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朔尔茨刚结束访华不久,在气候会议上,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就让中国买单。考虑到朔尔茨对中方做出的承诺还历历在目,显然,德国现如今为何对华态度出现了重大变化。那么,针对德国“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做法,中方又该如何应对呢?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一、气候会议上,德外长点名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4月25日,德国首都都柏林举行了气候会议开幕仪式。从全球范围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因此,德国举行气候会议也等于是提供了一个大型的平台,让德国各界都能利用这次峰会,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然而,本应在这次会议上主持大局的德方,却出乎意料的一再偏离会议宗旨,将其变成了一场伸手朝中国要钱的活动。
据了解,在当天的会议上,德外长贝尔伯克提出,各国准备就联合国的气候融资目标进行谈判之际,中国和其他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支付更多的资金来帮助贫穷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同时,她还声称,中国作为强大的经济体,应该要分担更多的责任。
其实说白了,贝尔伯克的意思就是让中国掏钱。而在此之前,也就是2009年的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曾做出承诺称,到2020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然而,十多年来,这一承诺却从来没有落到实处。因此,贝尔伯克表示,德国愿意从2025年起每年提供60亿欧元的气候融资目标。显而易见的是,贝尔伯克此举,正是利用气候问题借题发挥,一边宣扬德国的“功劳”,一边妄图对华施压。
(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
二、气候问题上,美西方极其双标
但问题就在于在气候问题上,中国做贡献的显然比西方更多。
要知道,从1930年起,美国就一直是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贡献,却屈指可数。就比如,距离美国恢复对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的拨款已经过去数月后,美国答应拨款的10亿美元却迟迟没有到账。
这显然已经说明,在气候问题上,美国永远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与美方相比,中国在能源治理方面的成绩,却非常可以拿得出手。
一方面,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据国家电网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49.6%,发电量占比36.2%。另一方面,中国还一直在大规模植树造林,过去十年全球新增的森林面积中有四分之一在中国。
(德国总理朔尔茨)
所以,这就不难看出,真正让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艰难前行的罪魁祸首就是美西方国家。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下,贝尔伯克对中国的指责,显然是无中生有,混淆视听,是典型的“双标”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月中旬,德国总理朔尔茨刚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在三天时间里,朔尔茨率领着一众代表团,先后访问了重庆、上海,和北京三个地方。
三、朔尔茨访华后,德国态度又变了?
作为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朔尔茨此行,除了获得了我方的高规格接待,还送上了一个“见面礼”。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在2023年中德双边贸易达到了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8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
(欧盟)
另外,中德双方还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其中包括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等等。在种种共识达成后,一时间已然将中欧合作关系推向了最高潮。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为何忽然对华态度大变呢?
原因很简单,即此举若是成功,就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一方面,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联合国的气候议题融资计划,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在此前提条件下,德国伸手朝中国要钱,就是要从战术上将中国置于被动地位,即把从发展中国家中剥离出来。
(中欧经贸)
另一方面,今年不仅是美国的大选年,欧盟成员国也要大选。而打“中国牌”被不少欧洲政客都视为有力的“竞选武器”。因此,无论是气候议题,还是欧盟近期对中企展开调查,本质都是为了大选服务。
说到底,也就是气候议题现在成为了美西方的“工具”,动辄将其拿出来叫喊一番。由此也印证了一句话,即在国际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