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至今到底有几种兵役制度? 1949年5月6日解放军包围上海

萨沙讲史堂2024-05-03 22:36:10  137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中国从古至今到底有几种兵役制度?1949年5月6日:国共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包围上海。

1949年5月12日正式打响的上海战役,只持续了15天。

国民政府自然知道,上海是守不住的。

虽然上海驻扎了25万国军,有遍布市区内外的3000个美式碉堡、4000个钢筋水泥永备工事、一万多野战土木工事及两万多颗地雷,也是没用。

此战,国军损失15万人,战斗伤亡仅有1万多人,其余13万都是无法撤退而投降的。

进攻的42万解放军,伤亡了3万4000多人。

此战中,解放军也好,国军也罢,都是义务兵,也就是根据《兵役法》必须为国参军。

下面,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兵役制度。

商周两代中国没有真正进入封建社会,尤其商代还普遍是奴隶制,兵役制度不成熟。

商代和西周兵役制度主要是义务兵制度,没有职业军队。

不过,那个时代同今天很不一样,除了少量戍边的军队以外,国家没有常设军队。

一旦战争爆发,在家种地的青年农民就会被编入作战部队,在军官指挥下战斗。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是奴隶制度,奴隶数量众多,没有人身自由,却没有作战的资格,只能跟随军队做苦役罢了。

商代灭亡的牧野之战中,商纣王命令大量奴隶参战,是政府军陷入穷途末路的最好体现。

不让奴隶参战的原因,也不复杂!

任何时代的奴隶,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他们一旦拿起武器第一个要杀的对象,就是自己的主人。

进入东周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战争逐渐增多。

之前西周时代的战争,在我们看来颇为可笑。

两国军队都是临时征召本国年轻农民成军,各自行军后在野外或者城下遭遇。

经过一两次战斗后,失败者要么认怂割地赔款,要么投降亡国。

整个西周时代,极少见大规模持续的战争,人民对战争也非常漠视,认为事不关己。

经常是两国军队在野外拼得你死我活,附近农民仍然按部就班的种地,就像没看到一样。

说起来也不奇怪,这是国王争夺利益的战争,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作为农民来说,无论谁打赢了成为国王,他们只要按时纳税即可。

在劳动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的那个年代,人民是国王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即便战争期间也不会随便杀害老百姓。

到了东周的战国时期,一切有了较大的变化,常备军大量出现。

由于各国征战频繁,临时征召的民兵不能满足需要,脱离生产的常备军成为国家必备的防御力量。这些被征召的民兵不能在战后回到故乡种地,而是必须常年从军作战。

当然,这不是自愿性质,而是国家强行让你去打仗。

战国后期出现了灭国战争,战败国往往会遭遇亡国灭种的可怕情况。

各国的常备军无法应付这种规模的战争,必须改变。

于是,在常备军的基础上,各国开始全面征兵,往往使用本国所有男丁参战。

以长平之战为例,秦军出动60万人,赵军约50万。

此战失败后,赵军25万人阵亡,还有20万人被秦军坑杀,一次性损失45万人。

当时赵国人口为三四百万人,可以参战的男人最多只有七八十万。

这次死了45万,等于将赵国可以参战的男人直接杀掉了一半,导致该国元气大伤,之后很多年也没有恢复。

秦军也死了20多万人,这是重大的损失。秦国伤了元气,无力立即进行统一战争,缓了整整30年。

在这个时代,为什么各国都征召全国男丁作战?

主要是军事技术太落后了,人多人少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以秦军为例,即便战斗力明显强于赵军,仍然要保持60万规模才能同50万赵军在长平之战厮杀2年之久,最终惨胜。

如果秦军只有40万人,肯定反而会被赵军击败。

秦灭六国时期,秦军连战连胜,统一中国似乎已经毫无问题。然而,轻敌的秦军出动20万精锐部队,攻打庞大的楚国,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最终秦国调整战术,派出大将王翦倾全国之力,出动高达60万大军,经过多次苦战才打垮楚军。

只是,这种举国之力称为义务兵的兵役制度,很快就遭到了挑战。

这种模式的战争,完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胜利者也会遭到严重的问题。

以秦国为例,出动60万大军的结果,就是本国男丁征召了大半。这里尚且不谈军事问题,乡下的农业技术落后,农田产量低下,需要依靠男性壮劳力大量耕种才能保证一定收获。

现在男人都去打仗了,老幼妇孺如何能够大面积种地,最终导致农田荒废,国家经济继续衰败。

类似于长平之战这样持续2年的战争,秦国即便是获胜者,经济上也受损严重,中等国家更是可以直接经济崩溃。

况且,维持60万大军的衣食住行谈何容易,即便放在今天也是极为困难之事。

军粮不要说如何筹措,单单是怎么运到前线就是很可怕的。

长平之战最后阶段,秦昭王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主要负责粮食运输。

这种举国规模的战争,对于本国破坏性太大,是不可取的。

况且,此时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都出现了很大的提升,兵力高低已经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中,战神项羽创造了中国军事历史上多个奇迹,其一就是彭城之战。

项羽使用区区3万精锐骑兵,采用长途奔袭,突然袭击,各个击破的方式,一举击溃徐州地区的56万汉军,杀死其中20多万人。

战力上来说,刘邦拥有56万大军自然是占尽优势。面对项羽一系列惊人的军事战略战术,以及3万楚军的单兵战斗力优势,汉军却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汉军在战斗中仅有10多万人被杀,逃走期间由于慌不择路,被项羽追击逼入睢水,淹死了10多万人。

彭城之战告诉我们,随着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的发展,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似乎更为有用,军队数量不再是唯一的胜利条件。

于是,中国的兵役制度开始悄悄改变。

汉武帝时期开始大面积募兵,也就是招募职业军人进入部队。

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试图编组精锐的骑兵部队。

在面对匈奴的作战中,汉武帝深深感到义务兵的无用。匈奴骑兵集团来去如风,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比起来,义务兵组成的汉军步兵集团,即便战斗力占优能够击败匈奴骑兵,后者骑马一炮,步兵也是无可奈何,根本追不上。相反,一旦步兵集团陷入劣势,面对骑兵的追杀、包围,根本无法逃走,只能坐以待毙。

然而,编组骑兵绝非是依靠临时征召的义务兵,就可以搞定的。

不谈骑兵装备和马匹的购买和训练,仅仅一名骑兵想要掌握骑术、骑射技术、马上近距离搏斗等基本作战技巧,至少需要2到3年完全脱产的专业训练。

仅仅骑射一项,即便苦苦练习2到3年也未必能够掌握。

所以,汉代逐步建立了募兵制度,建立职业军人组成的军队。

三国初期,很多军阀出自于职业军人家庭,汉军主力也是职业军队。在黄巾之乱中,这些职业军队往往可以对付数量几倍甚至十倍的黄巾军,后者这种民兵武装根本不是对手。

只是,三国的战争和饥荒对国家破坏太大,导致人口急剧减少。

此时出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关羽败走麦城时,手下一些军人直接叛变投靠东吴。

为什么这些蜀军要这么做?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蜀军,而是关羽水淹七军时刚刚俘虏的曹军,是于禁麾下的军队。

在我们看来,这岂不是搞笑。刚刚被俘虏的曹军,就能当作蜀军主力部队使用吗?关羽难道不怕他们关键时候窝里反?

这就是关羽的无奈了。三国人口急剧减少,可以当兵的男人已经不多,只要是兵就被各个军队争夺。

资料这么写:永寿三年(157年),东汉王朝人口统计,汉帝国有5647万余人。而到了三国后期,《三国志》记载蜀汉仅有人口94万余,孙吴也仅仅230万余,而人口最多的曹魏也仅有443万余,总数不过800万。

人口变为原来的七八分之一,各国自然都无法招募到最后的义务兵。

一个士兵往往先后服务多个部队,因为所有军队都缺人。

这里想起了《爱情呼叫转移2》中,群演苏有朋的台词:我先是跟着曹操打刘备,后来是跟着刘备打孙权,后来跟着谁打谁我都搞不清了!

这种情况下,新的事物诞生了,这就是世兵制:士兵之家列为兵户。兵户世代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世兵制同募兵制、义务兵制是不同的。

募兵制类似于今天的合同工,一个男人签订合同以后,通过为军队服务换取报酬。然而,这个男人当兵,同子孙是完全没关系,只是自己的职业选择。

义务兵制则是国家根据法律,强行征召本国男性参军。这些男性无法拒绝,不然就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可能借此逃离当兵的命运。自然,义务兵制也不存在世袭,什么时候有战争,什么时候国家征召男人从军,不打仗就不用征召。

世兵制就完全不同,你必须世世代代必须从军,全家子孙后代等于卖给军队了。

创造初世兵制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兵源不足问题。

以蜀国为例,为什么有诸葛亮这种领袖人物,国家北伐多年还全部失败?

很简单,就是兵力不足。

作为人口仅有90多万的蜀国,能够维持一支数量8万的军队就非常不容易。

那么,真的是蜀国没有人口吗?

并不完全是这样。

一些人口是被当地豪强门阀隐藏起来。

那个时代,农民都要向政府交纳赋税,同时也要向地方豪强门阀家族交税。

农民的收入有限,向政府交税就无法向门阀交。

门阀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选择利用手中的军政权力隐藏地盘内的人口。

根据统计263年魏蜀吴三国加起来,人口只有不到800万;然而280年晋太康元年,三国归晋时,总人口却忽然到了1616万! 短短17年,即便生育率再高,人口也不可能翻倍。这显然是因为天下太平后,一些被豪强门阀家族隐秘的户籍被扒拉了出来。这个时候,原蜀国的人口变成了91.2万户,434.4万口,翻了整整五倍! 这说明了三国时期,蜀汉的人口隐匿情况更严重。

自然,除了门阀隐藏人口以外,毕竟战争也导致人口从5000多万减少到1000多万。

其实,战争中大部分老百姓不是被杀害的,而是死于大面积的饥荒。

出现饥荒的不仅仅是因为水旱蝗灾和瘟疫,更重要的是上面提到的,男性劳动力被征召参军,地方农田大面积抛荒。

三国统治者痛定思痛,出台了世兵制。

世兵制的特点是,一旦家庭被列为世兵,要求你这家世世代代必须出士兵参战:魏蜀吴三国普遍将户口分为普通户、屯田户和军户3类。军户由军队或州郡管理,专为国家服兵役,父死子继、世代服役。军户严禁脱籍,以保证国家兵源,即为“世兵制”。普通户和屯田户专门负责种田缴纳田赋并服劳役。此即所谓“强者为兵,羸者补户”。“世兵制”制度下,军户世代为国家服兵役,无法脱籍,致使军户社会地位不断下降。

世兵制的好处是,无论国家人口再怎么变动,可以保证兵源供应,因为军户家庭必须出一个男丁。

同时,作战就变为军户家庭的事情,同其他老百姓无关。那边即便是战争年代,其他老百姓也可以安心种地,维持国家粮食生产,不至于出现毁灭性的人口灭绝。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兵制仍然是国家主流,只是已经开始全面崩坏。

至于为什么崩坏,看看花木兰的遭遇就知道。

北魏花木兰的家庭就是世兵制的军户,家里世世代代必须为军人,一旦开战就必须出男丁参战,才会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作为北魏政权来说,国家不在乎花木兰家谁出来参军,但必须出一个人。

可惜花木兰的父亲年迈,弟弟是未成年人,都不适合从军。这两人如果强行出征,怕是还没看到敌人就要送命。然而世兵制可不管这么多,只要是军户就必须出一个男丁。

花木兰不愿意父亲或者弟弟轻易送命,只能伪装成男人从军。

其实,花木兰未必需要男扮女装,北魏鲜卑族军队中本来就有女性军人。这些善于骑射的鲜卑女军人,多作为侦察兵使用,在军队的地位不低。

严格来说,世兵制属于四不像,强行将部分老百姓列为军户,让他们世代从军。

军户的生活艰苦,种地之余还要从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计。

于是,政府对于军户有些政策上的补贴:军户可以不缴纳赋税,也不用做劳役,没有战争时就种田。

然而,这些政策也不是白给的,一旦战争爆发军户就必须自行配备武器装备。所以,花木兰必须自己购买武器马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些可不是小数字,而是一笔巨款。

世兵制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来名为职业军人,平时同农民没区别,一样日常需要种地,根本没什么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武器装备还要胡乱自行购买,战斗力差劲;

二来谁都知道打仗要死人,还是万分艰苦的。花木兰也说“将军百战死,壮士10年归”,再厉害的军人经过多年战争也会送命,即便没有死亡也要服役多年才能回家。随着社会发展,国内权贵大家族甚至乡绅,可以不用服兵役,甚至底层平民也可以通过交纳赋税和服劳役冲抵兵役,只有军户无法脱离战争,很多年轻人死在战场;

三来国家补贴越来越少。虽然军户享受国家补贴,随着社会发展也会越来越少,甚至无法冲抵购买武器装备的费用。加上军官的贪污和奴役,军户逐步穷困潦倒,甚至沦为军官的奴仆,社会地位很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军户即便自己不介意当兵,也不愿意看到子孙后代同样受苦送死。

于是,南北朝以后世兵制逐步崩溃,曾有几百年时间转为府兵制。

府兵制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世兵制,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形式上却有很大不同。

府兵制最大不同,在于采用均田制度。

对于军户来说,均田制度就是国家将一些无主土地和荒地,分配给军户家庭耕种。

军户家庭只要耕种若干年,土地就可以归他们所有,实际上等于是直接分配土地。

古代叫作“有土就有财”,只要有了土地就可以维持家庭的生计,加上军户家庭可以减免各种赋税,又不用服徭役,经济上有很大好转。

南北朝后期以及隋唐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府兵,往往生活富裕,社会地位较高,个人素质也不错,身体强壮,弓马娴熟,被认为是社会精英力量。

家里有钱有地位后,府兵制的军户男丁甚至可以长期脱产进行训练:府兵制的训练比较严格,府兵每个月的上半个月,要去军队接受基本军事技术训练,还需要站岗执勤巡逻之类。下半个月则需要进行一些军事演习,模拟参加实战,战斗力有很大提高。

自然,均田制的土地不是白给的。

府兵制对于士兵有一定的要求,绝非世兵制那种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连花木兰这种女孩都能混进军队。

府兵制要求身体强壮的小伙子,还能够承受艰苦的训练和作战,入伍前必须经过选拔。

总之,府兵的战斗力比较强,战斗意识更是很优秀,不再是弱鸡。

然而,府兵制也不是解决了一切问题,还有2个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世代从军和常年战争期间的经济问题。

府兵一般20岁左右从军,直到60岁才会退役。如果和平年代倒也好说,战争年代几乎没有府兵能够完好的退伍,不是死于战争中,就是终身残疾,这才被迫退出。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过这种生活,人类的本性是习惯于享受安乐平静,而不是痛苦和死亡,很多府兵对于这种人生严重不满。

另外,府兵制虽由国家统一提供主要武器以保证质量,但府兵还需要自行装备军资、衣装和粮食。此外,每十人还得共同准备供运输的马或驴六匹,即所谓“六驮马”,这也是很大的开销。

如果只是偶尔打打仗,军户家庭还是能够接受。如果常年陷入战争,这笔经济开销就太大了,即便得到了政府发给了土地,军户家庭也承受不了。

加上古代的中国是农业社会,一切权贵集团以及地方实权派都在抢夺全国土地。

军户们的土地也慢慢被抢走,更别说家庭人口增长导致现有土地难以维持,最终均田制度也崩溃了。

到了唐代中后期,府兵最终还是会沦落到穷困潦倒地步,出现大量逃亡现象,导致府兵制度瓦解,转而各种制度的混合体。

宋代统治者看到府兵制的种种问题,加上国家经济好转,开始使用募兵制度。

上面说了,募兵制就是出钱招募自愿参军的士兵,双方是雇佣性质。

募兵制有很多好处,最大优点是不扰民,还能对自愿参军人员进行选拔,保证军队兵员素质较高。

同时,募兵制还有稳定政权的好处。

宋代以前的中国是比较乱的,关键在于对于军人管理的问题。

世兵制也好府兵制也罢,最大问题是有可能形成军阀割据力量,导致国内陷入严重战乱中。

北魏政权最倚重的六镇府兵,就在524年发动叛乱,持续多年战乱导致国家政权崩溃。

随后的关陇集团,就是地方军头和政治势力结合,盘踞一方多年,决定了多个王朝的兴衰,直到黄巢之乱才随着唐朝灭亡而被终结。

世袭的军户同政治势力一旦结合,就会成为地方军政集团,掌握地方的实权。唐朝后期多如牛毛的藩镇节度使,还导致五代十国时期长达70多年的混战,就是很好的例子。

宋代采用募兵制度,就可以将军队主要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下,避免地方出现战乱。

自然,募兵制也有很大问题,就是会出现庞大的军费。

同时代欧洲很多大国,募兵制的军队只有几千人规模。

这不是说欧洲没有这么多人口,而是国家无法承担更大的军费开销。

以北宋为例,禁军平时达不到《水浒传》中的80万规模,至少也有三四十万,仁宗时期确实也曾有82万规模。

巨大的军费负担,几乎压垮了北宋。

英宗治平初年,蔡襄任三司使,曾这么说“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也就是说,全国财政盈余有六分之五用来作军费。

王铚说北宋三司一年的收入,养兵之费“常什八”,也就是国家财政十分之八用来养兵。

正宗时期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由北宋每年献给辽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仁宗庆历二年(1042),增为银20万两、绢30万匹。北宋给钱给物,换取辽国不入侵!

而大臣王旦认为这点小钱算不了什么:“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澶渊之盟每年要给辽国的钱物,还不到开战期间军费的百分之一。

实际上,北宋时期军费长期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旦开战更是高达百分之七八十。

到了北宋后期,随着经济逐步下滑,国家就更不堪重负。

为了节约军费,北宋开始减少军人的工资待遇。

北宋初期和中期,禁军的待遇很高:“一人充军,数口之家得以全活”,士兵还能额外得到赏赐、装钱等。

很多人认为北宋军队战斗力弱,其实宋军的战争胜率是很高的,无奈北方敌人过于强大,辽军、金军、后来蒙古大军以及西夏甚至大理,都有很强的军事力量。

别的不说,辽国灭亡以后的残兵败将逃到西域,竟然能够创建强大的西辽国,雄踞中亚百年时间。

宋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军队相当精锐,只是敌人为百万辽军、金军尤其装备大量骑兵,这才陷入劣势。

随着北宋后期开始削减军费,军人待遇急剧下降,出现了恶劣的影响。

大量精锐士兵难以维持全家生计,被迫选择退伍离开军队,从事其他工作。

而愿意被招募加入宋军的人员,开始变为社会上难以生存的游民、流民甚至灾民、难民。

而北宋出于稳定社会考虑,招募了大量这种根本不适合当兵的男性入伍,军队逐步成为带有慈善和维稳性质的组织。

到了北宋后期,禁军的素质很差,士兵体质甚至还不如普通平民,还根本没有战斗意识。

这些人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收入还非常微薄,根本不会有人愿意拼命。

这也是正常的人性:清代1854年,反清的天地会攻打广州,广东巡抚叶名琛让广州清军士兵抵抗。 谁知道,士兵们因长期扣发军饷且收入微薄,早就极度不满。他们怒骂“每月得饷九钱银子,叫我送死吗?”一哄而散。

要知道,当年在地主家做长工,一年也有10两银子左右。就算是10两银子,一年只能买800斤米,还不够夫妻两人吃。长工想要养活一家三五口人,只能用钱买小米、玉米、地瓜、土豆等粗粮为主食,生活艰难,吃不饱肚子。

然而广州的清军收入还不如长工,但长工最低程度不要冒着生命危险打仗吧。让低薪的士兵们去同强悍的天地会起义军拼命,他们自然不愿意,没人会这么傻。

道理也是一样。

随着北宋朝政腐败,军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当时主要问题是,军队三权分立,训练权、调动权、作战权分开。

简而言之,负责训练的军官不负责带兵打仗,负责打仗的军官不负责训练。这直接导致了军队训练的荒废!

大家都知道的高俅高太尉,主要负责禁军的训练。

高俅不需要带兵打仗,又有宋徽宗罩着,将军队训练的好不好,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关系,只是一味为自己谋私。

在高太尉的管理下,北宋禁军长期不做正式训练,只是专门找少数部队糊弄上级,尤其是向荒唐的宋徽宗交差: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高俅主持的军队争标竞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后面的争标竞赛,也要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让徽宗看了十分满意。

在金军入侵之前,本来很精锐的北宋禁军战斗力不值一提,等同于民兵:高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这还不算,而且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如果你没手艺,那么只能花钱再雇工匠。有钱的,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只能再找营生赚钱,也无法操练了。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至当国家危急,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其罪是难容的。

元代是蒙古人统治,又恢复了世兵制:蒙古统治者将全国居民分成若干户别,其中军户是职业军人,世代相袭,没有朝廷给予的“还为民户”的命令,不得脱离军籍。

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没什么稀奇,他们本来就是军民不分,部落男性成员一辈子都要打仗。

对于蒙古人来说,募兵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也无法承受巨大的军费,还是世兵制比较靠谱。

在蒙古人看来,世兵制不需要花费国家什么军费,只需要将土地分配给军户,让他们自行种地即可。

上面也说了,世兵制的缺点很多,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崩坏。

到了元代末年,曾经精锐的蒙古铁骑已经腐化的不成样子。很多蒙古军户家的男人,连马都不会骑了,弓箭也拉不开。蒙古军队作战主力,也转而变为汉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军人!

元代蒙古大汗忽必烈麾下,曾经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阿速军。他们卷发碧眼,中国人称他们“碧眼回回”或“绿睛回回”,在当时是色目诸族之一。阿速军战斗力非常强悍,立下无数战功,敌人闻风丧胆。在元朝的大都的禁卫亲军中,就有3万多阿速人。

然而世兵制的阿速军到了元代末期,已经极为腐化。军官和士兵久不作战,不会打仗,也不愿意打仗。他们享受着政府的优待,平时不做军事训练,只是吃喝玩乐搞女人。

虽然数量增加了很多倍,阿速军战斗力却变得非常弱。

在面对反元的红巾军时,双方列好阵型还没交战,阿速军就被对方的凶悍吓破了胆。

阿速军的军官首先骑马逃走,士兵也蜂拥溃逃,根本就不敢正面交手。

阿速军虽然不能打仗,却非常能够残害平民。阿速军溃逃经过的区域,对汉人和其他民族拼命烧杀奸淫,肆意抢劫,形同盗贼。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认为传统的世兵制不可取,也是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从军事角度,宋代的募兵制度最为合理,但很容易拖垮国家经济,导致募兵制度崩溃。

朱元璋考虑良久,最终将世兵制进行局部改革,推出了卫所制度。

卫所分别驻扎在各地,沿用世兵制的特点,也就是平时种地,战时作战,士兵是世袭的军户,每户需要派一个壮丁进入卫所从军。

卫所制最大的改革是,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是去打仗的,一部分士兵需要进行屯田。

士兵通过屯田的粮食收入养活自己部分战友,从而大大减少政府的开销,也不会给自己的家庭增加较多经济负担。

表面上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实际上这种制度也有缺陷,就是需要大量的土地。

在明代初期,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元代中国人口一度高达9000万,然而明朝初期由于常年战乱,人口只剩下5000万,减少了一半,导致大量土地限制,朱元璋可以轻易划归给军户。

明代对于卫所的管理较为严格,改变了府兵制造成藩镇割据的隐患。

卫有军队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各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卫所在明代的初期和中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维持了明朝相对于周边各国的军事优势。

尤其重要的是,卫所平时部署在全国军事要地,也兼任地方治安工作,可以保境安民。

到了明朝后期以后,卫所开始全面崩坏。

道理同之前一样,卫所的田地开始被侵占,导致军人生活困难。

随着军户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下降,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也自然飞速下降,甚至出现了大量士兵逃亡情况。

军户出的壮丁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军人,而是负责为国家种地的屯垦兵,以及军官的私人奴仆,战斗力降到低点。

明代后期倭寇肆虐开始,皇帝意识到卫所制度已经不行了,支持戚继光等将军在地方采用募兵制,建立了战斗力强悍的多支军队。

由此,募兵制逐步成为明朝军事支柱。

到了明朝末年,卫所制度基本完全崩溃,明军有战斗力的部队基本都是募兵,募兵总数超过军队人数的一半。

募兵制度大大提高了明军战斗力,戚继光的戚家军剿灭倭寇,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大败入侵朝鲜的日军,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独立对付满清骑兵。

随着明朝接近于灭亡,财政收入开始严重赤字,导致了募兵制度再次崩溃。

和卫所的士兵不同,明军募兵不仅仅要发军饷,还要发安家费、伤残金和抚恤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崇祯皇帝一生,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三饷”两个字。

“三饷”就是明朝末年的辽饷、剿饷、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是募兵的军饷支出。

对付满清的辽东明军的辽饷,数字就极为惊人。

崇祯四年1631年为了支付巨额辽饷,崇祯被迫下令加税,包括农业税、关税、盐税等,一共凑齐700多万两银子。

这是什么概念?崇祯元年财政收入是326万两白银,注意这是财政收入,不是财政盈余。

即便当年的军情不算紧急,辽东军饷就有327万两之巨。

这很多吗?不算多。

辽东明军士兵每月军饷2到3两银子,只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

辽东满清军队兵力众多,战斗力很强,明军必须保持很大规模。

《明季北略》记载,仅仅熊廷弼经略辽东的一年多时间里,“募兵计十三万”,饷银“二百三十一万余两”,军粮“米豆用一百余万石”,还有“各色军器,除疏请内库咨取各边不计外,打造过大炮重二百斤已上者以数百计,百斤六八十斤者以数百计,百子炮以千计,三眼统鸟统以七千余计,其余盔甲、胸包、臂手、甲梁、战车、枪刀、弓箭,以及钢轮、火人、火马、火罐、钉獗、牌楯等项,皆以数千万计”,明朝在辽东战场一年合计各项费用超过白银六百万两以上。

仅仅招募的13万士兵,就算全部都按照士兵标准发军饷,每人每年二三十两银子,总数就高达二三百万两之多。

明军不能不维持很大规模!

以松锦战役为例,洪承畴出动的明军有13万,而清军高达11万。表面上清军数量较少,但都是常年作战的老兵,战斗力大大强于明军。换句话说,明军想要战斗力占优势,恐怕要出动20万兵力,可惜现有军费连13万人军饷都无法维持。

资料上写的很好:有资料显示,自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七年,约十年时间里,明朝在辽东战场一共花费军费白银6千万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明朝全盛时期,每年国库收入不过2千万两银子。明朝后期由于连年战乱,天灾人祸,实际收入经常不足400万两白银。

可以说,仅仅辽东一地明清战事,就已让大明朝倾家荡产力不能支。按常理而言,明朝的军费投入如此之大,明朝士兵们的待遇应该很好才对,至少应该衣食无忧。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明朝绝大部分基层士兵衣不蔽体,破衣烂衫,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军费不能都用于发军饷,还要修建防御工事,购买大量武器、辎重,这些都是非常花钱的。明军为了低效清军骑兵的野战优势,修建了大小数百座军事防御工事,这笔开销就是天文数字。至于购买武器方面,单单铸造红夷大炮的费用也是极高。

面对总兵力20多万的满清军队,明军只能不惜代价扩大军队规模,辽东明军始终维持十多万规模,尤其松锦战役前也有18万。这么算起来,每年军饷就要300万两,最终导致国家财政崩溃。

满清统治初期采用世兵制,16岁以上八旗子弟都要参军,是世袭军人,国家拨款养活他们,不需要参加劳动。

八旗兵很快就腐化了,在康熙时代已经难以有效作战。无奈之下,满清只能依赖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

绿营规模高达60万,是一种募兵和世兵制的混合体。部分绿营兵同八旗兵一样,是脱离生产,世代作战的职业军人,国家发给钱粮,部分绿营兵是临时招募补充而来。

到了乾隆时期,绿营兵也腐败不堪,无法作战。

到了道光、咸丰,绿营兵实则转变为一支驻扎在地方的保安性质队伍,主要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对付小股匪盗。别说对付洋人,曾经有七个太平军士兵冲散了2000绿营兵的火炮阵地。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不能作战,为了对付太平军就只能依赖类似于戚家军的民团乡勇这些募兵。

曾国藩的湘军也好,李鸿章的淮军也罢,都是地地道道的募兵,政府花钱从地方上招募而来。

依靠这些募兵,清朝打垮了迅速腐败的太平天国,消灭了北方流窜的捻军,西北回教叛乱,击败盘踞新疆的阿古伯。

仅此而已了,时代不同了。封建性质的募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

在甲午战争中,淮军也好,湘军也罢,被日军打的一败涂地。

事实证明,地方封建性质的募兵,无法利用国家的财力进行武装和现代化训练,是无法同先进国家军队对抗的。

甲午战争以后,满清开始醒悟了,以国家形式进行募兵,编组了10万规模的武卫新军。只是武卫军生不逢时,刚刚建立就遭遇了八国联军,被迅速打垮。

清朝灭亡之前又让袁世凯完全按照西洋模式,编组了六个师的北洋新军,全国各地也有少数新式陆军被建立。

让满清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有着新思想的军队士兵根本不会服从他们的命令,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终于推翻了三年前的封建专制。

随后的民国时期,中国无非就是募兵制和义务兵制。

募兵制也就是国家或者军阀花钱招募士兵,本质上同当年的湘军、淮军没区别,士兵拿钱打仗。

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对抗强大的日寇,国民政府采用了义务兵制度,也就是通过法律征召本国适龄男性加入军队。这些男性公民都有义务参军,不然就是叛国行为。

国军由此从战前不到200万规模,长期维持400万规模(战时还伤亡了360万军人),最终获得了抗战胜利。

由此,中国兵役制度出现根本性改变。

义务兵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战争结束绝大部分士兵就会复员成为普通老百姓,和平时期也不会大规模征兵。

新中国建立以后,一直采用征兵制,维持着庞大的解放军规模,顶峰时期高达550万人。

最近这四五十年,世界军事技术和理论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随着各种高科技武器的使用,人海战术已经过时了。没有受到过严格训练,只会使用简单武器的大量步兵,用处相当有限。

从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开始以募兵制为主,招募素质高,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职业军人。

国外的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募兵制,不再招募义务兵。

解放军目前的职业军人也很多,未来也会成为一支也募兵为主的职业化军队。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各种兵役制度的优缺点。

义务兵制度

义务兵制度,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军队规模,可以在极短时间编组数十万乃至百万大军,适合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却偶尔会打仗的时代。义务兵的数量很多,非常适合全面战争、大规模战争,以数量压倒敌人质量的优势。义务兵平时就是老百姓,战时才会临时征召,只需要维持基本吃喝拉撒,不用给巨额军饷,不会大量消耗国家日常财政。

缺点是义务兵的素质较差,战斗力很弱,战斗意识也不强,是临时训练编组的老百姓。这样的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的战前强化训练,上战场后才能够对抗强敌。但是,大量使用义务兵往往是敌人大举入侵的时代,义务兵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全面训练。

很多时候,义务兵只能草草训练后就被送到战场,形同去送死,碰不了强敌。面对强大敌人,即便义务兵组成的军队打赢,往往也是惨胜,己方会伤亡惨重。同时,国家大量招募义务兵,实际上是强迫普通老百姓去打仗,后者大多不是自愿参军,会引起人民的普遍不满,动摇国家统治基础。到了战争紧张时期,义务兵制度基本都会演变为抓壮丁。

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前线南韩军队损失惨重,急需要补充兵员。当时南韩老百姓又在纷纷向南逃亡,政府根本无法通过以往手段挨家挨户征兵。南韩政府被逼急了,直接出动军队包围火车站、轮船码头甚至热闹的集市,将所有适龄男丁强行抓走当兵。于是,颇有些兄弟、父子一同被抓入伍的,大家可以看看电影《太极旗飘扬》。这样的征兵手段,必然引起老百姓的痛恨,军队士气也会降到最低,国家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世兵制度

世兵制度的优点是保证国家始终都有一支可以使用的军队,还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平民。打仗变为军户家庭的事情,其他老百姓无须关注,国家的统治较为稳定。军户是世袭制,除了可以保证稳定的兵源供应以外,还可以对这些军户男丁进行长期的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有一些时代,世兵制的男丁是半脱产甚至全脱产的,每年都有大量时间从事军事训练和演习,战斗力很强。

除了世兵制的军队战斗力有优势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花费国家的大笔军费!无论是均田制还是军屯制,还是大量减免军户家庭的日常赋税、劳役,政府都是立足于让军户家庭的自给自足,不用拿出大量军费养兵。军户家庭甚至需要自备武器、马匹和粮草,不用政府花费一个钱。这样以来,国家虽然有一支强大的作战军队,却不需要拿出大量财政用于军事用途,似乎是两全其美的手段。

缺点是随着提供给军户福利的必然降低,军户家庭会不愿意世代打仗。人类的天性虽然是互相厮杀,但没有人会愿意长期经受残酷的战争。想要军户家庭世世代代都出男丁打仗,每个男丁往往还要打仗几十年直到自己战死,就需要国家给于丰厚的福利待遇。一旦福利待遇不够丰厚,军户家庭就会感到这样去送命不值得,开始抗拒世兵制。

一般这个制度执行几十年以后,就会出现国家或者权贵占用、减少军户家庭福利的情况。随着军人福利的消失,尤其是军户家庭生活艰难、社会地位快速降低,军队战斗力会飞速下降,出现军户男丁大量逃亡的情况,更别说什么认真训练、认真演习、认真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另外,世兵制还有个大问题,就是会形成盘踞一方的世袭军人集团。这些军人集团一旦能够操纵地方行政,就很有可能形成割据的军阀,成为国内最大的内部敌人,形成永无休止的内战。

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的优点很明确,可以通过招募士兵长期训练和服役,保持一支战斗力最好的专业化部队。

尤其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古代骑兵、弓箭手、重装步兵等,除了采用募兵制度以外基本是玩不转的。

募兵制度的士兵除了战斗力较高以外,战斗意识也比较强。募兵是自愿参军,而非强迫老百姓入伍,当然相对有着旺盛的斗志。

募兵有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不需要波及普通的老百姓,打仗由自愿参战的公民负责,人民只要依法纳税即可。这就不会出现《石壕吏》中,政府挨家挨户抓捕平民男丁,甚至连老妇人也被抓到军队的情况。《石壕吏》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不用外敌来打,老百姓就会自觉反抗朝廷,天下也就彻底大乱。

至于募兵来说,比世兵要好得多。募兵仅仅是自己一代参军,不需要子孙后代都要去作战。很多募兵选择牺牲自己“在边疆一刀一枪换取封妻荫子”,让妻儿甚至子孙有较好的生活和前途。毕竟募兵即便战死了,政府也会给家属提供丰厚的抚恤金。

募兵制度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需要花费巨额军费。

日常和平时期,募兵军队不需要很大规模,政府也许还能拿的出军费。一旦全面开战,国家就不得不大量招募士兵参战,军费会猛增到压垮经济的地步。募兵主要是为了钱作战,或许可以忍受短期拖欠军费,长期没钱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对于经济不太好的朝廷来说,募兵制度就是饮鸩止渴。一旦使用募兵就要猛砸钱,不砸就会导致前功尽弃。一旦国家陷入长期战争,这个砸钱就是砸在无底洞中,往往敌人还没被消灭,国家财政就崩溃了。以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12年战争为例,使用数量不算多的湘军、淮军等募兵部队,一共花费至少4.5亿两白银。而战争爆发前,满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两,财政盈余不过二三百万两。换句话说,打垮太平天国的军费,需要清政府使用15到20年的财政盈余。

除了影响经济以外,募兵制度导致军队规模无法太大。明代辽东10多万募兵,可以说就是古代最大规模的募兵集团,就这个集团军费开销也大的惊人。

一旦遭遇数量众多且战斗力强悍的敌人,比如二十万八旗兵、百万辽军、金军、蒙古大军,依靠数量较少的汉人募兵集团未必能够对付。

另外,募兵制度一旦出现日常军费不足,却又要壮声势维持大规模军队,就会出现军队战斗力的急剧降低。

民国军阀部队基本都是募兵,很多军阀只给很少的军费,雇佣一些士兵来装样子。这些形同家丁一样的募兵遇到强悍敌人,根本就不可能拼死作战,基本都是一哄而散。

可以看出,三种兵役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声明:

本文参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1615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