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航运蓝图 江苏南京着力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上游新闻2024-03-27 18:24:51  119

3月26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近出台的《市政府关于出台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据悉,到2035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将全面建成。

近年来,南京市围绕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已取得一系列成就:龙潭港区集疏运快速通道、疏港铁路及西坝港区疏港铁路扩建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基本建成龙潭、西坝、新生圩三大公铁水联运枢纽;龙潭综合物流园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智慧数字创新

赋予港口船舶“科技感”

2023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其中提出要重点打造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

2023年10月26日,国家工信部对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进行公示,南京中远海运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船配)“智能在线检测”场景获评“2023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为船舶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南京船配里,管理员手持员工卡在MES制造执行系统终端右下方一扫,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该工位当日需执行的工艺、派工记录、检验记录等信息的电子表格;用手触屏点击其中一项待执行工艺,屏幕即显示图纸数据及工艺要求,所有这些流程只需在平台上动一动手指即可实现。

员工通过传感器直接将产品检测数据录入智慧质量管理平台(SMARTQuality),并由系统进行自动比对和校验,当最后一道工序检验完成,该产品信息将直接进入数字仿真仓库待出库。

此外,南京船舶对于物料和劳防用品也实施了无人监管,员工只需走到厂区西面的一个被5G信号覆盖的小仓库,人脸识别进入仓库,自主取用物件并按压一下吸附在货架上的PTL(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小仓库里的物品出入库信息即可录入系统,告别了物料取用纸质单据和管理人员手工记录的时代。

绿色低碳建设

绘就生态廊道“新画卷”

2023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江苏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南京推动辖区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提档升级,着力建设长江水运向绿色转型的绿色智能航运示范服务区,打造长江上的绿色航运综合服务特色样板。

2023年10月2日14时45分,“石宝99x”轮靠泊中国船燃南京公司六合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加油作业,标志着该服务区完成“碳中和”提档升级并顺利运行。

与之前相比,此次该服务区提档升级以“绿色低碳+智慧服务+科技领航”为重点,在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的同时,推出了“光伏发电+污染物接收+免费供水供电”等绿色低碳服务。服务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60千瓦,经测算年均发电约30万KWh,服务区自身耗电20万KWh,结余近10万KWh的绿电。

此举结束了原服务区靠柴油机组发电供电的历史,光伏发电项目整改生命周期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9000吨。此外,服务区还推出了客户船舶加油期间供电服务,为客户提供绿电,减少客户船舶碳排放。通过光伏发电,该服务区成为长江流域首个实现“碳中和”的服务区。

一直以来,南京海事局持续推动水上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并在龙潭港区建成示范样板区,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保障是其重点内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18号、19号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已多次改造升级,集群效应显现,成为了长江干线上千千万万船员认可的“水上社区”。

融合集群发展

助力新能源跑出“加速度”

2023年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展重点包括建设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赛道新支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因时之策,也是因势之举。面对南京都市圈及长江中上游新能源企业日益增长的物流运输需求,南京港集团依托“龙潭国家物流枢纽”,积极打造安全、高效、经济的新能源产品物流运输通道,全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为助力锂电池产业提质扩量增效,2023年4月,南京港集团建成全国首座锂电池集装箱专用堆场,设计年吞吐量3.4万标箱,配置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自动喷淋、车牌和箱号识别、冷藏箱监控等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管控。专用堆场的建成,为区域内锂电池等新材料、新化工、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运输支点,依托完备的集疏运体系优势,越来越多新能源企业的出运方式在向港口集聚。

除此之外,南京港集团在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重点打造了龙潭港区新能源车、锂电池、危险品、拆装箱物流基地和七坝港区光伏、家电产品出口基地,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效率、推动服务升级,加快构建国内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走出去”新通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110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