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后来,"两弹"中的一弹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即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深远,包括增强了国防力量、提升了国际地位、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国际上塑造了一个新的大国形象,使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促进了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正常化。
两弹一星显著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两弹一星事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成功离不开23位科学家的默默无闻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23位科学家分别为:赵九章、王淦昌、郭永怀、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任新民、陈芳允、黄纬禄、屠守锷、吴自良、钱骥、程开甲、杨嘉墀、王希季、姚桐斌、陈能宽、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孙家栋和周光召。其中现存于世的只有三位,分别是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
1、王希季
王希季,1921年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获得西南联合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共党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
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
2、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国共产党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航天工程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孙家栋于1951年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七机部五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等职。
3、周光召
周光召,192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1年周光召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4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回国后历任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等职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0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