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九年三月,中苏边境出现了流血事件,毛主席在中央开会的时候着重强调了要准备打仗。到了当年十月,别有用心者就找了一个借口,把中央的一批老同志“疏散”到全国各地。
当时,毛主席专门找到汪东兴说:“要把陈云、王震他们放在交通线上,来去方便。”“万一打起仗来,我还离不了这些人呢。”
一、江西省委书记奚落陈云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七日,陈云得到通知说上面安排他和王震去江西。原来计划派飞机送二人去当地,但是陈云身体又不好,坐不了飞机,只能坐火车。
周总理得到消息以后,连夜拨通了江西省委负责人的电话,叫他们给陈云安排的住所一定要带暖气。又说,陈云过去在北京工厂里搞过“蹲点”视察,希望到了江西后仍然安排他到附近的工厂去“蹲点”。
陈云到了江西以后,上面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省里的干部并没有说明他的身份,只告诉工作人员,他是一位“北京来的客人”。
安排给陈云的住房位于南昌市郊的一个军区干休所,所里中部最高的地方有一幢楼房,过去是一位军校校长的宿舍。房子坐北朝南,地势很好,但是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陈云于二十号到达江西,去干休所的房子里面一看,书桌、椅子和床都是新买来的,但是家里没有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于是他就掏出一百块钱请工作人员帮忙购买。
而且陈云还对他们说不用去机关报销了,又说自己是被中央“疏散”出来的人,什么时候能回北京都不好讲。言下之意,是让工作人员不必对自己太过客气,以免“吃亏”。
最后工作人员听陈云的话,果然没有去报销那笔购买生活用品的钱。陈云去南昌的时候用了一个化名,但是过了没两天,大家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北京来的客人”就是前国务院副总理陈云。由于这件事情不能对外说,于是大家都叫他“老首长”。
在周总理的关心和安排下,陈云于当年十一月中旬到江西石油化工机械厂“蹲点”,这个厂离干休所大约二里地。
陈云每天早上到工厂里面“蹲点”,和工友们谈话,观看操作,又和工人一起上政治课。到了下午和晚上,就回到住所闭门读书。
在“蹲点”的那些日子里,因为讲话风趣,平易近人,陈云得到了江西大部分干部和群众的喜欢。当时还有崇拜他的人,偷偷跑去找他索要签名。
但是江西省委却有一个人对陈云非常不客气,此人就是当时出任江西省委书记的程世清。其实早在十月二十号陈云搬进干休所8号楼的当天,程世清就跑来做了陈云的“第一位访客”。
不过程世清当时只和陈云聊了半个小时就拂袖而去了,到了第二天,陈云在楼外散步的时候,有人问他昨天发生了什么,陈云就说:昨天程世清来批评我了。
对方又问:那程世清批评你什么呢?陈云回答:他说我过去在中央管经济,没有管好,发展太慢了。现在他来管江西,一年能生产汽车六、七万辆。粮食也不用进口了,他可以让江西省一年向国家上交粮食100亿斤。于是我问他,生产这么多车,钢板从哪里来?每年向国家上交100亿斤粮食,江西的老百姓不用吃饭吗?
程世清态度十分傲慢,因为他根本回答不了,也不想回答陈云的质问,于是二人的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后来陈云在化工厂“蹲点”的时候,有一次程世清要到工厂里视察,去之前他就专门打听看陈云在不在,陈云在他就不进厂,直到听说陈云离开了,他才慢悠悠地走进去。
厂里的人都觉得程世清是个“势力眼儿”,他们觉得陈云现在“失势”了,所以程世清就不把他放在眼底。
前面我们提到过,陈云要来江西之前,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依旧十分关心。毛主席告诉汪东兴,要把陈云、王震安排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便打起仗来可以随时启用。
这个事就算程世清不知道,可是周总理打电话给江西省委程惠远要求关心陈云的事,程世清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程世清为什么还敢这样怠慢并奚落陈云呢?其实这件事情,还得从四年以前那场风暴开始的时候说起。
二、程世清为何奚落陈云?
陈云五、六十年代一直在中央抓经济建设工作,后来林彪就一直想尽办法对他进行诬告和迫害。
中共九大召开以后,陈云事实上就坐了“冷板凳”。这件事地方上的普通群众不清楚,程世清可门儿清得很,因为他那个时候是林彪的跟随者。
周总理就是因为知道程世清和林彪的这层关系,才提前打电话给程惠远,反复叮嘱他们要照顾好陈云。可是周总理没有想到程世清会仗着林彪对他有一点青睐,就开始得意忘形。
其实程世清这个人的言行,有时很让人“迷惑”。你别看他当时为了林彪对陈云很不客气,但是到了一九七一年七月,他又跑到毛主席跟前打报告,说林彪要“出逃”。
那么,这个程世清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程世清一九一八年出生在湖南,十二岁参军,二十七岁入党,前半辈子也算是为民族和国家流过血,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因此程世清在一九五五年,不满四十岁时就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程世清在装甲兵政治部当政委。
有一天程世清接到了一个“绝密情报”,说他的上司的儿子有“通苏”嫌疑,于是他就向军委举报了这位上司。但是阴差阳错,第一次举报并没有成功。
直到一九六六年,程世清得到一个机会,再一次向上级递交了这份“绝密情报”。他的举报引起了林彪的重视,从此他就得到了林彪的垂青。
自从搭上了林彪这条线后,程世清对林彪的拥戴,在当时就是出了名。程世清原来在部队里是搞过宣传工作的,口才不错。
有一次程世清写了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极尽能事地“讴歌”林彪“简朴的生活”以及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忠诚。后来,他又在南昌中心建了一个“毛泽东思想万岁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雕像,主题是“井冈山会师”。结果程世清居然让人把林彪放在朱德前面,当成“二号人物”,去与毛主席会师。出于上述原因,他对陈云在中央的遭遇一清二楚。
从一九六八年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时起,康生等人就一直在攻击陈云在经济工作中犯下的“错误”。康生说:“陈云同志搞些什么,多赚钱卖花布、炒肉片、高价商品”就是“修正主义”。
在这件事情发生的上一年,程世清被中央派到江西工作。当时他把江西汽配厂改名“井冈山汽车厂”,模造了500辆苏联制式的汽车,就开始在报纸上大吹特吹。
这一次程世清听说陈云来江西了,马上跑来找陈云谈话,想给他来个“下马威”。他心想,要靠商品交换慢慢一步一步地赚钱多慢啊,不如直接上手就搞汽车。
一个汽车厂就能搞出500辆车,我让江西的几家大厂集中火力,开足马力,没日没夜地造汽车,那还不得一年造个七、八万辆啊。可是没有原材料,你拿什么生产汽车呢?
程世清这种搞法,在陈云看来根本就是“没脑子”地瞎想。所以他们二人根本谈不下去。至于说到每年粮食100亿斤云云,更是在玩儿“嘴炮”了。
三、陈云后来如何评价?
到了一九七〇年,也就是陈云来到江西的第二年。程世清又突发奇想要在江西农村搞“新村图”,他的想法是在梯田顶上的山坡修建一个水库。
上面水库用来蓄水发电,水流到下面,正好拿来浇地。没想到搞出一堆豆腐渣工程,不但没有达到引水灌溉的目的,反而因为水库垮塌淹了农田。
陈云看到报纸的报道,长叹一声说:“这个程世清,真是胆大包天,看你将来怎样向江西人民交代。”当时程世清以为陈云“不行了”,所以没把他放在眼底。
程世清以为自己讨好林彪有功,但是事实上林彪也没把放在眼底。后来林彪出了事,他却因为从始至终都不是林彪的亲信,逃过了惩罚。
一九七一年九届二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会前叶群让人到“美庐”上面修飞机场,结果引起了汪东兴的注意。
程世清敏锐地觉察到事情有变,于是他马上就跑到毛主席的跟前打了个报告,说林彪可能要外逃。
后来林彪、江青二人都相继出事倒了台,程世清于一九七八年被逮捕关了三年,出来以后按师级待遇退休,每月发200元生活费。二〇〇八年,程世清在家中病逝。
陈云一九七二年四月回北京,当年的七月就恢复了在中央的工作。后来,他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这样评价程世清:
将军管经济,经验少,胆子大,不实事求是,就是喜欢吹嘘浮夸,有点妄自尊大。
结语
五十年代以前的程世清,在党内应该是默默无闻的,六十年代他纯粹是靠“出卖”上司来换取功名的。
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六年,程世清两度告密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许光达,造成后者在一九六九年含冤而死,直至一九七七年才被平反。
一九七一年程世清见势不对,又举报了上司林彪。这一次他总算是举报对人了,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抵消掉他曾经犯下的罪行,最终他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孟子·寡人之于国》中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段话是说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适度取用资源,才能实现国家长远的富饶与丰足。
然而,像程世清这样的人,公然宣称一个省每年可以上缴100亿斤粮食,在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于梯田顶部建水库,就是脱离实际,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玩笑。
陈云搞经济建设,是以民生福祉为导向的。他关心群众在生产工作中遇到困难,关注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坚持真理,坚决反对在经济工作里面搞“浮夸风”。
陈云这种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对客观真理的坚定捍卫,为后世各级干部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参考资料:
《第十一章 充实的“谪居”生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2.19;
《程世清沉浮录》,作者:李意根,《党政论坛》,2009.02.25;
《陈云在“文化大革命”中》,作者:霞飞、王鹏,200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