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场10人“安徽班”, 全歼越军加强排, 挥舞国旗宣示胜利

热情的小狐狸2024-04-16 15:54:44  97

黎明的微光还未破晓,老山战场的天空如同厚重的铅灰色帷幕,低垂而沉重。在这寂静的晨曦中,脚步声异常清晰,每一步都伴随着心跳的节奏,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冲突。这里是116高地,一块被越军苦心经营多年的制高点,山坡陡峭,洞穴众多,是一块难攻的硬骨头。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激情和英勇正悄然孕育。十位来自安徽的年轻战士,他们平均年龄不足21岁,正踏着坚定的步伐,向着这个战场的心脏缓缓推进。这些战士构成了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个特别班组——“安徽班”,以他们独特的默契和战斗技巧,已在多个战场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老山前线的安徽班

1984年夏,来自安徽的十位年轻战士汇集在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侦察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特殊的班级,被命名为“安徽班”,由张建设担任班长,他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技能在众人中突出。张开明和武仲华是班里的副手,他们在战术协调和快速反应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才能。赵亚夫、年飞、高明星则分别负责侦察、武器携带和通信,而王亚兵、姚启虎、刘长海、钱友平则主要负责前线作战和后勤支援。

在炎热的夏季里,他们接受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夜间行动、丛林战术、地形分析以及敌后侦查等高级战斗技能。每天,他们背负着重达数十公斤的装备,在起伏不平的山地和密集的丛林中穿梭,不仅锻炼体能,也磨练意志。

他们的训练地点常在崎岖的山地和密林之间,这种环境极易让人迷失方向,但也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战术训练场。在一次夜间行军中,张建设带领队伍利用星辰和微弱的地形标志导航,成功地在未使用任何现代导航工具的情况下,准确到达预定目的地。

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课程是突袭行动,张开明和武仲华负责设计突袭方案,他们利用模拟的敌军营地来练习快速进攻和撤退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安徽班的战士们能够在几分钟内静悄悄地接近敌营,迅速消灭模拟敌人,并在不留痕迹的情况下撤回原位。

在一次模拟敌后破坏任务中,姚启虎和刘长海配合进行了一次夜袭。他们携带假想的爆破装置,趁夜色深沉潜入敌军的后方,成功地“炸毁”了敌军的通信中心,然后在没有被“敌军”发现的情况下安全撤回。这次行动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潜行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协作。

除了战斗技能的训练,日常的生活也是团队建设的一部分。钱友平常负责安排班里的日常事务,包括食物分配和住宿问题,他出色的组织能力使得班级的内部运作井然有序。晚上,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来自家乡的故事和梦想,增强了彼此间的信任和友谊。

116高地的激战

1985年1月15日,天空布满了低垂的云层,整个老山地区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视线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一天,安徽班的战士们集结在116高地的山脚下,准备开展一次重要的攻坚行动。116高地是一个经过越军多年加固的军事要塞,由于其地势险峻和复杂的地形,使得该地区成为了一个难以攻克的战略位置。

早在几天前,侦察小组已经对高地周边进行了详细的侦查,了解到除了自然形成的难以攀爬的陡峭山坡外,该地区还有多处由人工加固的洞穴和碉堡,这些防御工事内部布置了大量的火力点,包括机枪窝和迫击炮位,使得任何正面攻击都会遭受重大损失。

在攻击前夕,张建设召集全班进行最后的作战部署。他们决定采用分散进攻的策略,以多个小组同时向不同的目标发起攻击,以分散敌人的火力和注意力。张开明和武仲华带领一个小组负责攻击左侧的一个重要火力点,而年飞则带领另一个小组从右侧迂回,试图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

随着第一缕晨光的破晓,安徽班的战士们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他们在浓雾和低矮的灌木中悄无声息地前进,尽量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在接近敌阵地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面对满地的荆棘和隐蔽的地雷,每一步都必须极其小心翼翼。

当张开明和武仲华的小组接近左侧目标时,突然遭遇了敌军的机枪扫射。他们迅速找到掩体,利用携带的烟幕弹和手榴弹掩护,发起了反击。在激烈的交火中,张开明指挥小组成员利用地形和浓雾的掩护,多次调整射击位置,逐渐压制了敌人的火力。

突破战线的智慧与勇气

在116高地的激烈战斗中,张开明、武仲华和年飞这一小组在山腰的激战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石洞。这个洞穴的位置使得越军能够有效地利用其深入山体的优势,布置了重机枪和其他自动武器,对任何试图接近的目标进行猛烈射击。由于洞口周围被散布的大石和倒下的树木覆盖,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使得正面攻击几乎不可能成功。

在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张开明迅速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他指挥小组成员分散行动,利用浓密的山雾和复杂的地形作掩护,悄无声息地向洞口上方的地势较高处移动。他们躲避敌人的视线,慢慢地穿过密集的树林和岩石,来到了洞口正上方约五六米高的一个裂缝处。

到达这个位置后,张开明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突然用尽全力大声呼喊,声音在峭壁间回荡,创造了一种声势浩大的错觉。他的呼喊被精心设计,以让敌人误以为我军主力已经攻占了山顶,他们的后方已经暴露,从而诱使敌人离开洞穴,试图重新夺回据为己有的高地。

这一策略迅速奏效。越军在洞内听到呼喊后,顿时陷入混乱,他们以为山顶的战况已经逆转,开始有序地从洞中出动,意图快速上山以重建防线。然而,这正中了张开明的下怀。就在越军士兵开始从洞口涌出时,武仲华和年飞已经准备就绪。

武仲华和年飞从两侧的掩体中冲出,利用敌人从洞穴中涌出的短暂混乱,对他们进行了突然的冲锋。他们的步伐迅速而坚决,手中的自动步枪在短距离内发挥了极致的火力优势。越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搞得措手不及,只能在慌乱中试图回应火力。

随着交火的持续,越军的初期抵抗迅速被压制。张开明的小组利用这一优势,继续推进,一路清除残余的敌人阻力。在短短几分钟内,原本坚不可摧的石洞防线就被成功突破,为进一步的攻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勇攀高峰,战旗飘扬

随着战斗进入决定性阶段,王亚兵在前线进行快速侦察时,注意到了一处岩壁的特殊构造。这面石壁位于116高地的偏僻一侧,相对隐蔽,周围覆盖着密集的灌木和倒下的树木,使其在敌人眼中不甚显眼。但对于寻找突破口的王亚兵来说,这里却是一个潜在的攻击发起点。

王亚兵迅速做出决策,决定利用这处地形的优势进行攀爬,从而能够出其不意地从敌人的背后发起攻击。他迅速调整了携带的装备,确认安全带和攀爬钩固定可靠后,开始小心翼翼地攀登这面湿滑的岩壁。虽然岩壁表面多处覆盖着青苔和疏松的岩石,使攀爬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但王亚兵凭借过人的力量和技巧,稳步向上。

他的攀爬动作尽量保持低调和缓慢,以避免引起敌军的注意。经过数十分钟的艰苦攀登,他终于到达了岩壁的顶部,正好位于敌军火力点的背后。此时,敌军完全没有意识到王亚兵已经悄无声息地接近了他们的最后防线。

王亚兵观察了敌方布防情况后,悄然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爆破装置,迅速而准确地安置在关键的火力点上。在确保安全撤离至安全距离后,他按下了爆炸装置的引爆开关。随着一声巨响,敌方的火力点被成功摧毁,巨大的爆炸云霄起,岩石和碎片四处飞散。

随后,王亚兵从背包中迅速取出一面折叠着的红旗,他立于刚刚攻占的制高点,将红旗展开,并用尽全力挥舞。红旗在高地的晨风中猎猎作响,鲜艳的红色在灰暗的战场上格外醒目。这一幕成为了战斗胜利的象征,也是对王亚兵和他的战友们英勇行为的最好证明。

山上的官兵们看到挥舞的红旗,意识到高地已经被完全夺回,他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一片欢呼声从山顶到山脚传开,战士们相互拥抱,庆祝这一艰苦战斗的胜利。。

英雄归乡,村民欢迎

当安徽班的战士们结束了他们在116高地的艰苦战斗并获得胜利后,他们终于踏上了归途。随着消息传回家乡,整个安徽的小村庄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纷纷准备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这些英雄的归来。

在战士们抵达之日,整个村庄被红旗和彩带装饰得分外喜庆。村中的主要道路两旁,村民们手持花束和彩旗,孩子们则挥舞着小国旗,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村长和几位老者早早地站在村口,等待着英雄们的归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自豪。

当安徽班的士兵们穿着整齐的军装,走进村口时,村民们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村长和老者们逐一与每位士兵握手,向他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感激。村里的乐队开始演奏胜利的进行曲,而村民们则跟随着音乐起舞,庆祝这一特殊的时刻。

士兵们在村民的簇拥下缓缓行进,沿途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出来迎接他们,老人们眼含泪水,年轻人则满面笑容。一些战士的父母和家人在人群中找到了他们的儿子,紧紧地拥抱,久久不愿放手。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村广场,一个简单但庄严的仪式被举行,村长在众人面前发表了讲话,赞扬安徽班的士兵们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他提到了他们如何在困难中找到突破口,如何机智地夺回了战略要地,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周晨鸣.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典战例:东溪穿插[J].海事大观,2006(7):94-95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315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