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35亿辆,其中汽车数量达到3.36亿辆,能上路的驾驶员数量达到了5.32亿人。
中国目前的人口是14亿左右,如果根据汽车数据的话,平均每四个中国人,大概就有一辆车,而以家庭为单位的话,那么每个家庭至少都有一辆汽车。
这些年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好像能够与燃油车平分天下了,但是从数据上来看,截止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1821万辆。
只有燃油车的5.4%左右,也就是20辆燃油车中,只有一辆是新能源电动车。既然有如此大的燃油车市场,那么每天也需要消耗海量的汽油,根据目前3.36亿辆汽车来算的话,一天就需要消耗掉1.3亿升的汽油。
对于这个数字,很多人可能脑海中没有什么概念。这个可以比较一下,以杭州西湖为例,整个西湖大概有湖水1429万立方米,换算过来就是142.9升水。
从燃油消耗量来说,也就是不到110天时间,全国的汽车就可以烧掉1个西湖的汽油,那么一年就是三个西湖了。
而一年烧三个西湖的汽油,是每一辆车一次次加油加出来的。经常加油用车,就会有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每次加满油后,总感觉前半箱油非常耐烧,但是到后半箱油后,就发现燃烧起来的速度非常快。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是近期看了一篇中国石化的文章,才发现这个并不是错觉,后半箱石油不耐烧,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前半箱油耐烧,而后半箱油不耐烧的情况呢?
当豪气加满的时候,心理预期不同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加油习惯,有些是定额添加汽油,而有些是经常满上。特别是一听到汽油涨价,那些连夜排队的,毫无疑问一定是满上的。
而在加油加满的时候,经常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到跳枪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整数,这样也不利于结算。
碰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再加入一些,凑个整数。这个凑整有些凑得少,或许就是1升汽油以内。而有一些为了凑50或者100这样的,就会多加好几升。
这些多加进入的汽油,由于油表指针已经到顶了,是无法被显示出来的。在路上跑的时候,那么第一格油,其实际情况就不是一格,而是比实际情况多上很多了。
很多时候在高速上跑上百公里,甚至油表都没有下降一格,这个时候不自觉就给人一个心理预期,感觉特别能跑,而到后半箱油的时候,由于这个心理预期的存在,就觉得不耐烧了。
除了上面这种情况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关注度不同。
在刚加满油的时候,心里比较有底,不太关注油表的情况,就给人一种特别汽油特别能烧的情况。而到后半箱油的时候,如果不是跑高速,一般很少加油。
这个时候,就会频繁的关注油表的情况,担心没油会抛锚在路上,就会不断关注。这个时候就会进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加油吧!还有几格油,够跑一阵子,不加油吧!又担心没油了,就在这种不断关注的情况下,就感觉油烧得比较快了。
这种感觉就像爱因斯坦描述相对论一样,当等待恋人的时候,感觉时间很慢,但是当恋人在一起的时候,又感觉时间很快是一个道理。
真实出现偏差
如果说上面是因为专注力不同,或者是心理预期不同的话,那么下面这些就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因素,导致后半箱油不耐烧的真正原因了。
油表之所以会显示油箱内部的油量,是因为油箱的内部有一个浮子,这个浮子的高度,是随着油量的高低决定的。
当油量下降的时候,浮子也会跟着下降。进而把有油量的情况反映到油表上。所以浮子只能测量汽油在油箱的高低程度,而无法测量出油量的容积。
如今汽车比较紧凑,内部塞满了各种零部件,很多时候油箱的规格,并不是大家想的是一个四方四正的形状。而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形状。
而油箱不太规则的时候,例如,油箱上半部分大一些,而下半部分小一些。那么浮子在上半部分就下降很快,而到后半箱油的时候,就会下降很快了。
这就好比吃一个冰淇淋,由于冰淇淋是一个锥形,上半部分很大,下半部分比较小,当吃上半部分的时候,觉得非常耐吃,但是在吃下半部分的时候,就会很快吃完了。
除了上面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不知道大家平时在用车后,碰到过这样的事情,那就是跑完长途车后,明明还有一格油准备明天加,但等第二天启动车子后,发现那格已经没有了,油表发出了告警。
昨天明明还有一格油,为何会显示没油告警了呢?难道是漏油了,等上上下下检查一遍,发现车子完好无损,也没有漏油。
那么那一格子油去哪里了?这实际上就是油箱中的浮子的问题,当车子在行驶的时候,油箱中的油如同波浪一样在动,当出现波峰的时候,就会把浮子推到高处。
而这个位置并不是油箱的实际油量,而当车子停止不动后,此时油箱中的油比较平静,能够代表此时油箱的真实情况。
特别是后半箱油的时候,由于汽油数量变少,动荡的幅度就会大一些,等第二次用车的时候,没油跑一会儿,就发现少了一格,实际是上次的用油记录,没有真实被表现出来,就造成后半箱油不耐烧的情况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