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李惠琳 编辑丨谭璐
广发证券董事会换届,姗姗来迟。
4月19日,其刊发公告,定于5月10日召开股东大会,同时公布7名董事候选人的履历,届时准备提交大会选举。
这次换届,已延宕10个月之久。从候选名单看,管理层整体保持稳定。
4名关键的执行董事,董事长林传辉、副总经理孙晓燕、总监秦力,均再次获得提名,只有肖雪生是“新面孔”。
现年60岁的林传辉,有望连任,继续掌舵6800亿资产的老牌券商。
林的挑战在于,广发恰处于业绩低谷期,新一届任期,有增长的压力。
三足鼎立
广发证券的董事会,属超期服役。
2020年6月,其完成第10届董事会换届,按照3年一任的惯例,去年中就该换届了。
“迟迟不换届,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4月初,有投资者在交流平台发问,官方也未直接回应。
有报道称,症结在于,股东就一、二把手人选,未能达成统一,前两大股东,各有偏好。
在头部券商中,广发证券是唯一一家既无实际控制人,又非国有控股的。
其股东架构呈“三足鼎立”局面,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中山公用,分列前三大股东位置。
新一届的4位执行董事候选人,3人为上一届老成员,均在广发证券任职多年,尤其林传辉,1995年即入职,已奋斗30年。
只有副董事长葛长伟离席,由肖雪生取代,他也是广发系旧人。
1994年毕业后,肖即入职,一路升迁至广发信德投资董事长,在资产管理和股权投资方面经验丰富。
“有利于进一步统筹旗下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资源,强化‘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优势。”
广发证券称,候选人组成,体现了其战略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大股东的董事长,各占一个非执行董事席位,与上届一致。不同的是,监事会新增三位候选人,吉林敖东、中山公用各占一席。
董事会席位的调整,或对应股权变化。
2020年以来,吉林敖东、辽宁成大,多次增持广发证券。截至今年初,其分别持股20.03%、17.94%,中山公用则为10.34%。
吉林敖东为第一大股东,其多次增持,旨在“增加核心优质资产的持股比例”。
2023年,其从广发证券处获得12.43亿元投资收益,占到净利的85%。
略有滑坡
在经营管理上,广发证券过往相对独立,股东没有过多介入。
只是,广发证券也有一个特殊情况,目前,林传辉一人兼任董事长、总经理双职。
林传辉是基金圈的元老级人物,为广发基金早期筹建负责人,用约20年时间,一手将其打造为行业头部。
2020年底,他升任广发证券总经理,次年兼任董事长。此前,两职多为两人分任。
新一届董事长,将由第11届董事会选举产生,有内部人士称,林传辉将连任。
至于总经理职务,可能有变化。
无论如何,新班子压力不轻。券商一向“看天吃饭”,林执掌的这两年,业绩也有滑坡。
2023年,广发证券收入约233亿元,同比少了18.3亿元,尤其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缩减到145.12亿元,少收18.5亿元。
究其原因,一是行情回落,二是佣金下降。
“2021年行业佣金约万分之三,现在有的降到万分之一。”
一位头部券商人士告诉《21CBR》记者,从经纪业务上看,券商服务基本无差别,佣金竞争较为激烈,整体费率在往下走。
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一向是广发证券的优势业务,去年,其资产管理业务收入79亿元,也同比大降20.6%。
广发证券持股两家头部公募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其管理规模分列行业第一、第三,分别拥有22.65%、54.53%的股权。
去年,两家业绩均有所下滑。
以易方达为例,2023年,收入125亿元,净利33.8亿元,均少收一成左右。
旗下产品合计亏损679.45亿元,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管理规模缩水至1万亿元左右。
林传辉为首的管理层,加快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到2023年末,其代销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行业排名第三,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同比增长13.98%。
只是,短期难以扭转整体表现。
经营承压,叠加限薪要求,广发证券连续两年降薪。
2023年,其员工人均薪酬为58.8万元,比2022年降6万元左右,林传辉的税前报酬为236.2万元,也微降3万元。
推动转型
遗憾的是,广发证券的投行业务,也仍未有起色。
4年前,因在某药企项目中出现违规,证监会暂停广发证券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
此后,其投行业务元气大伤,排名由前10掉到30名开外。
2021年,管理层重启投行业务,去年收入仅为5.8亿元。
有券商人士告诉《21CBR》记者,最近一年,监管收紧IPO节奏和融资力度,券商的投行业务普遍欠佳,未来两年也难言乐观。
2023年,广发证券完成股权融资主承销17家,涉及金额163.67亿元;IPO主承销数量为3家,数量在业内排名第25位。
在保荐项目中,广发证券的撤否率较高。
去年,其终止的IPO项目达7家,已上市的3家IPO项目中,有一家上市当年即现亏损。
因合规问题,广发证券去年收到3张罚单,合计被罚没金额超1500万元,位居上市券商榜首。
业绩会上,林传辉本人强调,将强化投行业务全过程质量管控,提升执业质量。
多项业务固然承压,也有亮点。
2023年,受益于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增长,交易及机构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9.43%。
只是,自营部分约占总收入的15%,难以对整体形成支撑,且受二级市场影响大。
刻下,市场行情不利,很多问题的解决,只能留待新一届董事会。
林传辉表示,2024年会发挥“服务商”“看门人”“管理者”的功能性,持续推动战略转型。
所幸,其核心团队较资深,经历多轮周期,待市况好转,预计将重拾增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8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