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为争夺底盘而引发的战争不在少数,尤其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在领土这种重要的事情上都不能做到分毫必争,那么在国际上势必会处在弱势的地位。
然而,有一座小岛,在将近66年的时间里始终无法确认其归属,沙特和埃及两个国家都曾因这个小岛的归属而推脱、迟疑过。
那么,沙特和埃及两个国家为什么会互相推脱小岛的归属?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这个小岛名叫蒂朗岛,它并不大,仅有80平方公里。这个小岛的环境很恶劣,大部分地区都被荒漠覆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矿产资源,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在沙特和埃及的中间,小岛的北面是亚喀巴湾,南侧是红海,东侧与另一个名叫萨那费岛的小岛相邻。
红海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贸易通道,如今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但正因如此,红海附近的局势始终很混乱,许多国家都在红海设置了军事基地,其目的不言而喻。
而连接了红海和亚喀巴湾的蒂朗岛自然免不了成为多个国家的重点盯梢对象。
二、烫手山芋蒂朗岛
蒂朗岛曾经是归属于埃及的。在一战前,英国对埃及发动了殖民统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埃及都生活在英国的统治阴影下。
英国对于蒂朗岛的重要性自然十分清楚,虽然它并不能对蒂朗岛直接进行控制,但是它可以让埃及控制蒂朗岛,从而实现对蒂朗岛的间接控制,它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然而,一战爆发以后,自顾不暇的英国没办法对埃及施加强有力的统治,短暂得到放松的埃及趁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殖民运动。
埃及的反抗令英国十分头疼,但因为一战的原因,它也无可奈何。只是,英国可以暂时不管埃及,但绝对不能不管蒂朗岛。因此,蒂朗岛又被英国转给了沙特。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1948年,这一年,以色列国成立了。但此前因为一场联合国会议,以色列被划分了极少的领土。
对领土划分十分不满的以色列发动了战争,正是这场战役彻底暴露了蒂朗岛的重要性,因为把控住蒂朗岛就意味着扼住了前往红海的咽喉。
而对于当时把控着蒂朗岛的沙特来说,此时的蒂朗岛就相当于一个烫手山芋,它无力掌控,又不能随意丢弃,毕竟这是英国交给沙特的。
埃及看出了沙特的纠结,1950年,埃及趁机向沙特提出将蒂朗岛归还给埃及的决定,但沙特并没有立即同意。
但随着周边局势的日益紧张,沙特已然十分动摇,只是碍于英国的威严不敢同意。
此后,经过长达6年的谈判,这件事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沙特同意将蒂朗岛的使用权交给埃及,也就是说这个岛明面上仍旧属于沙特,但实际上已经不归沙特管理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蒂朗岛算是被沙特让给埃及的。
但这样一来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埃及正在极力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苏伊士运河的归属问题。
因为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地中海,如果苏伊士运河被封锁了,那么很多国家的贸易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英国始终不肯放弃对苏伊士运河的把控的原因。
然而,1956年,埃及十分硬气得将苏伊士运河收归为国有。这一举动直接影响到了英、法、美等国的利益,因此,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与此同时,埃及因为把控着蒂朗岛,所以在南部相当顺畅得封锁了进入红海的峡口,这一举动又直接影响到了以色列的利益。
因此英、法、美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战役,结果就是埃及大败,丧失了在地中海和红海地区的主动权。但的蒂朗岛此时依旧是归埃及管理的,只是埃及不能再封锁从此地进入红海的峡口。
事情发生到这一步,无论是埃及还是沙特都不敢轻易提出蒂朗岛的归属问题。因为,一个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就会再次引发战争。
三、蒂朗岛的最终归属问题
此后一直到2016年,蒂朗岛一直都是埃及在管理,但领土归属于沙特阿拉伯的境况。不过埃及对蒂朗岛的管理也是相当有限的。
在不触及到其他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由谁来管理蒂朗岛都不重要,埃及对这一点显然也很清楚。
事实上,重要的一直都不是蒂朗岛,而是进出红海的道路,如果道路畅通,那么这个岛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观光小岛或者无人荒岛而存在。
2016年,彻底认清事实的埃及终于宣布要将这个小岛归还给沙特。
从1950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在这66年的时间里,因蒂朗岛的“过于烫手”,沙特和埃及两个国家不得不多次改变对它的策略,也因此它的使用权和归属一直在变动。
2017年6月14日,埃及通过了归还蒂朗岛的最终决议,这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小岛终于在归属和管理权都回到了沙特。
蒂朗岛归属权的变动背后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的争夺,而且不只是沙特和埃及两个国家。它处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很难实现对它的绝对把控。
沙特和埃及两国在蒂朗岛归属问题上的你来我往正是多方利益冲突造就的。
结语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蒂朗岛对于沙特和埃及来说就好似那珍贵的宝玉,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不如趁早将其“丢”出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