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形气体变有形数据 记者体验新职业化身“碳足迹侦察兵”

钱江晚报2024-05-03 11:36:16  108

潮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祝依凡

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苗彬彬的眼里,自己是一名在特定区域内不断搜索“碳足迹”的“侦察兵”。

要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首先要知道我们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该如何“看”到它的排放量呢?

正因此,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近日,记者也化身“侦察兵”,和麦瑞哲(杭州)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一起,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体验如何将“无形”的气体变“有形”。

带着好奇心“侦察”企业每一个角落

按照和苗彬彬的约定,记者来到了嘉兴的一家轮胎生产企业。由于这家企业只涉及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今天,我们两位“侦察兵”的任务是实地搜寻这家企业的碳排放来源。

“戴上安全帽,穿好工作服。车间是一家企业碳排放的‘重头’,所以我们先去那里看看。”当记者询问要带什么工具时,他思考了一会儿说:“带上你的好奇心。”

在车间门口,三层楼高的机器正发出着巨大的轰鸣声。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轮胎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密炼,负责将橡胶等多种原材料混合。而用到的生产设备密炼机也是工厂的“耗能大户”,占全公司用电量的20%。

记者跟随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在车间调研

“除了电能,它还耗费别的能源吗?这样的机器车间里一共有几台?这一工序用到了哪些原料?”苗彬彬马上抛出了一串问题。正当记者听得迷糊时,他解释道,虽然肉眼看不见二氧化碳的排放,但燃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这些能源消耗量可以通过电力、柴油等形式被清晰地统计。

这样一来,原本抽象的气体排放量,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设备上就变成了一个个熟悉的数字。“这个好像不难,要不接下来就让我来盘查,你帮我补充一下?”记者自信地提议。然而,想要一处不落地“侦察”到这些数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记者跟随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在车间调研

在记者依葫芦画瓢地盘查完之后的8个晦涩难懂的生产工序后,车间外驶过了一辆辆货车。当记者转身离开时,苗彬彬却又叫住了记者,向企业负责人提问道:“这几辆车在运原材料吗?运了哪些?通过什么运输方式?运输距离有多少?”

原来,除了车间内生产用的设备会消耗大量能源外,原材料的运输工具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比如货车会消耗柴油,海运消耗石油,在盘查时千万不可忽略。

同时,企业里还有着不少能够抵消碳排放数值的物件。苗彬彬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告诉记者,工厂屋顶的光伏以及路边的绿植都是一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需要“好奇”的物件。

“在‘侦察’的过程中,你需要有一双能发现‘碳足迹’的眼睛。”苗彬彬说。

梳理测算逻辑为数据找到“安身之处”

然而,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来说,实地“侦察”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根据“侦察”的内容,设计出一套能够灵活测算不同工序、不同设备、不同产品的碳排放量的逻辑系统,则更耗费精力。

第二天下午,记者在公司见到了正在梳理表格的苗彬彬。“我们先根据昨天调研到的材料,梳理各个碳排放环节的详细信息,整理一份初步的温室气体需求调研表后,再填入企业提供的各项能源数据。”

记者的任务,则是梳理其中一个工厂的生产工序和设备数量的能源数据需求,也是这份表格中最为基础和简单的一步。然而,在分类记录完昨天近一小时的录音后,我还需要和企业提供的23页资料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有遗漏和出现差错的环节,仅仅统计一个工厂就花了近两小时。

“苗老师,整理一份完整的需求表格一般需要花多久的时间?”记者提出了疑问。“上一家企业的表格我做了20多天,期间还要再去实地调研3次左右。”苗彬彬说,表格的内容要不断根据企业实际的情况修改,明确哪些能源数据能够实时更新,哪些需要人工录入,不断优化测算的逻辑。

而获取数据的过程,则需要单独和企业的各个部门沟通。“前两年我刚入这行的时候,许多人对我的工作不了解,所以我很难立刻拿到全面的数据,得挨个向各个部门去解释我的调研目的。”

现在,随着减碳降碳的理念逐渐被大家接受,苗彬彬告诉记者,像昨天调研的企业甚至已经装上了能源数据系统,我们可以直接拿到“新鲜”且准确的实时消耗数据进行计算。

加减乘除让“无形”变“有形”

“可是,不同种类的能源数据怎么才能转化成统一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记者有些疑惑。

苗彬彬向记者展示一份他整理的“排放因子”数据库,上面记满了不同的数字。“排放因子法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的一种碳排放估算方法,也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普遍的方式。”通过将各类活动数据乘以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或碳清除因子,加总之后就可以得到碳排放总量。

说着,他便举了个例子。假设一家企业一年消耗市电2亿度,生态环境部2023年发布的用电排放因子是0.5703,二者相乘就是这些电力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总额。

“从第一次实地调研,到最后形成碳管理平台最少需要三个月,开发、产品设计的人员都需要在后期同步跟进。而这个平台生成的碳数据,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碳排放情况。同时,平台数据可追溯,能为产品出海提供‘碳足迹’的真实依据。”苗彬彬说。

在他的文件夹里,存放着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为不同企业设计的近30个平台。随手点开一个,就能看到例如碳排组成分析、整体碳排放趋势、各产线碳排放统计等各类数据。“咱们这次也会给这家企业做这样的平台,你看这个,有没有什么直观的想法,可以聊一聊。”苗彬彬把电脑推到记者面前。

记者捧着电脑看了几分钟,摇了摇头。“你看,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和充分的实地调研,就没办法做成这件事儿。”他笑着说,虽然这个职业看似没有门槛,但真正涉猎其中,就会发现并不容易。

“虽然现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员还算是新兴职业,从业人员也并不多。但在我从业的几年里,看到企业也在越来越重视碳管理。所以我相信,未来各行各业对这个职业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苗彬彬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091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