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选择》月刊对30款啤酒进行了测试,其中,哈尔滨麦道啤酒检出含有26微克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成为唯一一个被检测出该毒素的啤酒样品,此事一出引发热议。随后,哈尔滨啤酒做出的回应加剧消费者不满,舆论逐渐发酵并推至高潮。哈尔滨啤酒下一步何去何从,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何为呕吐毒素
公众健康能否得到保障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也称为呕吐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陕西一所大学啤酒专业一位教授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DON在啤酒酿造过程中是不会出现的”,DON主要在谷物如大麦、小麦、玉米和燕麦中发现,尤其是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这些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镰刀菌的侵染,从而产生DON。
人体摄入受DON污染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害造血系统,但啤酒中检测到DON并不意味着会引起恐慌。
据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的建议,DON的每日摄取量应为每公斤体重不高于1微克,长期保持在这个水平以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
一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件事根本不存在超标的问题,如果说确实有安全性问题,我们都会主动去说。部分公众可能对DON的科学背景和实际风险存在误解,即使含量远低于安全标准,仍可能因为名字中带有‘毒素’而感到恐慌。香港消委会此次检测报告是对长期摄入该啤酒的健康风险进行预测,希望此事能够引起厂商重视,降低产品存有DON的风险,优化生产环节,给消费者提供放心、优质的产品。”
百威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公司一直将消费者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把控产品质量。香港消委会检测报告所指的‘哈尔滨啤酒麦道’样本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其检测含量(26μg/kg,即0.026ppm)远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谷物及其制品)(1000μg/kg,即1ppm),也远低于国际权威食品安全机构的相关上限标准(低于<1ppm,即1000μg/kg)。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我司严格遵守各业务所在市场的法律法规,以严格的标准确保产品品质,所有产品在上市前均经过严格测试。”
哈啤形象频频受损
与其营销、公关有很大关系
哈尔滨啤酒回应称:“未将检测的产品出口到香港以及销售,该产品一直以来只在内地生产及销售。”该回应内容不足,容易被公众解读为缺乏诚意和对公众关切的忽视。此外,回应中提到产品只在内地销售,将事件的矛头转至厂商的态度上。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厂商存在双标行为,即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这种态度让公众对哈尔滨啤酒品牌产生不满与质疑。
其实,近年来哈尔滨啤酒“翻车”不止一次。2021年,哈尔滨啤酒在进行品牌营销时邀请“人类高质量男性”网红徐勤根,作为旗下一款山楂口味新品的代言人,以“山楂通渣男”的概念进行产品宣传。这一营销策略遭到公众的广泛批评。尤其是很多女性网友表示,这种宣传方式低俗且带有性别歧视的倾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哈尔滨啤酒品牌形象频频受损与其营销、公关存在很大关系。哈尔滨啤酒需要利用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数字化工具,提高品牌的在线可见度和互动性,及时了解消费者所需,回应消费者关切问题,不断调整市场策略,才能更好适应市场的迭代。
作为食品饮料企业
品控永远是第一位
哈尔滨啤酒可谓历史悠久。中国第一杯啤酒1900年诞生于哈尔滨啤酒厂,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个酿造啤酒的城市。哈尔滨啤酒不仅代表了中国最初的啤酒味道,而且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中国啤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哈尔滨啤酒也承载着100年的酿酒历史与文化。因此,公众对哈尔滨啤酒有着深厚的感情与很高的期待。
哈尔滨啤酒也在保持传统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其通过哈尔滨啤酒博物馆和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活动,为公众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消费者,提升了品牌体验,但产品质量过硬永远是品牌长远发展的核心。
“哈尔滨啤酒作为一个知名大品牌,检测出呕吐毒素确实不应该,这说明在品控方面还需要加强。作为食品饮料企业,品控永远是第一位的。”品牌管理专家、九度咨询董事长马斐表示,哈尔滨啤酒在后期要严格要求品质,在原料、酿造、储存、售后等各个环节要高度为消费者负责。特别是在夏季保质期比较短的情况下,要做好售后服务,监管好临期产品的销售追索,确保良好的品牌形象,更不能销售过期产品。此外,积极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优化营销策略,有助于哈尔滨啤酒重振品牌形象,重焕生机。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曲丽莉实习生黄煜青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