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堡破坏者GBU-28是一种大型穿透性炸弹,用于摧毁位于地下的重要敌方设施。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研制的GBU-28地堡破坏者配备了激光制导装置,高精度摧毁了位于地下深处的伊拉克主要军事设施。“地堡破坏者”在海湾战争期间突然成为明星,成为美国主导的战争中一直使用的关键武器。
研制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空中力量成为决定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战争的爆发,德国为保护了主要军事设施将机构安置于地下以防备空袭。英国空军调动大量轰炸机对德军主要 设施进行轰炸,但未能造成重大损失。当时使用的通用炸弹通过冲击波和破片效应摧毁目标,但对密闭和地下的目标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1941年,英国航空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向英国皇家空军提议研制一种10吨级的超大型炸弹。不过,当时的英国空军认为投几枚小炸弹比投一枚大炸弹更加有效,最终他的提议没有被接受。然而,随着巴恩斯·威利斯研制的跳跃炸弹在后续战斗中成功摧毁了德国的一座大坝,英国皇家空军也对他的超大型炸弹研制产生了兴趣。
随后,巴恩斯·威利斯又研制出了高脚男孩和大满贯2两种超大炸弹。第一个研制的高脚男孩炸弹长6.4m,直径94cm,重5.4吨,装有约2.4吨高性能炸药。由于炸弹的重量和下降速度相结合,高脚男孩炸弹能够击穿4.9m厚的混凝土,并且炸弹击穿时产生的冲击波造成了巨大的内部破坏,炸弹摧毁邻近的建筑物和设施。
高脚男孩号称尺寸巨大,每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只能携带一颗炸弹。战争期间大约生产了 850 辆高脚男孩炸弹,并被用来摧毁德国 V1 和 V2 基地。它还被用来击沉德国海军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后来发展起来的大满贯炸弹,其重量几乎是高脚男孩炸弹的两倍。战争期间总共投放了40枚大满贯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桥梁和U艇基地。
1945 年 2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研制一种超大型制导炸弹。这种名为 Tarzon 的制导炸弹在英国空军使用的高脚男孩炸弹上配备了无线电遥控装置。朝鲜战争爆发后被用于对朝鲜空袭。Tarzone配备了制导装置,具有比普通炸弹更高的命中率,对摧毁朝鲜的水力发电厂和桥梁特别有效。
与“高脚男孩”炸弹一样,“Tarzone”炸弹尺寸巨大,只能安装在 B-29 轰炸机上。Tarzone总共使用了30枚炸弹,由于配备了制导装置,因此比普通炸弹具有更高的命中率,对于摧毁朝鲜的水力发电厂和桥梁特别有效。然而,在后来的一次空袭中,一架 B-29 轰炸机及其全体机组人员丧生。最终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军方停止使用 Tarzone炸弹。此外,随着体积小、威力大的战术核武器的出现,超大型炸弹正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随着海湾战争爆发消失已久的超大型炸弹又重新出现。当时,伊拉克正经历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主要战争指挥设施都建在地下深处。沙漠风暴行动开始时,多国空袭集中针对这些设施进行轰炸但收效甚微。最终,美国空军迅速研发出一种摧毁伊拉克地下设施的新武器,并利用美军使用的8英寸火炮的枪管制造出了大型穿甲弹。
这枚名为 BLU-113 的大型侵彻弹重 2.1 吨,装有 286 公斤烈性炸药。激光制导装置与 BLU-113 相结合,诞生了后来被称为“掩体破坏者”的 GBU-28。GBU-28 于 1991 年 2 月下旬首次用于空袭行动。GBU-28 安装在一架 F-111 战斗机上,被投放到位于巴格达郊外空军基地的伊拉克军事指挥设施。GBU-28穿透地球表面,进入地下深处,以巨大的爆炸彻底摧毁目标。
1997年,将BLU-113大型侵彻炸弹与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的GBU-37 GAM(GPS辅助弹药)开始在美国空军服役。与激光制导的GBU-28不同,GBU-37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使用,被称为第一款全天候精确制导掩体破坏者。然而,随着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作为海湾战争明星的地堡破坏者达到了极限。战争期间,人们尝试通过在同一地点连续投下两架碉堡破坏者来获得更高的突防能力。
最终,伊拉克战争后,美军认真研制了超大型掩体破坏者。GBU-57 MOP是一种以此方式研制的超大型侵彻弹,重14吨,长5.2米。GBU-57比二战期间英国研制的大满贯还要重,可以穿透60米的普通混凝土和8米的钢筋混凝土。GBU-57 仅在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上使用,采用 GPS 制导,截至 2011 年已引进约 10 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8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