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门的提琴
编辑|卡门的提琴
2023年的一天,香港一位知名演员在社交媒体上发问,质疑日本在中国内地建立的学校是否另有隐藏目的。
这并非第一次有人对此表示疑虑,网上早有不少猜测和争议。
该演员表示,在内地有多所由日本人创办的学校,校内所有教职工均为日本籍,就连一名中国员工也无。
学校内部严格按照日本模式运作,无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还是管理制度,全都遵循日本标准,完全看不到任何中国元素。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该校对外界高度戒备,四周都是铁丝网,到处可见的摄像头,外人根本难以接近。
若是他们在本国建这样的学校倒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学校怎么会出现在中国土地上?
演员的疑问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毕竟这样的做法实在可疑,难免让人联想到在占领领土、渗透文化等隐藏目的。
这一番话在网上迅速引发热议,很快有不少人晒出自己所在城市的日本学校,并对日方在华如此大规模建立学校表示不解和质疑。
有网友列举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日本学校分布情况,细数其中的诸多"异常"。
学校不仅高度封闭,而且拥有大量土地,校园设施一应俱全,教学管理完全照搬日本模式,严格禁止外人进入。
更有网友联想到日本历史上的侵略行径,怀疑这是变相实施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还有人担心日本借机培养"第五纵队",从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对中国进行渗透。
一时之间,质疑之声四起,众说纷纭。
面对接二连三的疑问,也有不少理性的声音提出,日本学校能在中国设立,一定是获得了我国主管部门的许可,必然要接受严格监管。
我们应该相信国家有足够的智慧处理此事,网上的各种猜测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但是网友们的怀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日本就曾经实施过真实的“换国计划”,那么,这个“换国计划”究竟是什么呢?
"换国计划"的阴影
"换国计划"的说法源于日本曾试图占领中国领土,在东三省推行的"殖民地化"。
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在20世纪初期曾提出过"大陆政策",意在通过武力扩张占领邻近大陆地区,借以解决自身资源短缺问题。
当时,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并将其当作殖民地统治长达十几年之久。
除此之外,日本还设计了"河豚计划",试图将中国东北地区割让给犹太人,借此换取西方国家的支持。
虽最终未能实施,但从侧面印证了日本当局曾存在"换国"野心,而在战争结束后,这一阴影并未消除。
一些人怀疑,日本虽放弃武力胁迫,却并未放弃"换国计划",只是策略转为从文化层面渗透,以达长远目的。
网上流传的种种说法,无不与这段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时过境迁,但那段苦难岁月给中国人民留下的创伤依然难以抹平。
哪怕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传言,也足以在民间引发轩然大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依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日本在华办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折射出错综复杂的民意基础,唯有坦诚面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误解,重建信任。
那么,日本究竟为何会在中国创办学校呢?难道真是文化入侵?想要实施“换国计划”?
日本在华学校现状调查
针对网友们的质疑,不少专家学者及时解答。
根据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目前日本在中国境内共有35所学校,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
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位于上海的日本人学校,分为两个校区并设有高中部,占地总面积20000余平米,这所学校甚至比日本所有的学校都要大,校园建筑别具日式风格。
这些日本学校虽建在中国,但通过独特的管理模式与中国社会形成了"隔绝"。
所有员工均为日籍人士,课程教学严格按照日本标准执行,学生一律使用日语交流。
为防止外人入内,每所学校都加装了铁丝网,布满了摄像头,不少网友称之为"真空"式的隔离管理。
此外,这些学校对入学者有严格的资格审查,仅面向持有日本国籍并在中国境内长期居住的学生开放,也就是说,学校是不招收中国学生的。
无论在招生和师资配备上,日本政府都对这些学校有着实质控制权。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网友对此带有疑虑,为何会允许日本在我国创办学校呢?他们就不能在自家国土建学校吗?
针对网友们的疑虑,有关部门阐明了事实和政策依据。
早在1974年,中国就开始与日方商讨在华开办日本学校,方便在华工作的日籍员工子女入学。
1995年,中国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对如何审批、教学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该法规同时也明文规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中国公民子女,如有违反将被勒令停办或整顿。
可见,中国政府充分尊重这些学校为员工子女提供教育的权利,但也非常重视防止文化入侵,禁止中国学生就读就是为防止日本教育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影响。
一位专家解释说:“孩子的思想还没形成,就像白纸一样,如果受到他国文化的教育,很容易被'异化'。”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对这些学校的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都有严格的审查和把控。
所有教职工必须为日本公民,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教育部的规定,不得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以防被滥用于其他非教学目的。
总的来说,中方在充分尊重日本学校办学权利的同时,也采取了必要的管控措施,确保其不会对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教育构成冲击,这种做法是完全合理和务实的。
这这时候可能有很多人就会开始想,那这些学生毕业之后是去哪呢?难不成还要在中国学习吗?
毕业生去向
由于大多数日本学校只设有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一般会选择回国继续学习或前往其他国家留学深造。
根据统计,近几年约有70%的学生选择回日本就读高中和大学,另有20%前往第三国升学,只有10%左右的学生继续在中国境内接受高中以上教育。
而且,这些学生在入读日本学校前就已被纳入外交部的管理范畴,相关部门会对他们的去向作出全程跟踪和监管,以防被利用从事非法活动。
“大家不必对他们将来会去中国机构工作而过度担忧,我国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外国公民在华工作都受到合法管理。”有分析人士如是表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这部分学生的去向虽有所关注,但并无过度猜忌。
毕竟,他们大多只是普通人,并非有什么特殊背景,只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不构成实质威胁,理应给予平等对待。
其实我国也有类似的做法,中国在海外建立中文学校的做法与日本在华办学没有本质区别。
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中国同样设立了不少中文学校和孔子学院。
这些学校虽同样存在文化输出的意图,但通过开放式的运作模式避免了"隔离"的问题。
其门户向外国学生完全开放,可随时加入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教职员工虽以中国籍为主,但也会聘请部分当地教师,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总的来说,中国对外国在华办学给予充分尊重,但也采取了必要的监管措施防止文化渗透。
外媒质疑中国设立海外中文学校就是渗透他国文化,这种双重标准完全是没有依据且不公平的。
相比而言,中方的做法显然更加包容和开放。
这也说明,中国并无意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挑战,而是期望在平等互鉴的基础上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总结
每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在海外设立学校,都是合理合法的做法。
中方也未禁止日本在华办学,只是采取审慎态度避免受到文化入侵,事实上,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有利于相互了解和友好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有足够的智慧处理好涉外问题。
不过,公众对此表达疑虑也属正常,毕竟日本曾给中国造成过巨大伤害,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保持警惕。
更重要的是,中日教育交流绝不应是单向的。
我们期待在日本人学校的基础上,能有更多的民间交流机会,让更多的中国学子有机会在异国他乡体验日本文化,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总之,我们既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也要坚守原则和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