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0万用户“受骗”, 人民日报点名怒批, 快来看看你被坑了没?

住顶楼小邹2024-04-22 18:20:04  97

流量糊涂账、资费难降档!

如今 5g 时代早已离不开网络,可流量贵,陷阱多,一不小心就扣费。

你是否也因各种看不懂的套餐有苦难言?

整整6300万用户都曾“被骗”,人民日报点名怒批“中国移动”,51万用户纷纷逃离。

“中国移动”究竟有哪些套餐乱象?你被坑了没?

中国移动的"杀熟"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三大运营商之一,凭借较好的网络质量和趁手的资费套餐,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可就在不久前的2024年2月,这家通信巨头用户数量骤降51万,遭遇了至关重要的危机。

这并非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总数。而导致如此惊人流失的主因,正是移动公司对老用户的“割韭菜”行为。

之前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加入移动的大家庭,是被其资费亲民所吸引。

比如河南焦作的李先生,就是在2002年的时候开通了移动号码,之后一直“移动伴我行”。

当时每月只需20多元,就能畅打畅聊,我当然会对移动公司青睐有加。”李先生回忆道。

可这份青睐很快就破碎了。

为了吸引新用户,移动公司在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的同时,却对老客户推出了价格水涨船高的高端套餐。

李先生如今每月要支付189元的资费,但获得的服务待遇,远逊于新用户购买39元低价套餐的水平。

甚者移动公司在营销宣传中,大肆鼓吹所谓的“免费宽带”“无限流”等噱头,却暗藏诸多陷阱和限制,等到用户钱已经掏了再出“马脚”。

比如湖北武汉的汤女士,就曾被移动公司的所谓“免费宽带”给骗过。

“他们打来电话,说给老用户免费升级到1000兆的高速家宽,免费两年。我就爽快答应了。”

汤女士说,“谁知用了一阵

子,账单里居然多了一大笔'高价值宽带提速包的费用,还有所谓的合约消费差额开支,少说也要我多付20元。”

从前对移动公司争先恐后的用户,如今被层层陷阱困扰,对其痛下决心,选择不再使用纷纷“逃离”。

数据显示,2024年2月,移动公司的用户数量直线下跌51万,可见用户对其“杀熟”行径已是忍无可忍。

除了升级套餐时的“坑人”把戏,移动公司在吸引新用户时,也屡屡使出过种种“圈钱”伎俩。最常见的一种骗术,就是推出所谓“无限流量”的噱头

种种"圈钱"行径曝光

就如针对年轻群体,移动公司伪造了“APP无限流量”的概念,吸引眼球,而当用户实际使用后才发现,这所谓的“无限”实则附加各种使用门槛。

“他们说,只要每月交纳189元,就能在微信、抖音等热门APP上享受永不断网的无限流量。”

广州小伙周某介绍道,“可实际上,如果总流量超过40G,移动公司就会开始限速,到70G时,干脆会断网,除非你另外付费。”

可见,移动公司对“无限流量”这一概念,正是的编造和误导的嫌疑。

而对于老年人等相对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移动公司则经常使出“套路推荐”的伎俩。

他们雇佣的那些外包客服,靠佣金为生,自然会不择手段地为用户推荐各种高价大礼包,而这其中大多数功能对普通用户来说根本就是鸡肋。

82岁的刘伯伯就遭了这个“套路”“他们硬说我这个老年优惠套餐太旧了,不合算,非让我改成每月几百块钱的高端畅享包。

我当时还真被唬住了,以为会有啥惊喜呢,现在看来啥都没享受到,确实被骗了!”

除了以上种种诡计外,移动公司在涨价窝案上的表现同样糟糕。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本以为购买了39元的廉价套餐就能勉强满足需求,但没过多久,新用户同款套餐竟然只需十几二十块钱,而作为老用户,却要多付出一百多元的费用。

这已经彻底突破了普通用户的心理预期,导致大量老用户愤然离开移动的阵营。

从免费升级的骗术,到涨价窝案的“宰割”,从无限流量的概念误导,到外包推销的虚假陷阱…移动公司种种行为不仅是在向用户兜售一个又一个谎言,简直是信义尽失、败德伤风。

“失信失德”与“反思整改”

作为国内三大通信巨头之一,移动公司理应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透明的服务,而不是满嘴谎言,处处设圈套,只知“圈钱”而不管用户权益。

正是这种唯利是图没有远见的行为,激化了移动公司与用户的对立关系。移动公司对老用户视而不见的种种表现,是对人民群众诚信的一记重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移动公司及时反思、改过自新,或许还来得及挽回部分用户的信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移动公司在面对用户的质疑时,态度也同样欠佳。

比如对于那些被“免费宽带”或“无限流量”等噱头忽悠的用户,当他们反映情况、要求解释时,移动公司的客服人员往往置之不理、推卸责任,简单一句“这是营销活动”就打发了事。

这种敷衍的做法,再次伤害了用户的感受。很多老用户在感到愤怒之后,选择了果断切换运营商。

除了移动公司对用户权益的漠视外,其在通讯诈骗的防范工作上也存在严重疏漏。很多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移动公司的免费宽带、无限流量等营销活动,实施诈骗犯罪。

然而移动公司并未采取有效的监管和预警措施。往往在用户上当受骗,账户被盗刷之后,移动公司才迟迟发来一条提醒短信,到时已是反应过晚、追查无门了。

正是由于移动公司在这些关键环节种种失职失德导致大量用户彻底看清了其赤裸裸的“圈钱”本性,在愤怒之下决绝地离开了这个曾经信赖的运营商大家庭。

移动公司此次用户骤减,正是对其经营作风的严厉惩罚。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用户的离弃往往就意味着公司的没落。

因此,移动公司必须放下身段、彻底反思,从用户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地改革和完善各项业务流程。

套餐选择的方面,移动公司要一步优化、简化手续、提高透明度并加强监管、制定预防措施,遏制利用移动公司漏洞实施的各种诈骗犯罪行为。

同时进一步的改善其短信提醒和扣费机制,将扣费环节更加的透明化让用户看得清、摸得着。

只有从内到外地全方位改革,切实改正“圈钱”、漠视用户权益的陋习,移动公司才能重新博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重新焕发生机。

笔者认为

我们不难发现,用户流失的根源在于移动公司对商业利润的狭隘追求,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用户的基本权益。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如此行径是导致“用户逃离”的最直接诱因。

因此,移动公司务须引以为戒,树立“以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重塑诚信,方能与人民群众构建良性的互利共赢局面,迎来通信事业的新发展。

1.央视网《大督查!国务院邀你来“吐槽”,“运营商”的霸王条款你遇到了哪些?》

2. 中国青年网《流量糊涂账、资费难降档!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流量包”揭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4135.html
0
最新回复(2)
  • 若韩流2024-04-24 10:49
    引用2
    mad,垃圾移动欠一分钱直接停机,搞的好像交不起话费似的。
  • 王粲谈房产2024-04-24 09:13
    引用1
    与我无关,早抛弃了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