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李敏突然发现自己再次怀孕,尽管心里喜欢这个孩子,但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对于孩子的去留她有些犹豫。
那天,李敏决定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听后很坚定地说:“经济再困难,也是应该要这个孩子的!”父亲的一句话,打消了李敏所有的顾虑。
十月怀胎后,李敏在上海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不久后,李敏拿着女儿的照片给父亲看并说:“您给孩子取一个名字吧!”
看着照片上的外孙女,思考片刻后,毛主席说:“就叫东梅吧!”这是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其中“东”字是毛主席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而“梅”又是他生平的最爱。
遗憾的是,在孔东梅四岁时,外公因病去世,她也为此错过了和外公见面的机会。但对于外公,孔东梅并不陌生。
当时孔东梅在上海和外婆贺子珍同住,外婆家悬挂着外公的照片,每当有人来拜访或者看望外婆时,他们谈到外公都充满了敬佩之情。
虽然当时年幼,但孔东梅可以隐约地感觉到外公的伟大和不平凡,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也开始勾勒外公的形象。
1976年,六岁的孔东梅被父母带到北京生活,她最大的感触就是,北京的家和上海外婆家差距很大。
外婆家是宽敞的大房子,还有可以随意玩耍的院子,但北京的家却很狭小,貌似那种筒子楼。
自从回到北京后,孔东梅也目睹了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母亲每天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做饭等等。
当时父母的工资都不高,为了省钱,她说:“母亲总是赶在菜市场下班才去,虽然当时的菜已经不新鲜,可很便宜!”
孔东梅的这段童年记忆,也让世人感受到,虽然是伟人的女儿,可李敏的生活和普通人几乎毫无差别。
这份“毫无差别”,自然源于父亲的教导.....
自从14岁回到父亲身边后,李敏在享受父爱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威严,父亲总是告诉她和哥哥、妹妹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出身就骄傲,你们和普通百姓家孩子是一样的!”
让李敏印象深刻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因为食堂的饭菜没有半点儿油水,导致正在发育的她营养不良。
那次李敏回家,工作人员见她脸色蜡黄,嘴唇苍白,心疼之余,背着毛主席给她准备了一份牛奶和面包,结果事情还是传到了父亲耳中。
当天父亲就严厉批评了工作人员:“虽然是好心,但是下不为例!”随后父亲又召开家庭会议,再三强调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再发生第二次。
父亲的教导深深地印刻在李敏的心里,成为母亲后,她也是这样要求子女的,据孔东梅回忆说:“母亲总是告诉我和哥哥,不能随便提起自己的身份,更不要主动去说!”
不过读书后,尽管孔东梅刻意隐瞒,但这种“神秘感”反而让同学们很快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外孙女。
面对被“识破”,孔东梅也有自己的苦恼,但母亲一直提醒她:“不管你拥有怎样的背景,别人怎么样生活,你也一样就是了!”
母亲的教导对孔东梅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她经常对自己说:“我要做一个努力的普通人!”
1994年,孔东梅成功考上了北京航天大学,主修的是英语。不过,因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孔东梅更喜欢文学。
读大学时,她经常幻想着,自己能够开一家小书店,虽然后来她没有开一家书店,却成立了一家宣传红色文化的公司。
大学毕业后,孔东梅曾在一家公司实习,勤快的她每天都早早地到公司,从基本的行政做起。
后来为了提升自己,孔东梅选择去美国求学,彼时的她年仅25岁,也是第一次独自面对异乡的生活。
后来孔东梅说:“当时除了大使李肇星,没有人知道我的身份!”这份低调自然源于良好的家风传承。
初到美国,孔东梅和很多学子一样,面临众多考验,因为文化、语言的不同,她一度很孤独,而为了节省房租,她更是频繁更换便宜的旅店,每次搬家她都独自完成。
走在人来人往的异国街头,孔东梅内心有些无助。于是,和母亲通电话,成了那段岁月里孔东梅最开心的事。
不过当时跨国长途电话费非常贵,她和母亲也只能每周通一次电话。在电话里,孔东梅会向母亲诉说在国外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新发现。
考虑到母亲的身体,她从来不会讲述自己在美国的困难和困惑,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
但儿行千里母担忧,尽管孔东梅极力地渲染自己在异国他乡美好的一面,可身为母亲的李敏还是经常叮嘱她:“一定要注意身体,有什么事情要告诉家里!”
大概过了半年左右,孔东梅完全适应了国外的生活,除了日常求学外,她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去探索当地书店和艺术品店。
同时因为别人不知道她的出身,她也借助这样的机会了解一些外国人对外公的印象,真的有了一些新发现。
两年后,拿到毕业证书的孔东梅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她说:“去国外只是为了学习和锻炼,自己从没有想过要留在任何一个国家,祖国才是我的归宿!”
回到国内的孔东梅,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公司的定位就是:致力于传播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从公司的创办到装修,孔东梅都亲力亲为,而母亲李敏则一直支持女儿走红色的文化之路,尽管这个职业并不会让孔东梅尽快赚到很多钱,但她却说:
“身为伟人的后代,传播红色文化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至于其他的,我并没有深入考虑过!”
孔东梅这种不急功近利的性格,完全遗传了妈妈,据孔东梅所说,母亲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从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和所谓名利,生活简单至极。
这种平和的心态和性格,无意中传承给了孔东梅,所以她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红色文化这条路。
不过孔东梅毕竟是又一代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追求,除了创办红色文化公司外,她还拓展其他产业,对时尚感兴趣的她,还会做一些艺术展,也赞助过设计师。
靠着自己的奋斗,孔东梅成为了几家公司的创始人,关于外公和家族的书,她也出了好几本,这种“不服输”的性格像极了伟人。
自从走进公众视野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孔东梅眉眼间有外公的影子,尤其是她下巴上的那颗痣,很引人注目,让很多人在她的身上看到了逝去的伟人。
为此,经常有人用“名门之后”来形容孔东梅,对此孔东梅直言:
“自己并不是很在乎这些外在的称呼,甚至感受不到它,它只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先做自己,靠着自己去实现人生价值!当然,我也不希望活在外公的光环下!”
对于孔东梅的说法,母亲李敏非常赞同。
如今的孔东梅,已经年过五十,是身家过亿的女强人,但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她很少公开露面,她更喜欢在幕后默默耕耘,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尽管是几家公司的创始人,但孔东梅最喜欢的职业依然是传播红色文化,她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是我最大的心愿!”
相信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的孔东梅,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她所走的这条路,也是对外公和那些革命先辈们最好的致敬和祭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