500余人,并于当年的11月27日返回高丽合浦。

第一次东征图

二征日本:1281年,忽必烈发动十四万大军,在忻都、洪茶丘、范文虎等人的统率下,兵分两路(高丽出发的东路军和浙江出发的江南军)征讨日本。两路大军会师后,准备登陆进攻太宰府,但在八月一日夜晚,海上突然刮起大型台风,元军损失过半,诸将先行撤退,残余元军被杀或被俘,第二次东征失败。原本忽必烈计划三征日本,但由于穷兵黩武,江南地区形势不稳,经济形势每况日下,只能放弃。

第二次东征图

备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多次遣使入日本,但其中多人也被杀,日本的怀良亲王曾呈上言辞不逊表文,同时倭寇经常骚扰沿海,朱元璋也曾计划征讨日本,但深思考虑到元军东征日本的结局,便压住怒火未曾征讨。

其实,元朝的东征日本并不是忽必烈纯粹的个人膨胀,亦带有长远的战略考量。元朝两次东征的失败让日本流离于东亚大陆体系之外,且日本自身具备进攻大陆的一定力量,在往后时期,日本果然成为了盘踞在中国东方的最大潜在隐患。同时,对于日本来说,元朝东征失利让日本本土的神国思想空前膨胀,日本把突然而起的摧毁元军的台风称为“神风”。

抗日援朝,明朝击溃日本第一次入侵大陆尝试

日本对外扩张一直把距离最近的朝鲜半岛作为登陆地,并以此为跳板入侵中国,此种思想起源者正是日本的丰臣秀吉(1536~1598年),他提出“图朝鲜,窥视中华”的看法。

公元1590年,日本的丰臣秀吉自认实力足够,便致信当时的朝鲜国王,希望能借道朝鲜入侵中国,但遭到了朝鲜方面的拒绝。丰臣秀吉遂派宇喜多秀家担任前线总指挥,由黑田长政、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入侵朝鲜,并迅速占领朝鲜的国都和大片领土,朝鲜立即向明朝求助,明朝的万历皇帝便派李如松率5万军队与朝鲜军队一同配合,击溃入侵日军并收复大量朝鲜失地。

李如松像和战事图

失利的日军提出了议和,但几年后和谈失败,日军再次进攻,其中,黑田长政在稷山被明朝军队击败,明朝援军继续入朝作战,攻击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的部队。在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死,日军全部撤出朝鲜。

抗日援朝

明朝抗日援朝的成功,让日本看到了中国实力依旧远超日本,其认为入侵中国的时机还暂不成熟,所以在战争后,日本又换上表面友好的一副伪善面孔,但内心深处入侵中国的企图从未消失,而是等待时机。也是在明朝时期,来自日本的倭寇频繁侵的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烧杀抢掠。

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失败的开端和成功的结局

时间来到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便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而日本则开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在其看到中国的国力疲弱现状,自认为时机成熟,开始计划着手入侵中国。此后,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中方失败,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并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甲午战争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整个东北三省,并于1937年7月7日,日本又在北京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开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这激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奋起反抗,浴血奋战共14载,中国最终取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受降图 油画

从历史看,中日之间从不存在什么友邦感情,而且从地理位置看,龟缩在小小日本列岛,日本的永久企图就是登陆亚洲大陆。哪怕二战后的日本,不管在国际装扮的如何得体,经济如何发达,日本也从未打心眼里考虑与我们和平相处,他们惧怕的只是越来越强大的我们而已。

打压日本痴心妄想企图唯有

强大的中国,没有其他!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如若喜欢,欢迎赞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0895.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