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发达、人们对信息的掌控一天比一天来得迅速全面,多年前一些偏颇甚至失真的报刊文章也逐渐被人们翻了出来。比如那些年的《意林》、《读者》等杂志上就有许多“外国月亮更加圆”的内容,称赞日本的文章尤其常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多年以来,又有那些关于日本的误解被传播开去了?
孩子和教育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视下一代、重视教育的传统,日本不但是相隔不远的邻国,更同属东亚文化体系,具备对比和参考的价值。其国内对青少年的教育、日本学生表现出来的素质与能力,都是当时国内杂志热点的选题方向。
而作为看杂志一方的中国人,有的人怀着“邻居孩子更优秀”的预期加以关注,有的人是因为自己也面临着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实际需要,还有的人出于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关心和忧患感。各种各样的心理交杂在一起,促成了对此类话题的高度关注。
而在当时的《意林》杂志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宣扬“日本教育理念更加先进,日本青少年独立能力更强、思维更加活跃不僵化”的内容。多年过后再来看,其中也很有一些言过其实、过于美化的部分,有些甚至到了显得荒诞不可信的地步。
比如在有些文章中,日本孩子的体质和抵抗力简直像是怪物——说日本人为了增强幼儿体质而刻意给小孩子穿单薄的衣服,不管多冷都绝不加衣;从小学生开始,他们就每天都接受搏击刺杀一类的基本军事训练;年级越高,训练的内容越严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越强。
在确保体魄强健的同时,文化课与道德培养自然也不能落下。这样培养出来的日本下一代,个个都是既有丰富知识、又有独立思维的新一代人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用最最严格细致的标准来自我约束,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滴水不漏,加入团队之后又能与他人相处融洽、合作无间。
这样的邻国孩子,当然是完美无缺的学习样板。于是那一辈的许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地用《意林》作为标杆,来要求孩子以及身为家长的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做到更好——“你看看人家日本的孩子都这么优秀!”
平心而论,这样的初衷本身并不是坏事,努力追求更加优秀也不是错误。但是那些被作为动力和参照样板的信息,实际上可能是不够准确甚至失实的。
对“日本孩子”无节制赞扬的登峰造极之作,并不出现在《意林》,而是刊登在另一家报纸上的上伪纪实文字,也就是那篇著名且影响深远的《夏令营中的较量》。
这篇文章记述的是发生在一次以少儿探险为主题的夏令营中的故事,当时参与的有中日两国的孩子。如果真实情况与文章描述确实一致,那么许多中国家长、乃至普通中国人都很难不产生脸红不安甚至汗流浃背的感觉。
同样是一段崎岖难走的野外山路,日本孩子不管腿脚多么疼,始终忍着痛苦一声不吭;而中国孩子走不了几步就叫苦连天。人在野外需要种种基本生活和自我保护的技能,中国孩子要啥啥不会,而日本孩子即使不会,也会努力探索去找出答案。
最令人“扎心”的描述出现在中日两国家长之间:眼看风雨降临,孩子们在冰冷的雨水中深一脚浅一脚泥泞跋涉,一些没吃过这种苦头的孩子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日本家长强忍心痛一声不吭,中国家长却从随行的面包车里冲了下去,争先恐后地把自家孩子拉上了车……
这篇文章当年曾经激发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许多人认为中国家长的“分数至上”、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已经成为极为严重的教育问题,认为中国教育、中国家长需要反思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实际上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这篇文章早已被证实并非基于真实情况,于是大量的自我反思也就成了无的放矢的空中楼阁。
外国全民素质高?
除了各国青少年教育方式之外,全民素质一度是杂志上的另一个热点话题。抬高国外的公民整体素质、认为国内存在着种种缺乏素质的行为举动,这样的声音多年来从未停止过。
比如在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之后的近年,就流行过一个与时俱进的故事:在外国,不管是在机场还是在地铁车厢里,总是能看到外国人捧着一本书、争分夺秒地阅读;而类似的场景切换到中国,只能看到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在忙着刷手机。
这个故事背后的结论是国外人均素质高,有碎片时间都用来阅读充实自己;而国内素质不行,这些时间都用来刷手机娱乐,相当于白白浪费掉了。
这逻辑乍看没什么问题,但只要换个角度想,得到的结论就大不一样:国外的一些机场和地铁并未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乘客看不了手机,那自然就只好看书了。
至于那些多年前的杂志上,虽然还并没有出现智能手机相关的内容,但其他有关国内国外全民素质的比较,却从来都没有缺席过。
例如一些文章曾经鼓吹,西方人对婚姻的态度更加真实:“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爱情,中国人结婚是为了钱。”举例是某国的一对夫妻,因爱情而结合四十多年始终关系极好,从来没有过外遇。文章将国外的婚姻关系描绘得极为理想化,但实际上在日本,婚姻关系的稳固很大程度上来自财产保障,丈夫退休之后,妻子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享用丈夫的养老金;在西方国家如英、美、法等国,有经济基础的已婚人士从来不缺乏外遇机会,大部分人也将这种事情看作稀松平常。
关于日本人,特别著名的“人设”是他们做事认真不打折扣,且非常在意周围环境的整洁干净。有杂志文章描述,曾有初到日本的中国女性对此表示怀疑,便故意换上一条曳地长裙,结果这条裙子整整穿了三天、也在地上拖了三天,却一点都没有脏。这也足以证明日本的地板有多么干净。
此外,据说日本人洗盘子至少要洗八到十次,而且还有专门的试纸来检验清洗结果。有个韩国人耍小聪明只洗两次,结果被试纸检测出来,立刻就遭到了辞退。日本人洗马桶更是精益求精,每次清洗完马桶之后,会要求负责清洗者本人喝一口清洁后的马桶里的水。
这些说法现在看来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甚至近似天方夜谭,但在当初那个信息交流相对不足的时期,却真的曾经让不少人信以为真过。
资源问题与科技
另一个著名的杂志故事叫做“进口的一次性筷子”,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日本人日常用餐也习惯使用筷子,因此很多餐馆都会提供一次性筷子。这些筷子的来源都是从中国进口,中国为了卖一次性筷子给日本而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了大片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严重后果。
那么日本为什么不砍自己国内的树林呢?显然是因为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有远见,富于宏观思维而且不那么唯利是图。
这个故事流传也很广,许多中国人信以为真,便真的认为中国的森林保护工作存在类似问题。但实际上,制作筷子使用的原料来自速生林,主要是竹子等等,这些植物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
中国的确有仍需治理的水土流失问题,但与一次性筷子扯不上太大的关系,而且随着近年来不断退耕还林等行动,此类情况实际上是在不断好转的。
真相还包括另外一个细节——实际上,中国才是日本木材出口的最大买家。每年中国都要从日本进口大量木材,加工成筷子和棺材再售卖出口,出口去向之中也包括了日本。
不难看出,所谓“日本从中国进口大量一次性筷子导致中国水土流失”的文章,本身也是与实际情况不合的。但这篇文章同样也是传播广泛、影响力不低,甚至还入选了教辅成为阅读理解文章。
外务省与日本形象
看了这么多,不由得让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登上杂志的文章主动吹日本?难道这些人心里都偏向日本、认定日本是个完美国家吗?
一部分原因,是国人多少有点“远香近臭”加“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社会、环境、人口素质,身边的人事物总是更容易被关注到,而在资讯不够发达的前些年,遥远的异国就容易被美化成完美形象。
另一层原因,则与日本外务省的一系列操作有关。前些年,日本外务省曾经在向本国议会申请费用的报告中,列出了“中日交流费用”这一项。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外务省每年都有不菲的费用花在两国交流上。
具体交流什么呢?邀请一些中国的文化名人去参加外务省旗下的国际交流活动,某个基金会每月用在此项上的专项费用大约在2~5万元左右,受邀学者可以在日本全国游历访问一年。2016年时,国内美女作家蒋方舟就承认自己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并据此写成了《东京一年》,光是这本书的发行量就超过18万册。
像蒋方舟一样受到邀请的人员,目前至少已经超过250人,其中不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社会名人。这些宣传与当年的杂志文章实际上也不无相似之处,都是以舆论作为工具,不断向中国人传递“日本十分优秀”的潜在信息。
甚至到了日本出现核污染事件的今天,NHK也曾经披露过消息:外务省这次准备了700亿日元的经费,准备执行“加强性应对与传播政策”。这笔费用的实质就是公关费用,更讽刺的是,这笔“封口费”比日本经济产业省预估的核污水排海预算高出了将近二十倍之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2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