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美国作为搞“经济胁迫”的“冠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企图给中国戴上所谓“经济胁迫”的帽子,彭博社4月29日发文披露,美国务院新成立了一个八人小组,专门为盟友应对所谓中国的“经济胁迫”提供“建议”。报道未说明这一小组的名称,但其任务与美国2022年就酝酿成立的“反经济胁迫特别工作组”相差无几。
报道称,美国务院新成立的小组别名“公司”(thefirm),由美国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办公室的中国政策协调员梅兰妮·哈特(MelanieHart)领衔,运作方式类似于“咨询公司”,旨在为美国盟友和伙伴分析对华贸易的“脆弱性”,并寻求帮助这些“客户”降低对华出口依赖;如果“客户”提出请求,还会在对方受到所谓“经济胁迫”时表达公开支持。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推销的所谓帮助可能是“口惠而实不至”,“在经济方面,美国政府向当前或潜在的合作伙伴提供的东西并不多”。
针对美国宣称要联合盟友“共同抵制中国胁迫性外交和经济行为”,中方已多次予以驳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指出,美方罔顾事实,借机无理指责中方,根本站不住脚,只能暴露其挑拨离间的真实用心。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甚至通过编造谎言等手段,肆意打压别国企业,手段层出不穷。中国一不动辄搞霸凌制裁,二不搞长臂管辖,三不无理打压别国企业,何来“胁迫”之说?
当地时间2024年1月30日,菲律宾马尼亚,美国负责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事务的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在媒体圆桌会议上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彭博社4月29日刊文指出,美国搞起了所谓对抗“中国经济胁迫”的小圈子,拉拢其盟友加入。美国国务院主管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事务的副国务卿何塞·费尔南德斯宣称,不少国家加入这一阵营,想要“立陶宛待遇”。
报道称,费尔南德斯指的“立陶宛待遇”是,在中方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回应立陶宛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后,美国政府向立陶宛提供在贸易融资、采购协议和市场准入方面的一揽子合作协议。
知情人士还称,自美国为立陶宛“撑腰”后,有“十几个国家”向美国寻求“指导”。
美国国务院里的这家“咨询公司”正在为菲律宾农业应对可能来自中国的“抵制”出谋策划,比如为菲律宾农产品开发新的出口市场,并提供其他支持,包括为可能遭到抵制的菲律宾农产品建立冷藏设施。
菲律宾驻美国大使罗慕尔德兹还拱火称,中国正“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引诱或孤立各国”。
报道称,这个八人小组的具体运作方式是,先由美国国务院的经济学家为“客户”分析其对华贸易的“脆弱性”;然后,将寻求各种方式,帮助“客户”开拓中国以外的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样化;如果有“客户”提出请求,还会表达公开支持。
知情人士称,该小组进行了“桌面演练”,以推演应对中方举措的不同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小组的任务与美国先前鼓吹的“反经济胁迫特别工作组”基本一致。
美国众议院2022年12月汇编出版的《美国法典》写道,“在2022年12月23日之后不迟于180天,美国总统将成立一个跨部门特别工作组,称为‘反经济胁迫特别工作组’”。根据规定,特别工作组会监督美国政府应对所谓中国“胁迫性经济行为”的综合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还要定期提交报告,内容包括评估美国盟友和伙伴在所谓中国“强制性经济措施”面前的“关键弱点”,工作组组长应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选出。部分规定于今年4月27日生效。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副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WendyCutler)宣称,美国实行这一战略的原因之一是,在中国“试图胁迫”韩国或澳大利亚时,“美国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美国副国务卿费尔南德斯宣称,是时候采取行动而不是袖手旁观了,并声称所谓美国此前干预不够的说法是“公正的批评”。
彭博社指出,美国越来越多地寻求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动用经济和贸易工具,包括制裁、关税和出口管制,兜售所谓“友商外包”,炒作加强供应链安全,并借机加强对投资和数据流动的审查。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内部的政治分歧意味着美国基本难以通过新的贸易协定,即难以向其盟友开放国内市场。
彭博社援引智库“亚洲贸易中心”(AsianTradeCenter,总部位于新加坡)创始人黛博拉·埃尔姆斯(DeborahElms)的话称,“这对美国是一个挑战……在经济方面,美国政府向当前或潜在的合作伙伴提供的东西并不多。”
埃尔姆斯补充称,即使美方真的为其盟友提供了积极的贸易政策,“各方也越来越难以相信美国会贯彻到底并兑现承诺”。她指出,亚洲国家已经看到美国在前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然后又见证拜登政府迟迟未能敲定其“印太经济框架”的贸易“支柱”。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务院这个新八人小组目前的领头人物梅兰妮·哈特长期挑唆盟友共同应对所谓“中国经济胁迫”。
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去年11月报道,哈特去年11月6日参加了由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举办的题为“调查中国经济胁迫:中国企业实体的影响力和作用”的报告会。她在会上声称,美国“非常乐意”分享“其了解到的中方在经济胁迫方面的战术”,“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你们并不孤单,我们随时准备充当资源。”
梅兰妮·哈特参加大西洋理事会报告会活动(视频截图)
哈特当时还提到中方2023年7月对镓和锗两种金属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声称许多国家认为中国的决定“为未来的经济胁迫奠定了基础”,促使人们对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实际上,中方已多次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始终执行公正、合理、非歧视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国家。
2021年11月,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此后,美国与立陶宛签署一份价值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时表示,这再次表明立陶宛挑衅行径的背后,有人在撑腰打气,操盘指使,早有预谋,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立陶宛不惜以损害中国主权为“投名状”换取贷款,这种交易不道德且危险。美国为实现自身政治目的,不惜威逼利诱他国充当炮灰。这绝不是负责任国家所为,最终只会损人害己。
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炒作反制“经济胁迫”,标榜维护供应链韧性并实现公平竞争。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去年5月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说到“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毫无疑问美国戴最合适。如果七国集团国家真正关注经济安全的话,就应当要求美国立即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打压遏制他国之实,停止滥施单边霸凌行径,停止胁迫盟友搞排他性小圈子,停止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停止将世界分裂成两大市场、两套体系,这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首要威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6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