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产汽车,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我05年开始关注中国汽车,可惜当年,媒体上闪耀的全是合资车和进口车,国产车只有奇瑞和吉利稍微有点名气。而这仅有的一点名气,奇瑞方面,来自于奇瑞QQ,吉利方面,则来自于其老总李书福的大胆夺眼球的言论“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几个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这句话在当时招来的自然是鄙视和嘲笑,后来却成了中国汽车人不信邪,奋勇拼搏动力的写照。
说起来也好笑,第一次关注奇瑞和吉利,是从外国媒体的报道上知道的。我根本分不清这两个汽车品牌,因为他们两家的英文名,读音有点相似的意思,一个是Cherry,一个是Geely,是不是有点相像?我当时还傻傻分不清楚,以为他们是同一家公司,只是媒体报道写错了名字。
那几年,常常为中国汽车长吁短叹。既有为合资汽车中方厂家的不争气而恨铁不成钢,觉得他们只知道分钱,不知道师夷长技以升己。又有为纯自主国产汽车的孤立无援而痛心疾首,用李书福的话来说“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彼时,国家对于自主汽车的政策是不扶持的,准确来说,是严重的厚此薄彼的。对待合资汽车,政策严重倾斜,优惠条件多多,而对待自主品牌却严重限制,就连“准生证”也不轻易发,也就是说不给你随便造汽车。奇瑞还算好,是“国”字头的,1997年3月18日,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决定由下属5家单位共同投资、注册一家国有独资的汽车企业。诞生还算容易,但前途未知。尽管如此,当时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问尹同跃:“干不成怎么办?”尹同跃答:“干不成,跳长江!”。悲壮如斯!
吉利方面,更是惨。用李书福的话来说:“我们企业造轿车,媒体不信,银行不信,行业不认可,就连汽车零部件厂商都不愿意卖给我们零部件。”。而最重要的“准生证”方面,1999年12月,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浙江台州调研,李书福当面请命:“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讲到激动处,李书福干脆来了句“如果失败的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荡气回肠!
奇瑞之名“出其不意,带着瑞气”。解决了诞生的问题,就要搞技术,上产量,没技术赚不了钱的车企是混不下去的。刚开始没技术,那就买。然而,奇瑞用3000万美元买来了福特发动机的二手生产线,却买不到技术,也就从那时起,奇瑞就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尹同跃一句“让外国人走,我们自己干!”说出了不求人的豪气,同时也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担子。从那以后,尹同跃和技术员们自己研究图纸、查工艺,一点点积累知识,慢慢进行尝试,奇瑞的技术理工男特质由此起步。在这之后,奇瑞逐步壮大。2001年,在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的劝说下,上汽答应接受奇瑞,给了后者一个名正言顺的“户口”。从那时起,奇瑞所有车型的尾部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标识。和上汽合作期间,奇瑞车主去保养维修,由于“寄人篱下”,4S店优先接上汽的单,这就是导致奇瑞“修车排队”的主要原因。结果,被不怀好意之人利用,故意中伤,然后就有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的谣言。直到2003年,奇瑞正式从上汽独立出来,这种情况才不复现,但“修车排队”的谣言余毒贻害至今。
吉利方面,经过无数次奋争与等待,2001年11月9日,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为了占一点市场,分一杯羹,技术不如人,只能先拼价格。吉利首款轿车“豪情”一面世,就以5.8万元超低价格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迅速赢得了一部分市场,并把中国车市的价格也打低了不少。低价入市的策略,为吉利汽车赚到了第一桶金,同时为吉利的迅速做大赢得了先机。然而,价格战也是一把“双刃剑”,伤到了别人,最终也会伤到自己。规模体量高歌猛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不少质量和售后问题,严重影响了吉利的口碑。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壮大,2007年,吉利开始战略转型,从注重低价向技术先进转变,在研发上,建立起了先进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体系,至此,壮大至今。
被众多公知捧上神坛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奇瑞和吉利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唯二两家能自己独立研发生产的国产品牌车企,也就是说他们是真正的自主品牌。公知们认为,中国人永远也生产不出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奇瑞和吉利则打破了这个神话。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合资车的中方厂家,就像扶不起的阿斗,除了赚得盆满钵满,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在新能源汽车兴起之前,中国人能够用比以前少很多钱的价格买到一辆小汽车,奇瑞吉利功不可没。同时,他们也是打响海外中国汽车品牌的功臣。在今日新能源汽车届的“华为”-比亚迪那时的主业还是各种代工的时候,奇瑞就出海了,而且连续21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之王。要不然北京车展上,比亚迪老总王传福等人怎么会由衷得说奇瑞是中国国产汽车的“老大哥”?
奇瑞和吉利的自主之路这么多年走来,其中的艰辛,从北京车展上奇瑞老总尹同跃的满头白发就可见一二。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另起赛道,奇瑞吉利的单打独斗也早己变成了国产车企群星闪耀。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走中国汽车的路,让日本和西方汽车无路可走。
这次,美国又感觉到了危机,又像当初对待华为那样,开始全球打压中国电车(EV),然而打压的越猛,中国汽车的名声越大,越打越强。
致敬在看不见光的时代里,负重前行,带给中国汽车希望的奇瑞吉利。中国汽车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轻舟已过万重山!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