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电视剧《清平乐》,不禁感慨,北宋仁宗一朝简直太“逆天”了。范仲淹、欧阳修、晏殊、司马光、韩琦、富弼、夏竦、王曾、包拯……等等等等,个个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牛人!其中绝大多数更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诗人、词人。晏殊的《浣溪沙》、夏竦的《鹧鸪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于欧阳修就更不用多说了,读书时背了太多他的文章了。就连富弼给儿子走后门时写的条子,而今竟也成了书法字帖!但本人这次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剧中人物之间的一些称呼。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想必都会觉得奇怪,为何宋仁宗赵祯的女儿福康公主赵徽柔(名字是杜撰的,史籍中没有福康公主的真实名字)为何称呼自己的生母为姐姐、称呼自己的舅奶奶兼婆婆为阿嫂?这里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嫡庶之别;二、北宋的“驸马升行制度”。
首先是嫡庶之别。在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皇帝也不能例外。妾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与妻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妾甚至可以被典卖!妾所生的庶出子女是不能以妾为母的,必须以嫡母、即父亲的妻为母,公开场合对生母的称呼只能是小娘、姨娘之类。这一点,电视剧《知否》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而在北宋皇家,这种嫡庶之别则更加泾渭分明,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之外都是妾,妾位卑,在皇子、皇女面前身份必须降低一等,与皇子、皇女平辈,即便自己的亲生儿女亦是如此。福康公主虽是庶出,却是宋仁宗赵祯的亲闺女,而她的生母苗氏只是赵祯的妾。按照彼时北宋皇家的规矩,福康公主是不能称呼生母为母的,只能按平辈论、叫姐姐。
唯一能被皇子、皇女称作母的,只有皇后。但北宋的皇子、皇女一般也不直接称呼皇后为母亲,而是称呼“娘娘”。宋仁宗赵祯就一直称呼自己的嫡母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为“大娘娘”。因为刘氏与赵祯的养母杨氏(刘氏临终遗命,自己死后以杨氏为皇太后,杨氏死后被追谥为章惠皇后)关系非常磁铁,所以赵祯在称呼刘氏为“大娘娘”的同时,一直称呼杨氏为“小娘娘”。电视剧《清平乐》中,福康公主称呼曹皇后为“娘娘”也是符合史实的。
那么,福康公主为何要称呼自己的舅奶奶兼婆婆为阿嫂呢?剧中,福康公主的婆婆被定义为了宋仁宗赵祯的亲娘舅李用和的妻。事实上,福康公主的丈夫李玮只是庶出,他的生母只是李用和的妾。这个我们就不如纠结了,姑且就按剧中的身份来说,为何福康公主要称呼婆婆为阿嫂?这就涉及到北宋另一个奇葩的制度——“驸马升行制度”了。
所谓“驸马升行”制度,简单说就是,某人一旦被选定为驸马,他在家中的辈分就要上升一级,将自己的亲爹、叔伯视为哥哥,连名字都要改成父辈的字辈。公公成了大伯哥,公主自然便称呼婆婆为阿嫂了。
这一奇葩的制度大概其是由宋真宗赵恒发明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太祖系公主与太宗系公主之间的关系。宋太宗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虽是一母同胞,却相差了整整十二岁,加之那会儿没有什么计划生育之类,公主又是在与固定的一些功臣世家之间联姻,直接导致太祖系的公主和太宗系的公主在婆家的身份差着辈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恒在将自己年纪小的妹妹嫁出去时,搞出了这么个制度,将她们的辈分升了一级,便跟早已出嫁的太祖系的叔伯姐姐又们平辈了。当然,这也是为了强调皇家的无上地位,免去了公主们对作为臣的公婆行后辈礼。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匡义
可这一制度显然有违人伦,让儿子、儿媳称呼父母公婆为哥哥、嫂嫂,太不像话了。所以,言官和民间一直对此非议颇多,就连宋神宗赵顼都看不下去了。赵顼即位之后不久,便以父亲遗愿为由颁布了《公主行舅姑礼诏》,彻底废除了这个奇葩的制度。
宋神宗赵顼
而宋仁宗赵祯的这个福康公主的婚姻就更加奇葩了!赵祯给自己找的这位姑爷李玮居然是自己的表弟,是他亲妈章懿皇后李氏的亲侄子。换句话说,福康公主是嫁给了自己的表叔。这辈分就更加混乱了,作为赵祯的亲娘舅,李用和原本应该是福康公主的舅爷爷,结果却成了她的“大伯哥”,真不知道福康公主该称呼她亲奶奶李氏什么了……姐姐?总而言之,这个所谓“驸马升行制度”加上北宋皇家的嫡庶之别,简直就是奇葩中的奇葩!电视剧《清平乐》虽然也篡改了不少历史,但在这些细节上还是用了心的,必须赞一个。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4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