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一场名为“四清”的运动,正在全国各省的一些重点县掀起。
从各条战线抽调出来的干部,组成一个个工作队开赴农村。给人一种第二次土地革命的感觉。
被撤职已经一年多的贺诚,积极要求参加第一批农村“四清”工作队。
在贺诚看来,这是同广大群众接触的好机会,能了解很多的实际情况。
在农村的几个月时间里,贺诚碰到了很多令他感触很深的事情。事后,他不禁感慨道:“总理说得好,改造无限。”
有人猜测他是贺龙
贺诚以一名普通工作队员的身份,参加了这场运动。这年8月,贺诚化名“贺真”,来到了河北衡水县的一个贫苦村子。
在这里,贺诚与农民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几十年的领导岗位上,贺诚的本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如今,有机会生活在人民中间,他从心里感到愉快和欣慰。
60年代中期,我国人民刚渡过严重的经济困难,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难地。
特别是衡水,一年多以前,还遭受过一场特大洪水冲击,老百姓吃的是国家的返销粮。
这样一来,本就不太高的物质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了。
物资匮乏,加上贺诚已经64岁高龄,属于工作队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大家就怀疑贺诚同志能否坚持得下去?
与贺诚一起工作的好几个大学刚毕业的青年,年纪约莫二十四五岁。
面对质疑,贺诚坚定地表示,不论困难有多大,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另外,他还说,从自己主观上来说,想为党工作,也是自己学习和改造的好机会。
接下来,贺诚跟随工作队,一道访贫问苦,在群众中了解情况。事后,他郑重其事地向组长、工作队长汇报工作。
贺诚在调查过程中,完全按照战争年代一个红军战士极为严格的群众、纪律观念,从一点一滴做起。
比如,人们为了贪图走近路,田里常常踩出一条条小道。而贺诚从不为了抄近道,走田地里的小路。
有工作人员觉得他,不懂变通。可贺诚教育那人说:
“土地是农民心头肉,农民全靠从土里刨食。现在把地踩实了,春天耕种起来就多一份困难!你走一次,我走一次,觉得是小事,种地的人看到可是心疼啊!”
那人被贺诚近乎虔诚的感情所感染,便不再说这样的话了。
后来,这位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到田里参加劳动。他主动站在岔路口,指挥人们绕过田里的小路,去走大路。
这时,年长的老农民高兴地说:“老八路的作风回来了!”
在各种劳动中,人们总能看到贺诚的身影。在挖渠劳动,贺诚与其他人一样,每天从村里到工地,往返30多里,站在结着冰碴的渠底往上铲土,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每次下班回家,年轻人都感到腰酸腿痛。即便如此,贺诚也未喊苦喊累,要求别人照顾他。
在劳动中,贺诚看到那些吃苦耐劳的年轻姑娘,他不禁感慨地说:“我要是有这样的儿媳妇该多幸福啊!”
在农村待久了,淳朴的农民就对贺诚的身份,起了种种猜测。有人猜他是贺龙,或者是中央的其他首长。
在一次大会上,有个胆子大的青年问贺诚,你是贺龙吗?
贺诚没急着回答,而是反问他,为何这样问?
那个青年说:“大家都说你面和心慈,没有架子,爱护我们农村的一草一木,与俺们乡下人亲近,准是毛主席派下来的大干部!”
其他人也附和着说,一定是的。
贺诚在农村干上老本行
贺诚是一名老革命,医术高超,在1958年被补授中将军衔。相比于其他将军而言,贺诚为党、为军队做出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在农村,农民中谁有什么伤病,贺诚总要热情地告诉他们一些小偏方,或者拿出自己带来的药相赠。
这天夜里,一个老农民急促地敲响了贺诚的房门。贺诚耳背,在老农民不断地叫喊下,贺诚才从梦中惊醒。
起身后,他赶紧开门,把老农民迎进家门。
原来,老农民是请他去家里看病的。贺诚二话不说,拿起手电,就跟着老农民到了他家。
经过贺诚的初步诊断,老农民的儿子可能得了感冒合并肺炎。他先是给病人物理降温,然后嘱咐老农民,第二天带着病人到医院输液退烧就行了。
果然,三天后,病人被治好了,病因和贺诚初步诊断的一模一样。
这件事被老农民传开后,贺诚的形象在村里更加高大了。
在农村的生活,唯一使贺诚感到不足的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队员,无法阅读中央的有关文件。
于是,贺诚就写信给中办主任杨尚昆,要求给他解决一份中央文件。
杨尚昆看过贺诚的信后,立即批示“同意”。此后,一份份文件,从中办直接寄到贺诚的手中。
贺诚在运动结束之际,向总后党委提出一个要求
在农村的数个月,贺诚再一次为农民的勤劳、淳朴、乐观的性格所吸引。他甚至很想在农民中间给自己儿子说一门亲事。
有好几次,贺诚对身边人说,如果以后自己没了工作的机会,就带着全家到这里安家落户。
“四清”工作临近结束之际,贺诚向总后党委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作一次农村卫生工作的调查。
得到批准后,衡水地区专门派了一辆专车给他。
往后的日子里,贺诚调查了衡水下辖的几个县、社、队的医疗单位,详细了解了那里的医疗情况,并整理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
在调查中,途径衡水县的小侯村时,贺诚访问了患有气管炎,生活困难的王德培老人。
贺诚为老人开了治病的处方,还把自己的一件上衣送给老人。老人含泪询问贺诚的姓名。
贺诚表示,救死扶伤是所有医护人员的责任,政府有责任帮助你安度晚年。
老人病好一些后,专程到县民政局打听关心他的人是谁,老人激动地对当地干部说,解放军号,名不虚传啊!
回到北京,贺诚特意请同工作队的人员吃饭,感谢他们这数个月对自己的照顾。
饭间,贺诚很感慨地与大家说:“总理说得好,人生有限,改造无限,活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
此后,村里的一些干部,群众来北京,总会去看望贺诚。每当这时,贺诚就让人做好饭,与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畅谈。
这样的感情,十分纯朴。
后来,每次回忆这段往事时,贺诚说:
“熟悉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情绪,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