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由中国领头!
嫦娥六号入月空,这一次,印度再受挫,自诩登月超级大国名号终是不保。
印度网友直言: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外国技术,印度毫无胜算。
中国带头,共同登月
5月3日,由国家航天局牵头,与来自12个国家的航天机构、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欧洲空局等国际组织约50名国际友人共同见证嫦娥六号发射。
此次我国再度登月令全球瞩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直言,中国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登月任务之一”。
法新社、日本共同社、英国BBC,都在望着这个来自东方的“嫦娥”到底会有怎样的惊喜,原因不是其他,而是中国此次登月计划,可称为“历史首次”!
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取样!
且此次嫦娥六号是与各国合作的太空展望。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
也不难怪,此次观看嫦娥六号登月,前后大约50名国际友人齐聚,既然承载着希望,各国又接连报道,这其中“阴阳怪气”的印度身影便是尤其明显。
当然攻击的对象自然是拣软柿子捏,将舆论枪口对准巴基斯坦,直言巴基斯坦只是沾上了中国的光登月,并非代表什么,若说起登月强国,巴基斯坦还算不上。
总之对于嫦娥六号搭载巴基斯坦立方星技术选择无视。
5月4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祝贺中国嫦娥六号任务搭载巴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此外对中巴优友谊再度展望。
但自是如此,印度依旧对巴基斯坦提供的技术置若罔闻。
可以说,该立方星耗尽中巴两国空间技术研究2年的时间共同打造,双方都付诸大量的心血和财力。
巴基斯坦太空技术的进步,印度阴阳怪气,到底是真的无视,亦或是开始担心印度自诩登月超级大国的名号消失殆尽,也便有了苗头。
有人阴阳怪气,也有人清醒,有印度网友表示: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外国技术的支持,印度太空技术80%的失败率,实在毫无胜算。
印度登月超级大国名号不保?
之所以令莫迪如此自豪于“印度登月”自然是印度过去十年创造的高光。
自2013年开始,印度便成功发射了“Mangalyaan”火星探测器之后,印度便一度登顶继美国、苏联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
一次性将104颗卫星送入太空,甚至当时一度创下单次发射卫星新纪录。
偌大的头衔,对于这个亚洲小国,印度自然是凭借太空技术在国际舞台多了一份底气。
2023年8月23日,印度“月球3号”再次成功着陆月球,再度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且只用了7400万美元的预算。
到处的夸奖和头衔令印度对于自身太空技术再添自信,更是尤其令印度自豪的便是使得印度认为身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将能够在全球精英中占据席位。
也是由此令印度开始存活在自诩月球超级大国的假象。
在印度月球三号发射之后,印度便直呼月球计划更进一步,2023年10月17日,莫迪便对外声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到2035年建立印度空间站,且要到2040年实现载人登月。
也是因此,对于中国太空登月,印媒一度冷嘲热讽。自认为便是比中国太空技术高上一等。
2019年,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过登陆月球并将月球表面样本带回地球,成功着陆并成功完成任务。
印媒也自然是着急了,就此声称印度的月球三号探测器是因为新冠疫情才败给了中国。
2023年8月,印度月球三号再登空,但于2023年9月,月球三号便失去与外界联络,纵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试图联系也未果。
且在印度月球车登陆之前,印度便有消息传出,该月球车的设计实际无法承受月球之间的的低温环境,且该月球车的设计水平,远程唤醒的概率并不大。
而中国此次发射的嫦娥六号实际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五号成功在前,作为备份的嫦娥六号技能自然是被认可,此次除去要开展月表勘测之外,去到月球背面进行首次样品采集是重中之重。
也是由此,中国此次登月被看作是人类太空历史性时刻。
且搭载别国太空技术共同登月,自然地,而中国的成功也便意味着太空技术的更进一步,全世界都在关注,印度自然也在其中,此次对于中国创造的“奇迹”。
印度此次将舆论焦点转至综合国力最小的巴基斯坦也便不难理解。
而中国素来欢迎与各国展开太空技术交流,此次与巴基斯坦等国共同协作便是印证。
参考资料:
莫迪为印度定下太空计划:2035年建空间站,2040年载人登月——观察者网
印度登月“路难行”:月船1号失联,2号失败,3号发射了——海外网
印度成“登月第四国”!刚刚,印度“月船3号”登陆月球成功!历时15年,经历2次失败——每日经济新闻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败给了中国的嫦娥五号——中国青年网
将实施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此次奔月的任务都有啥——央视新闻
巴基斯坦总理祝贺嫦娥六号任务搭载巴卫星成功发射:两国友谊跨越了太空的界限——环球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3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