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4月1日至11日,马英九先生率领20位台湾青年学子再次来到大陆,寻根参访。对于他们的到来,大陆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表达了热情的欢迎。
行程结束后,台湾学生纷纷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表示:“满分100分,我打1000分”。
去年,许多中国国民党老人曾向马英九提出,“为何不去广州?”
广州不仅是孙中山掀起革命浪潮的战略要地,也是国民党的重要立足点。马英九此次访问广州,4月3日,他先参拜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接着前往了黄埔军校旧址。
在参访期间,马英九的一句提问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黄埔军校教员的合照前,他突然问道:“哪位是周恩来?”
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人认为马英九连周恩来都不认得,引发了一片“捂脸”的哀叹。
然而,实际上,马英九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在政治部大院门前翻看教官合影时,找不到周总理的身影(因为周总理当时并未参加合影)。这才导致了这一尴尬的场面。
为何马英九会单独提及周总理呢?
这就要说到周总理与黄埔军校的历史渊源了。
黄埔军校历任政治部主任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周恩来了。每当提起周恩来,那些参与过国民革命军的老兵们都会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尤其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一些高级将领。
这种不安的根源来自于与蒋介石的历史关系。
早在1924年,周恩来从欧洲回国后,应党的委派和孙中山的邀请,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年仅26岁的周恩来,虽然年轻,却怀揣着满腔的爱国之情。他以专业知识和全身心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众多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黄埔军校对周恩来的看重,主要源于其代表了蓝绿家族的首次合作,也展示了孙中山提倡的联俄、扶工农、靠共三箭政策。
在工作中,周恩来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他还组织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吸引了许多共产党人的参与,黄埔军校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中有许多人加入了这个组织。短时间内,该组织的规模扩大到了2000余人。
然而,随着孙中山去世,蒋介石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权力。由于国民党内存在反共的力量,他们不断施压蒋介石,要求他清洗国民党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在二次东征后,广东局势稳定,蒋介石的威望大增,但他也意识到了周恩来的影响力。他决定清除国民党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1926年3月20日,发生了“中山舰事件”,导致共产党员舰长李之龙被捕。随后,5月份发生了“整理党务案”,大批共产党员被迫退出国民党党内和军队的领导岗位。
周恩来在“中山舰”事件后,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他意识到,在他们的领导下,国共之间必然会爆发内战。尽管表面上周恩来积极支持北伐,但同时他也开始对国民党保持警惕,以防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当时,周恩来担任第一军的政治部主任。在陈独秀等人的妥协之下,周恩来不得不离开第一军。
到了1926年年底,北伐大军在前线作战,为了阻挠北伐进程,一些反动势力与北洋军阀勾结,试图破坏北伐大军的大本营广东。
为了维护北伐的胜利,周恩来组织了广东地区的民众武装,并调集了几十名干部从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中,前往广东各地领导民众武装力量。正是周恩来等人的努力,巩固了北伐的根据地,确保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在后来的岁月里,周恩来成为了共产党内最熟悉国民党要人和将领的人之一。蒋介石曾试图拉拢周恩来,给予了他极具诱惑力的条件,但周恩来早已看清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并坚决拒绝了他的提议。
历史已经证明,站在中国人民一边的人将会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与中国人民对立的人,最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1949年,蒋介石率军失败撤退至台湾,标志着古老的中国迎来了新生,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挺直了腰板。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尊严,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尽心竭力地工作。他全力以赴,不懈努力,这正是周恩来一生的写照。尽管伟人早已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存,代代相传,没有人会忘记周恩来总理的伟大贡献!
国民党反动派对周恩来的记忆是不可磨灭的。即便是在台湾讲述黄埔历史时,也无法绕过周恩来这一关键人物。
周总理在黄埔军校的任职期间,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后来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宋希濂、胡宗南等人,见到他也得恭恭敬敬地称他为老师。他的独特人格魅力、卓越智慧和高尚情操,使他成为了在国共双方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
马英九在政治部办公室看到周总理的名字,立刻将其锁定,原因恐怕就是这个吧。两岸关系之间的深厚情感,使得马英九与台湾学子的大陆之行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典范。
这一行动促进了两岸和平友好关系的发展,也让台湾年轻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此外,他对增强两岸交流、构建和谐关系持乐观态度。
两岸同胞之间的血浓于水,亲情是割舍不断、挡不住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