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中,毛泽东主席说:“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毛泽东之后的历届领导人也都坚持并不断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主张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来检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效果,并于1985年提出“领导就是服务”,从而把执政党的领导作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密地联系起来。
姚依林的祖籍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出生于香港。在姚依林年幼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一人无力在香港立足,只能带着姚依林回到内地,在江淮和上海之间辗转。
姚依林年少聪慧,努力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在那里他接触到马列主义,逐渐被其深刻的哲理吸引,走上了一条革命之路。
清华的革命氛围,让姚依林迅速成为一位进步青年,他参与了多个学生运动,呼吁国民政府停止对红军的战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战争爆发后,姚依林离开校园,前往天津一带活动,与同志们一同策划起义,给与日军一次次沉重的打击。
1938年,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姚依林高举义旗号召各界人士团结一致,抗日保家卫国。这一号召引起了许多伪军和警察的响应,起义部队在最鼎盛时期达20余万人,并与八路军一起连克多座县城,有力地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年下旬姚依林被任命到八路军任职,但刚到驻地就赶上日军大扫荡,被迫与部队一同转移。
这一路上,姚依林历经了无数艰险,数次险些丧命,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终于抵达平西地区。可日军又深入平西百里,侵占村庄,执行“三光政策”,屠戮百姓。八路军迅速组织反攻,经过两周奋战,驱逐了敌军,姚依林随后受命在根据地内部推进抗日政权建设。
他一方面推行土改政策,打倒地主,为百姓分田分地,另一方面建立民兵与情报体系,提高抗日斗争中的预警能力。1939年,他被调到北方分局工作,但不久后因病染上伤寒,严重的病情让他休息了数月。直到1940年中旬,姚依林才得以恢复,重回领导岗位,协助聂帅开展工作。
在解放战争时期,姚依林回到天津,开始秘密联合一些爱国商人,通过个人名义购买战略物资,并通过特殊渠道送往解放军手中。在他的支持下,解放军成功实现了以弱胜强的壮举,解放了整个华北。
建国后,姚依林被调入国务院,负责商业相关事务。当时中国百废待兴,物资短缺严重,许多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姚依林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与其他部门合作,广泛开展物资跨地区调配,弥合粮食与副食品的缺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动荡时期,姚依林受到“不公平待遇”,被扣上了许多帽子,幸而周总理在暗中保护,使他未受进一步迫害。70年代初,他被调往对外经贸部门,在那里承担起与外国进行贸易合作的重任,为国家增加外汇储备,为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62岁的姚依林被提拔为国务院副总理,不久后又兼任政治局常委,开始领导中国的经济改革工作。他积极与各省市沟通,合理调配资源,让沿海城市先富起来,然后通过经济辐射带动内地发展,实现了全局的富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姚依林离休,1994年姚依林逝世,享年77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