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或将会出现他称之为“大停滞”的现象。以下为采访摘录:
观察者网:您认为未来五年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将会如何,繁荣抑或是萧条?世界进入恢复良性循环的关键是什么?
罗思义:我其实并不认为这会是繁荣和萧条二选一的情况,我认为它会是一种停滞。
形容世界经济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大……”之类的词来同著名的“大萧条”作比较。所以我会把当前的形势描述为“大停滞”。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事实上要比192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慢得多。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缓慢,1939年后,美国的经济才开始快速增长。但日本与德国的增长很快。所以今天的全球实际增速要比1929年之后的时期更慢。
虽然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理由能说明世界将面临一场经济“大崩溃”,全球化进程并没有在美国的影响下逐渐崩溃。这与1930年代全球经济的解体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我认为未来全球经济没有理由会陷入大暴跌,但也没有理由会加速发展。
如果要加速发展,美国和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应该大幅提升投资率。与美国GDP增速相关度最密切的是净投资,也就是总投资水平减去当年发生的折旧。目前这个净投资水平非常低,是1930年代以来最低的。如果没有激进彻底的变化,美国完全不可能提升净投资水平,而这种变化目前还没有发生。
因此,我对未来几年的预测是,在国际层面,会出现我称之为“大停滞”的现象。美国经济增速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不会大幅减速,也不会快速增长——大概会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也许略高一点。欧洲经济每年的增长率在1%左右,上下略微浮动。
因此,中国面临的任务是如何继续维持至少4.6%的增长,这样才能实现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我们也可以把它定在5%。而在全球经济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的时期,如何继续以4.6%到5%的速度增长呢?有些全球南方国家不符合这个情况,因为他们基本上能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这当然更好。因此对中国来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如何在国际形势不利的环境下,在2035年之前依然维持4.6%到5%的增速,这是可以做到的,且必然需要由国内经济发展推动。
前阵子点外卖,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姑娘送的。
那天太阳很大,小姑娘脸上带着防晒的面巾,但从眼睛和声音分辨估计也就20几岁的样子。
小姑娘送完餐跑的飞快,当然也问不了她是什么情况。
大概不是刚失业,就是毕业找不到工作。
以前遇到的女外卖员基本都是三四十岁的大姐,遇到这么年轻的还是第一次。
昨天还遇到了一次,是一个外卖小哥带着女朋友送外卖,也是很年轻的两个人。
小哥上楼送餐,女孩坐在电瓶车上等他。
因为实在是第一次见带女朋友送外卖的,就好奇的问女孩怎么回事。
女孩说他俩都没工作了,男朋友送外卖收入也降了不少,所以她决定过几天也去送外卖。
现在先让男朋友带着学习一下。
就是这样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增长(数字层面)前列的国家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3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