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想不通: 坐拥4千亿净资产的长实集团, 市值却跌破1200亿?

北向财经2024-05-09 13:28:32  85

4千亿净资产的长实集团,市值已经跌破1200亿,李超人可能也懵了。

地产行业下行,哪怕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也是备受冲击。

过去一年时间里,长实集团实现营收472亿港元,同比减少16.1%,净利173亿港元,同比下跌18.7%。

而最奇葩的是,尽管长实集团净资产高达4000亿港元,股价却接连下挫,市值已经跌破1200亿港元。

这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假设你现在买入长实集团的股票,就相当于花1.2元买入4元的资产,这不跟捡钱一样吗?

这背后到底怎么回事?为何资本市场如此看衰李嘉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长实集团,市值跌破1200亿

目前长实集团的总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负债率仅为2成左右,净资产高达4000亿港元。

这样一家公司,市值却跌破了1200亿港元。

除了股价之外,近两年时间里,长实集团的日子一直不太好过。

去年不光营收净利双双下降,派息方面也是不及市场预期:

据长实集团财报数据显示,其2023年度派末期股息1.62元,较上年同期派息1.85元跌12.4%,全年股息2.05元,按年跌10.1%。

除此之外,剔除一笔20.77亿港元订金的收入后,卖楼的收入更是同比大跌57%,斩半还不止。

对此,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同时也是长实集团现在的掌舵人,前段时间出席业绩发布会时,直言香港人“真系几辛苦”。

但可惜的是,资本市场从来不讲感情,只看成绩。

哪怕如今长实集团手里有4000亿的净资产,投资者依旧选择了用脚投票,仅一个交易日内,其股价就暴跌了10%。

市值跌破1200亿港元,李氏父子为何被资本市场抛弃?

为何资本市场不看好长实前景?

之所以资本市场如此不看好长实集团,首先当然跟行业的大环境有关。

长实集团的4000亿净资产,除了部分现金之外,主要还是以物业为主,楼市下行,这些物业的估值自然也在不断降低,何时探底目前仍不明朗

除了外部大环境因素之外,也与李泽钜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

地产行业下行,所有房企日子都不好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李泽钜经营也变得愈发保守,哪怕是少赚钱,也不愿意承担风险。

这次业绩会上,李泽钜对外表态:

销售收入下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卖得太快,因为目前长实集团的土地储备并不多。

具体来看,长实的土地储备已经下降到7400万平方尺,且长实已经超过10年没有在内地拿地。

有记者提问,“为什么长实集团很少在中国香港进行大笔投资”?

李泽钜打起了太极,但同时也表达了自身的态度:

“香港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对香港具有特别的感情。如果有项目可以提供合理的回报,我们一定会在香港投资!”

啥意思?

说白了,李泽钜不愿意再拿地,主要就是因为成本太高了,利润率不够诱惑力,与其继续拿地盖楼,还不如找一些回报率更高的项目。

这个道理很简单,前些年地产行业如日中天,内地的房企更是财大气粗,不少都卷到了香港市场,疯狂抢地之下,香港的地价一下被推上高点。

以前能赚10个亿的买卖,现在由于地价上涨,成本增加,只能赚5个亿,精明似狐的李家人,显然不愿意做这样的“赔本买卖”。

资本市场,向来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没有足够的想象空间,长实集团经营保守,尽管有钱,但一直趴在账上不动,投资者就无法获得高额回报,股价表现自然不可能太亮眼。

但与此同时,说到底市值都是虚的,真正带领企业穿越周期,赚到真金白银,避免承担过高的风险,才是真正的经营智慧。

从这一点上来看,李泽钜无疑学到了父亲的精髓。

同为房企,大不同

同样都是房企,但把长实集团与内地一众“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集团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如今的长实集团,尽管市值只有“区区”1200亿港币,还不如恒大巅峰时期的一半,但坐拥4000亿的净资产,实力不必多说。

哪怕不再开发房地产,光是租金收入、其他基建生意、房地产相关产业,也能年入百亿,赚钱不是难事。

再来看看恒大之流,当初行情好的时候,为了扩大市场规模疯狂扩张,只要能提高股价,其余一概不论。

以恒大为例,当初许家印志得意满,除了房地产之外,更是在矿泉水、足球、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纷纷押下重注。

尽管短时间内,恒大股价大涨,市值飙升,但与此同时风险也被无限放大,最后全盘皆输,捅出来了2.4万亿的惊天债务。

而除了恒大之外,一众房企不少都是负债缠身,一片愁云惨淡,当初的辉煌,如今早已成为过眼云烟,如同身负重担的行人,步履蹒跚,前路艰难。

都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大企业,同样也都是房地产行业,为何如今的境遇天差地别?

导致如今这一幕的真实原因,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入思考,也值得后来者引以为鉴。

写在最后:

尽管市值跌破1200亿,但长实集团的真实实力,显然被大大低估了。

事实证明,盲目追求规模,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保存实力,赚到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精明。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5643.html
0
最新回复(1)
  • 猫头biubiu2024-05-09 15:13
    引用1
    净资产又无法变现,可不是一块二换四块钱那么简单。如果买一块二的股票,预期能涨到四块钱,那股票当然就有人抢着买了。当初有人买,是因为你有盈利有能力分红,现在你盈利能力都没了,谁还买你的股票替你扛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