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流量为王”的网络世界里,部分自媒体以无底线博取流量的方式,犹如一颗颗潜伏在网络肌理中的“流量毒瘤”,不断侵蚀着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力。近期,“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通知》,正是对这一现象痛下猛药,力求剜除病灶,恢复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虚构剧情、摆拍故事已经成为许多自媒体博取流量的惯用手法,它们借助生活化场景和看似真实的叙述,模糊了事实与虚构的界限,让众多网友深陷其中,难以分辨真伪。例如“50元上海租房”事件,不仅误导了大众对都市生活成本的认知,还激发了一系列跟随性营销活动,加剧了信息失真的社会负面影响。
流量诱惑之下,自媒体人乃至一些商业机构纷纷化身编剧,炮制出如“秦朗丢作业”、“外卖骑手卖惨”等耸人听闻的故事,只为换取短暂的关注与收益。这些行为在破坏网络诚信的同时,也让“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弥漫于网络空间,使得诸多原本应当坚守的基本道德底线被无情践踏。
诚然,相关管理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中央网信办出台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及各大平台要求创作者标明虚构内容的规定,试图约束自媒体的行为。然而,现行的管理机制并未能彻底斩断利益链条,平台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往往对虚假内容持宽容态度,这就如同给“流量毒瘤”提供了温床。
要彻底根治“流量毒瘤”,不仅要加大对于违规自媒体的惩处力度,更要压实平台方的责任。作为连接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平台方在流量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只有当平台承担起内容审核的主体责任,对虚假短视频造成的侵权行为负起连带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住那些为了追逐流量而不惜欺骗大众的恶劣行为。
“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无疑是一次掷地有声的宣示,它提醒我们,在信息化浪潮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应坚守底线,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靠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源头遏制“流量毒瘤”,培育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而又风清气正的网络社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4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