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 许世友训斥十二军军长李德生, 李德生: 等你把火发完再说

荣轩谈历史2024-04-30 22:14:02  141

开国悍将许世友,一生战功赫赫、罕逢对手,但就在1960年的一次军事调度中,强硬的许将军、却遭遇了一位儒将的“反击”,随之而来的是从军生涯中少有的“认怂”,时至今日依旧为人津津乐道。

此人,就是开国少将——李德生,虽然名头上不如诸位元帅、十大名将那般世人皆知,但能“拿捏”许世友的,也绝不是泛泛之辈!

一.何人能镇住许世友?

许世友将军,出生于1905年2月28日的河南省信阳市许家洼,从小就是个十里八乡的“刺儿头”,但为人正义、喜欢打抱不平。

儿时土豪地主家的熊孩子经常遭到他的“伺候”,更因为少年时期在嵩山少林习武多年,练得了一身的铜皮铁骨,尤其是一把大刀玩得出神入化,性格上更是桀骜不驯,没几个瞧得上的!

此等经历、使得他从小就具备了领袖气质,更是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土地革命,1928年许世友加入刚刚成立的红十一军,凭借着勇猛的作风、傲人的战绩,一路从战士晋升为团长。纵观红军时期、唯一能令其心服口服的人物,史书记载只有一人——毛主席!

因为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后,陕北根据地开展了批判张国焘罪行的运动,而隶属于张国焘麾下的许世友也遭遇牵连。当时几乎所有的舆论风向、都指向于要枪毙许世友,这一点就连他本人都如此认为。

但是,重新执掌红军的毛主席明察秋毫、大仁大义,不仅认可其功绩、更是找机会与其彻夜长谈,把未来我党的目标理念掰开、揉碎了跟他说透,使得他不仅茅塞顿开、更是对毛主席心服口服,甚至于是崇拜!

至于说这第二人,要一直到建国后的1957年,他的另外一场“败仗”!而“击败”他的人、正是我们的周总理!自1955年9月,新中国正式对我军将领进行封衔仪式后,许世友将军对其“上将”军衔略有不满,周总理在得知情况后以“谈心”的名义,对其发出“拼酒”的邀约!

从小在“童练团”就跟着师傅习武喝酒的他,在军中更是号称“酒神”的存在,虽然态度上对总理的邀约十分谦逊,但骨子里根本就不屑一顾。

怎料,看似文质彬彬的周总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千杯不醉”,就着简单的下酒菜,愣是跟他对饮了4瓶茅台,大受震撼之余、许世友也彻底被喝服了!就是这样一个伟人才镇得住的人物,1960年却在“小字辈”的李德生的身上又栽了个小跟头...

二、一场误会引发的 “冲突”

“你有什么骄傲的?你在金华做得好了,也用不着摆这么大的谱,走之前恨不得带走所有,这不应该是一位老革命将领的作风。”

1960年7月,一通怒气冲冲的电话、被接入了刚刚移师苏北地区的第十二军指挥部,打来电话的正是许世友,而遭到训斥的就是时任第十二军司令员的李德生。

“等你把火发完再说”李德生听闻后只是表达了安抚,并没有急于解释,因为他深知这位老首长的脾气,但更知道自己的队伍并没有违反纪律!原来,自从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李德生所率领的第十二军就驻扎在浙江金华,这一驻就是整整六年。

期间,几万名指战员配合国家的发展计划,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屯垦和建设,在金华当地大搞农业种植和工业产出,6年时间、把金华一地建设的物阜民丰!然而中央军委的一纸调令,改变了这一切。

当时、考虑到浙江地区的建设卓有成效,而紧邻的苏北地区还亟待开发,所以中央军委决定让十二军移师苏北、为当地的工农业提供助力。军令如山,李德生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了部队开拔前的准备工作,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当地百姓的耳中。

老百姓真的不想子弟兵们走啊!整整6年的朝夕相伴,子弟兵们帮着大家把这里建设的如此丰饶,还没享上几天福就要走了,大家真的舍不得!十二军的指战员又何尝能舍得呢?

那些年的辛勤耕耘,大家早把金华当成了新的故乡,但是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几万将士随即调动了起来!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地处偏僻,又在战火中损毁严重,解放战争结束十年间,依旧是民生凋敝,基础设施极度薄弱。

几万大军迁移过去,没吃没喝、连安顿的地方都没有!中央军委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在给李德生的调令中特别指示:可以在金华当地采购后勤物资,保障队伍入驻苏北后的各方面供应!

李德生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采买,结合战争时期后勤保障的经验,一时间金华一地的工商业生意火爆!

除了粮食、被服、帐篷、农具、机械等等物品,早已料到部队初入苏北后、只能“天当房、地当床”的他,还让部队去周围的荒山土岭,挖回大量野草皮、用来当“床垫”!

在即将开拔的日子里,当地百姓感恩于子弟兵的无私奉献,为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仪式,大家纷纷拿出了美食和美酒款待子弟兵,热热闹闹地送亲人远行!但正所谓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原本是军民一家亲的热闹场面,传到了许世友耳中,就成为了“十二军大肆采购强买强卖,军队扰民、加上聚众大吃大喝,临走前甚至还把草皮给挖走了”!

三.老战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争吵

穷苦人家出身的许世友,哪里忍得了这种剥削百姓的事件,血气上涌后直接打电话给老战友李德生,但不成想,李德生没有“接招”,只是语气平和地让他先消了气再说,许世友愤愤地挂了电话!

虽说是脾气火爆,但他可不是个鲁莽之辈,稍稍冷静后就分析道:李德生与自己相识多年,为人儒雅有度,即便是在战争等困难时期、也不曾有过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这其中是否有些误会……

调整好心态,他再次拨通了李德生的电话,渐缓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威严,告诉李德生现在就跟他解释清楚。李德生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平和语气,不紧不慢地用河南话、跟他的老乡一五一十地说清了来龙去脉!

原来如此,许世友终于缓和了下来,但是凭借着身为高级将领的谨慎,他还是决定以视察苏北地区工作为名义,前往两地调查一番!先是听闻金华百姓的交口称赞,眼见当地欣欣向荣、一片勃勃生机。

再去往苏北地区实地考察十二军驻地,发现实际情况确如李德生所言、部队生产生活艰苦异常。在了解到自己确实误会了“小老乡”之后,他也诚恳地跟李德生道了歉,两位老战友和好如初,从此勠力同心,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着!

四.李德生因何能准确“拿捏”许世友的脾气?

同为河南老乡,李德生比许世友年轻了十一岁,虽然差着年纪,而且在解放战争之前,两人的交集并不多,但是完全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两个可以互补的忘年之友!

其实在我军中、脾气火爆的悍将不在少数,但李德生却是个十足的例外,他的脾气温和、头脑冷静、思虑颇深,指挥风格偏向于沉稳和冷静,特别擅长从细节处抓住重点,不仅攻守兼备、更有一派儒将的风范!

所以,性格上的互补,是他们两人能成为挚友的关键,再加上李德生原本就很崇敬许世友,这种互相尊重的友情,也成功地化解了此次的误会!

同时,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两人间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充分展现了我党的军事民主思维的优越性,那就是:有疑虑就要提出、有问题就要解决、有错误就要改正!绝不敷衍了事,更不可徇私舞弊!

五.一代儒将,也有着彪悍的战绩!

说了这么,如果你以为李将军就是个纯粹的儒雅之士,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以下是笔者根据党史记载的真实战绩,笔者从几百场大小战斗中、挑选了一些经典战绩,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做“文武双全”!

1.红军时期

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活动,并在保卫红军根据地的战役中身先士卒,率领所部灵活机动,数次重创围剿苏区的桂军、湘军和粤军。

2.抗日时期

尤其是反扫荡的艰苦岁月中,李德生总能冷静面对敌人的重兵压境,在保卫根据地的多场战役中,打出了非凡的战绩,为根据地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笔者还查到了一则战绩,那就是抗战末期,被打怕了的日伪军、龟缩在一处坚固的据点不出来。李德生不仅亲自前往侦查地形路况,还化妆成了给据点送粮食的农民,混进据点后、悄悄地将内部情况记了个一清二楚。

当拔点攻坚战打响之后,他率部与留在据点的同志们里应外合,把盘踞于此多年的日伪军势力彻底铲除!

3.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中的经典一战,【上甘岭】战役就是由李德生亲自指挥的,在面对美军优势火力的压制下,他调兵遣将、谋划全局,在上甘岭坑道面临断水、断粮、断弹药的绝境时,李德生想尽了一切办法调集补给,保持了坚守部队的战斗力!

“送上去一个苹果,就是二等功”便是他提出的!最终随着我志愿军大规模反击的准备完毕,美国佬想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的妄想也破灭了!

结语:

有勇有谋、国士无双!许世友和李德生的事迹,正是共和国璀璨将星们的一个缩影,他们既有纵横阖闾的磅礴气势,更有细腻无间的人性光辉,是他们撑起了新中国的脊梁,也是他们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瞬间,这、就是中国军人的荣耀!

1.【央视网】——专题栏目【李德生】

https://tv.cctv.com/2016/12/29/VIDEFtxKUytGHGy88XIJlt3o161229.shtml?spm=C55924871139.PGHhECZjcTkS.0.0

2.【人民网】——【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军事干才许世友】——作者:隋书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9753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