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或颗粒无收? 俄高铁大单再次“花落他家”, 背后动机耐人寻味

书香倚剑2024-04-30 21:50:17  107

造价1.7万亿卢布的俄高铁“大蛋糕”,中企或将颗粒无收。

继上月将高铁工程项目交给西班牙,中企铩羽而归后,最近俄罗斯又“拍板”了价值12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9.42亿)高铁列车大单的归属。对此中企也是寄予厚望,毕竟在高铁列车制造领域,连法德日等巨头都只有眼馋的份。

然而,意外再次出现,名不经传的俄乌拉尔机车公司却击败各路豪强,包括代表全球最顶尖工艺的“复兴号”,最终将列车大单收入囊中。殊不知,这家俄罗斯本土企业此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高铁建设。

俄媒透露,俄方计划建造的这趟列车,不仅时速达到360公里,而且还要具备UA3级别的自动化运行动力,甚至不需要司机操作。不过,掌握这种复杂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目前也仅有中国、法国和日本而已。

对此,俄罗斯似乎并不担心。被外媒曝光的合同显示,毫无高铁列车制造经验的乌拉尔机车公司,可谓是“天降大任于斯人”,需要在2028年3月底之前,交付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高铁成品。

经过俄乌战争,深谙“谁拥有技术,谁就拥有了话语权”的俄罗斯,这次自然为本土制造高铁列车准备充足的粮草。俄交通运输部提交的报告显示,首批订购的列车数量达到28列,单列预算为7.5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887万)。

殊不知,即便时速高达38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单列造价也不过才2000-3000万元人民币。明知“造不如买”,但俄方还是宁愿多花几倍的钱,多耗费几倍的时间,靠本土企业来完成这一项目,背后的动机足以耐人寻味。

反观国内,前几年“造不如买”、“贸工技”大受某些专家、企业追捧,结果导致比C919更强大,飞得更远的运10大飞机不得不隐入尘烟;而盛极一时的半导体产业链,也被迫自废武功,沦为被欧美“卡脖”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仅是近些年我们吃了大亏的“冰山一角”。

显然,一意孤行要自己独立造高铁列车的俄罗斯,早已看透了其中利害。众所周知,俄罗斯冬季严寒且漫长,想建成高铁恐怕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即便西门子、庞巴迪等巨头面对这等严寒,也只能束手无策。但俄乌冲突发生后,西方前所未有的大制裁让俄方明白的一件事,“求人不如求己”。

事实上,这也是任何大国“破茧化蝶”的关键一步,1.7万亿卢布的高铁项目无疑就是俄罗斯证明自己的第一步。但对于缺乏硬功夫的国内企业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启迪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717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