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前后只存在了37年。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朝代众多的封建史中,隋朝本不可能留下夺目的身影,但如今人们对它的印象十分深刻,这与隋的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王朝史有关。
隋朝一朝有两位著名的皇帝,其一是开国皇帝明君隋文帝杨坚,其二是杨坚的儿子隋炀帝。隋炀帝的口碑不是很好,很多人把他看做昏君,事实上,隋炀帝确实做过不少昏庸无道的事,但他也有功绩。
所以,隋炀帝是一个不能以一言而概之的历史人物,他在位时期下令修建了北通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一般来讲,明君为整治水患会修提筑坝,昏君为享乐会兴建宫殿、园林,少有皇帝会兴师动众的去开凿一条河。
关于隋炀帝要修建大运河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那么,这些说法是否都准确无误?在这些说法中,到底哪条是促使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直接原因呢?
一、隋炀帝与大运河
1.隋炀帝修运河
隋炀帝名杨广,《隋书》对他的外貌和智商的记载为:“上美姿仪,少聪慧。”由此可见,隋炀帝是一个长相英俊、聪明的人,但,隋炀帝并非明君。
一个人的性情往往比他的智商更决定了他做什么事。隋炀帝是个苛刻好猜疑、爱美色、贪恋享受且暴虐的人。
《隋书》说:“隋炀帝性多忌苛,齐王暕亦被猜嫌。”《隋书》记录隋炀帝曾“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资质端丽者,每岁贡之。”
《贞观政要》则称隋炀帝“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从以上的古籍记录可对隋炀帝的性情以及他因不良性情而做的昏庸之事了解一二。
隋炀帝虽昏庸,但他并非一无是处,他开科举、修运河这两项事迹有利于后世各朝各代。
隋炀帝开运河的记载见于《隋书》:“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百余万开永济渠。”等史料。
2.隋炀帝修大运河干什么?
关于隋炀帝修大运河的原因大概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来自古代的两本文学作品《开河记》和《隋炀帝艳史》。
这两本书中写有:“睢阳有王气出,占天耿纯臣奏后五百年当有天子兴。”“耿纯臣奏天子气,萧怀敬献开河谋。”
综合《开河记》、《隋炀帝艳史》的以上内容,可以得知:隋炀帝时,隋廷内负责占卜天象、问卦国运前程的官吏向隋炀帝奏禀睢阳一地显出了帝王气,五百年后,睢阳将有异姓天子诞生,隋炀帝的臣子萧怀敬因而建议隋炀帝兴建运河以阻挡睢阳的王气。
众所周知,古人十分迷信,所以,《开河记》和《隋炀帝艳史》所说的隋炀帝修运河的原因貌似说得通,但是,细细想来,只为不能确信的卜官的言论就大张旗鼓的开运河实在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而且,向隋炀帝启奏的卜官所说的异性天子五百年后才出现,不管隋炀帝多么昏庸,他都不太可能为五百年后且未必发生的事瞎操心、随便启动大工程。
另外,研究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因由要选取可靠的、经得起推敲的历史资料,如《开河记》、《隋炀帝艳史》这类文学作品不能做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
在没有正牌史学书籍记载情况下,根据文学作品的记载里得出任何结论都不可取信,所以,隋炀帝为灭异姓帝王气而修大运河的说法是难被认可的。
关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的第二种说法是:他贪图享乐,想到扬州游玩、赏美景。
隋炀帝未登基时,曾带领军队征伐江南,成功后,他在地处江南的扬州当了十年左右的地方大吏,因此,扬州称得上是隋炀帝的第二故乡,隋炀帝对它有种特别的感情。
扬州风光秀美,传说,当上了皇帝的隋炀帝总想着回扬州故地重游一番,他尤其想观赏扬州的琼花。
历史上,隋炀帝确实通过乘舟到扬州游玩过,《资治通鉴》对隋炀帝游扬州的记载之一为:“上行幸江都,发显仁宫,王弘遣龙舟奉迎。乙巳,上御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这里的“江都”为扬州的古称。
从《资治通鉴》中还可知隋炀帝游扬州的排场十分豪华:“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余人……舳舻相接二百余里……旌旗蔽野。”
隋炀帝乘坐的龙舟则:“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正殿、内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
虽然隋炀帝确实走大运河水路到扬州大肆玩乐过,但,这顶多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一个原因,并不是直接原因。
因为,隋炀帝不仅大张旗鼓、极尽奢侈的去富饶的扬州游玩,他还去过偏远的西北地区,他在西北召见当地的众多统治者:“其蛮夷陪列者三十余国。”
西北地区环境荒凉、恶劣,隋炀帝会去西北证明他特别喜欢四处巡游,他不会单纯的因为只是想去扬州享乐就修建大运河,不然,他就不会去荒蛮的西北。
关于隋炀帝想观赏扬州琼花的事更是无稽之谈,因为,隋朝时琼花还没被人们所认知,它在宋朝时才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宋朝书籍《山房随笔》是如此描述琼花的:“扬州琼花,天下祇一本,士大夫爱重,作亭花侧,扁曰无双。”
关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的第三个说法是:他意图维护、加强对江南的统治,此说法和上述的第二个说法相同,乃隋炀帝修大运河的一个原因,而非直接原因,因为,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不仅通江南还通往北方。
有关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的最后一个说法是他想借助大运河攻打高句丽,这才是他修大运河的直接原因。
二、炀帝为运送粮草修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恩济后世
1.为战开河
高句丽位于隋朝东北边境外,它在西汉时建国,唐朝时灭亡,隋朝时期,高句丽统治者蠢蠢欲动意图侵入隋朝国境,史载高句丽的统治者在开皇年间“帅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
高句丽对隋朝的这次进攻虽以失败告终,但它的统治者并没有放弃,仍“动作邪说,心在不宾。”
隋炀帝对高句丽统治者的野心有所忌惮,想主动征伐高句丽,史籍中的相关记载为高句丽“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
充足的粮草供应是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隋炀帝要征伐的是跨出隋朝国境的边远地区,他想打赢高句丽之战更要保证好粮草供应。
隋朝时,江南盛产粮食,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足可满足攻打高句丽的隋朝军队的口粮需求。
隋炀帝为实现运粮目的,在南部大运河已修完的时候继续修大运河的北部,他完全修完大运河后,便“下诏讨高丽……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于是四远奔赴如流。”
到了五月,“炀帝至涿郡临朔宫。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发河南北民夫供应军需。”这时隋炀帝基本将征高句丽的军队调动完毕。
所以,到了七月,隋炀帝开始利用大运河为军队运送粮草,他“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只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船队前后长达千途里,往还在路上的民夫经常有十万人。”
正是因为隋炀帝修完通往南方的大运河部分后继续修大运河通往北方的部分,且他将大运河全线修完后便开始了对高句丽的征伐,并利用大运河运送粮草,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隋炀帝修运河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在征伐高句丽时运输军队所需的粮草。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隋文帝修建大运河征用了万千百姓做劳役,给隋朝的百姓们带来了深刻的痛苦,有史料载连无知儿童都惧怕修河官吏:“隋将麻祜性暴酷,炀帝令开汴河,积威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童稚语不正,转祜为胡。”
尽管如此,大运河实际上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它沟通了我国南北方,使南北方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得以较顺畅的互相传播,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在大运河沿岸,很多城市因大运河兴盛起来,这些城市的手工业发达、贸易繁荣,居住在其中的百姓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结:
大运河至今还在为我国的南北交通发挥作用,以本文的分析来讲,隋炀帝修建它主要是为征伐高句丽服务,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没有成功,大运河却留了下来,它在隋朝以后的各朝代里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隋炀帝是一个名声差,同时颇具争议的皇帝,按照他的习性以及他游扬州的举动,他修建大运河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为了个人享受,但隋炀帝到西北方巡游的举动令他只是因为想游玩、享乐就修大运河的理由有些难成立。
另外,隋炀帝为了断他人帝王气以及巩固江南的统治而修大运河的说法也不够正确,都可被驳倒。
研究历史要敢于从各方面着手,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提出不同见解,相信人们还会不断地对关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直接原因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隋书》
《资治通鉴》
《贞观政要》
《资暇集》
《开河记》
《隋炀帝艳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