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严
编辑| 哆啦B梦
毛泽东游学时拜访湖南才子夏默庵,不料才子竟将毛泽东两次门外,第三次才子拿出笔墨对出一联冲毛泽东道:″对不出我的下联,下次你不用再来啦。毛泽东笑了笑,拿动笔墨,写出下联,内容竟叫才子汗流浃背。
那么,毛泽东所对下联内容究竟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01 毛泽东"三顾茅庐″
一九一七年八月,毛泽东想要了解当前社会的具体情况,便采用了游学的方式来进行调查,随便游山玩水。
调查地点定在了湖南安化的梅城,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没过多少,毛泽东便与同学肖子升启程,从长沙第一师范出发。
景虽然好,但毛泽东心里却一直惦念着某个人——才子,夏默庵。
夏默庵,安化县羊角乡大岩村人,清代两湖学院毕业,当过知县,任过教育会长,在安化县劝学所当所长。
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庵诗存》《安化诗抄》等书,是湖南当地有名有学问的才子。
这样的名人让毛泽东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他游学时便特意来到夏默庵居所前来求见。
但夏默庵先生喜欢吟诗作对且十分高傲,对毛泽东这人自然是提不出兴趣,所以夏默庵便门童替自己拒了,不愿见毛泽东。
门童听了夏默庵先生的吩咐,跑回到屋门前,冲毛泽东说道,“你不必再等了,先生现在并不在家中。
毛泽东听后,只好打道回府,准备第二天再来。
可当毛泽东第二天来了,门童仍旧是那副说法,“先生不在家,你回吧!”。
心思细腻的毛泽东很快反应过来,哪里是夏默庵先生不在家,分明是躲着不想见他罢了。
但毛泽东并不想因此放弃,前有刘备三顾茅庐,现有毛泽东三访夏默庵,他第三次去拜访了夏默庵先生。
夏默庵先生被毛泽东连着三天打扰了清静,心中十分生气,便想要压一压这位年轻人的锐气。
于是夏默庵先生打开了门,将手中石墨放于最近的石凳上,提着毛笔行云流水地写出一副上联,便停住了笔。
上联如是写道: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走近看见这副上联的下联特意空着,便心里明白了夏默庵先生这是要来对联来考住他。
可毛泽东心中丝毫不惧,笑了笑,提着笔便写下一句。
02 毛泽东智化难题
属对: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先生见了,心生一惊,羞掩难掩,而原因就藏在毛泽东给出的这一下联上。
青草对绿杨,蛙句句对鸟声声,为公乎为私乎对春到也春去也,对仗十分工整严谨。
不仅如此,下联对上联还是一对自相呼应的一问一答。
夏默庵先生道:″绿杨树枝上有鸟儿数只,叫声不停,在叫声中春天到了,春天去了。
暗指毛泽东扰乱了他的清静。
而毛泽东不仅答上了,而且后面两句的″为公乎,为私乎″还借用了一个典故——《晋书·惠帝纪》中的晋惠帝在华林园问官蛙。
晋惠帝在逛华林园时,听见青蛙呱叫,便去问身边的一名侧使,″这个鸣叫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呢?
侧使对答道:″在官家的土地上便是官家的,在私家的土地上那就是私家的。
《晋书·惠帝纪》后文中还提到,″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意思是天下的粮食少,许多百姓经常由此饿死,可晋惠帝问的却是″百姓为什么不去吃肉呢?″这一类愚蠢的问题。
所以,毛泽东借此典故,反击了夏默庵先生的问题。
毛泽东答道:″青草边上的池中蛙叫不停,是公是私?
意思是我想跟你讨论一些国家的问题和感触,你却问我这么一个愚蠢的问题,表明了毛泽东的爱国之心,以及暗说夏默庵为人做事的愚蠢。
夏默庵先生听完,十分羞愧,便放下了身段与毛泽东结为好友。
毛泽东留宿的晚上,夏默庵先生还拿出了自己写的《中华六族同胞考说》,请毛泽东来过目。
两人因此相见恨晚,成了忘年之交。
临走前,夏默庵先生还特意赠与了毛泽东和他同学肖子升八元银洋,提供他们的旅费。
毛泽东就这样,不仅化解掉了危机,还凭借自身的本事和智慧化敌为友,与夏默庵先生成为至交。
其实,毛泽东不曾有一次用这样写对联的方式来与人结交过好友,可以说是一个对联能手。
03 "对联能手″毛泽东
一天,毛泽东闲时在路上溜达,听见一房中有推磨的声音,便推门而入,想要帮忙。
好巧不巧,时任党代表的何长工也跟着前后推门走了进来。
何长工见米因为磨的压磨而脱去了谷壳,闪过一丝绝妙的上联,脱口而出了句″谷磨磨谷,磨转谷裂出白米,要请毛泽东来对。
毛泽东正思索着,忽见警卫员开锁推门,顿时来了灵感,说道:″门锁锁门,锁开门敞迎故人″。
何长工听了,尤为喜欢。
还有一次,有一位私塾先生看见了毛泽东正在与一个老者对对联,也想上前求对。
他指着一条流动的小溪说道∴″滩涓溪流,岂能作浪?
刚刚与毛泽东对对联的老者和一些坐在这里的人一时都彼此间无话,没有人能对上这位私塾先生的对联。
气氛尴尬时,毛泽东见一个老农划着火柴点烟吃,有了想法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私塾先生与大家听后,纷纷拨云见日,赞不绝口。
可见,毛泽东由景生情,善用联想的能力非常强,不仅能够将此能力化解掉夏默庵给他出的难题,还能在生活上运用触景生对来广交好友,丰富生活。
而且毛泽东在本文中给出的最后一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依旧广泛活跃在当代的社交媒体当中,给予着社会一起向前的能量。
就像它所说的意思一般,充满自信,所向披靡!
借阅: 知网 《毛泽东趣对花絮》白孝伟 《毛泽东三访夏默庵》陈首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8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