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 让乡村一直美下去

环球网2024-03-26 06:43:00  61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乔文姝]编者的话: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日,“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展出,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从生态修复到遗产保护,从社会美育到社群营造……通过100个美丽中国实践案例,展现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多维探索和多元实践。该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认为,“美丽中国”是“更好的中国”,更好的中国不但需要外在的条件和基础,更需要内在的心灵建设,这需要艺术家们的参与和投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也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环球时报》记者在展览现场采访发现,一些示范性案例为乡村振兴实践兼具现实意义与艺术关怀提供了借鉴价值。

“中国人正在创造自己的大地。”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在《中国大地之歌》中留下的诗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美术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丽中国建设研究院)主办的“大地之歌·2024美丽中国纪事”展览现场,这句诗就悬挂在展区一进门的长廊上方。据该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介绍,展览的主题就来自于这首诗,“在新时代,以美丽中国的名义,中国人正在谱写自己的‘大地之歌’。”

打造“生态博物馆”

展览中,不少乡村振兴案例显示,在保护乡村传统生态的前提下,打造文旅品牌、公益品牌是助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落的“枣缘营造”项目保护传统生活形态,提升村民生活便利度,并将村落打造成一项文旅品牌;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核心区王金庄申报并获批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科普基地等开发“梯田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人到王金庄进行传统农耕文化的学习和旅游;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寺坞岭打造“江河荟·浙江翠”公益品牌,通过举办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展览、自然体验活动等项目,在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参观。

以“枣缘营造”项目为例,作为与黄河毗邻千年的古老乡村,泥河沟村曾因闭塞的地理位置而常年衰落。2014年,泥河沟村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泥河沟村的传统生活形态并未达到相应的保存效果。多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协调政府、原本营造建筑设计团队、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对泥河沟村进行驻村研究,以“生态博物馆”概念为基础,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原生性,以及人与文化遗产的活态关系。

谈及改造过程,孙庆忠表示,在项目实施中,研究团队优先改造村中有安全隐患且落后的基础设施,并尽量采用当地的石材和木料,如建设“生态旱厕”,帮助村里规划设计晾枣崖栈道、枣林步道等景观。同时,“枣缘营造”还通过保护“枣乡文化”让村民恢复历史与文化自信,并引进专业民宿运营团队,打造“枣缘社会”文旅品牌。这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子”重返泥河沟村。孙庆忠认为,“怎么让地方特色跟山水环境的关系和谐联系起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

艺术节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一些展览案例强调了如何从艺术资源层面出发,鼓励村庄与村民成为文艺作品的主体与创作者。例如,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通过创办“东山山海艺术节”,以艺术形式传播海洋生态知识,为当地乡村振兴引流;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以“忙罢”时节为契机,每年举办“关中忙罢艺术节”,在乡土田野间设置民俗影展、大地生态艺术展、终南乡集等艺术活动;“爱故乡—村歌计划”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乡村开展村歌共创活动,鼓励村民将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向往写进村歌,一些村庄还将创作好的村歌与直播带货等互联网传播相关联,以此带动经济效益。

以“东山山海艺术节”为例,福建东山岛极具南国滨海风光特色,海湾辽阔、沙滩平缓、胜景众多。基于东山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当地政府自上而下的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团队结合东山岛的地理、社会、人文环境与历史,于去年在当地创办艺术节,并开展一系列艺术行动,如交通基础设施的艺术化改造、艺术馆建设等多种项目。据了解,现阶段山海艺术节主要推行两个子项目:一是“绘制乡村科普壁画”,根据当地村民每天的生活场景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科普壁画改造,向游客科普生态知识与居民生活;二是“国际儿童诗歌沙滩计划”,每年定期举办国际儿童诗歌征集活动,遴选出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儿童诗歌手稿,并将其刻在海边的礁石上,形成新型人文旅游景点。

此外,中央美院师生还在东山岛开展海洋生物主题公交车设计,把每一辆公交车变成一种海洋生物,有针对性地对公交车外观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龙虾号、珊瑚号、小管号等公交车穿行在东山岛各处,不仅形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让公交车成为宣传东山岛海洋文化的流动广告牌,还能吸引游客选择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这种“艺术+科普”的方式,更为当地文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留守儿童延续艺术力量

高世名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乡村建设和社会建设,其核心都是人之建设。一些乡村美育项目也以美术教育、阅读教育等为突破点,通过乡村教育振兴提高居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例如,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水市镇大元村的大元社艺术交流中心向留守儿童开展公共教育。

据了解,大元社艺术交流中心于2016年由周燕、刘休夫妇创办,教师和志愿者由多所高校的老师和大学生组成。建立之初,大元村的孩子和家长对这个莫名其妙的“什么社”并不理解,“艺术”于他们而言也很遥远。为赢得村民的信任,周燕挨门挨户走访留守儿童的家,“我想让孩子们获得艺术的滋养,在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后,能把这份力量延续下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650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