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 为什么没能带领华语音乐, 走向世界

令狐伯光2024-04-18 22:24:58  103

周深最新发表了新专辑先行曲《蜃楼》小火了一把,要知道周深上一张专辑还是2017年的,第二张专辑足足等了7年。与此同时,张艺兴也发表了新专辑单曲《Run Back To You》《Psychic》,这首歌曲本身不太好评价,因为就是很寻常的kpoop歌曲。

至于整张专辑如何,现在还不好评价,因为整张专辑还没有发表。

今天还是从另一外角度写吧,那就是张艺兴在华语音乐领域定位一直很奇怪,去年主演的电影《孤注一掷》票房还大爆了。但张艺兴在音乐层面声势明显就比较弱。要知道,当初2017年张艺兴的专辑《SHEEP》,像《梦不落雨林》还是非常火爆的。

2020年的专辑《莲》可以说更进一步,歌曲火到东南亚歌手都直接抄袭了。

但张艺兴的音乐在市场上面的声势就弱得多了,既没有革新华语乐坛,又没有大范围火爆,你就会有种他还在做音乐吗的感觉》张艺兴不止一次说过要振兴华语乐坛,把华语音乐带上全世界之类的豪言壮语。

那么,张艺兴为什么没能带领华语音乐,走向世界呢?

出道22年,张艺兴终究没能救得了华语音乐

这个原因我一开始就写过,别说张艺兴当然救了不华语乐坛,再来十个左右他这样的音乐人也救不了。因为张艺兴是韩流派出身的,走的是视觉系唱跳音乐,而我们眼中华语乐坛主流嘛。要么是官方平台歌手像周深那类,要么就是以前唱片系,像周杰伦那类。

这十年不管是民谣宋胖子,陈粒,赵雷,还是摇滚万能青年旅店等等都是独立音乐。

实际上,前些年国内每火一个新生代音乐人,大家都拿来跟周杰伦比较,什么引领华语音乐我就觉得奇怪,因为双方压根不是一个漠视的。张艺兴硬要套比较适合的也是潘玮柏,罗志祥那种。

内地同样选秀出现的李宇春到华晨宇,虽然也有偶像属性但都更偏唱片工业包装,就是创作和音乐人身份那种。张艺兴只是有创作才能的韩系偶像歌手,别上头,不是说他没实力,而是在中国没有韩国那种成熟的偶像工业。

张艺兴一个人当然撑不起一个行业,你看加归国四子,韩庚,宋茜,刘宪华等等是不是差不多十来个了,但是全是韩国偶像工业培养的,中国自己偶像产业搞得一片烂账,还拯救华语乐坛呢,加速在崩溃。

而且比较残忍的一点,如果你有关注全球音乐市场。你会发现2023年以来,张艺兴出身的大本营韩流koop都在崩塌,更别提中国音乐产业了。原因也非常简单,韩国koop就是唱片时代崩溃,短视频到来前后。

这个韩国以日本偶像工业为底+美国流行音乐框架+贩卖男女软色情=视觉音乐这套。

韩国偶像音乐人“视觉”的刺激只是更为直观,从而削弱了我们对“音乐”的感知。但并不意味着“音”不再重要,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之前看到过一些对于《星际穿越》中“音”的特点赏析的视频,其中分析整部电影用相似相通的和弦,配合上同一段不同部分的旋律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与复杂的情绪,深刻的映衬着主题。

同时电影中的管风琴以及“气流”“沙尘”“风暴”“宇宙中的鸣音”营造了主体的氛围和推进了情感的转变,才造就了《星际穿越》完美的视听体验。音乐虽然构成“简单”,它承载传递的情感却特别丰富,其意义内容不言而喻。

他的形式简单,也正因如此他得到广泛的传播随时随地能感受。

张艺兴救不了华语乐坛?因为培养他的韩流,都快崩了

近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视频的流行,让人们的视听体验变得简单粗暴干脆,确实给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我认为短视频并不会永远是时代的主旋律,它仅在互联网兴起的这几年崭露头角。

但音乐风格已经流行了上千年,其关系我认为和碎片获取信息和深度阅读近似。真正好的,用心设计的音乐仍然有人去欣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现在国内的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大众多元化媒介,他们的流行并不意味着音乐作用的衰弱,相反在提起某一款著名的电影游戏时,你想到的难道不是最能代表其的某个名场景或者其标志性的音乐?

这也是为什么《麦田追逐》以是十年前的老歌,在听时仍然会潸然泪下,想起麦田里的追逐的飞机,想起库柏和女儿超越时空的羁绊。以至于这首歌听到现在,已然形成了一种更新的感觉,这便是音乐生命力的体现。

每一个时代,每一种风格的乐曲,都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我们怎么知道现在所处时代的主流音乐不是对历史的延续亦或未来新风尚的苗头?那都是由后人定义的的。

说到底,这目前更多是华语乐坛面临的困境,海外尤其日本,欧美主流音乐欣欣向荣,而华语乐坛却渐渐被低创低质量音乐填充。我并不认为音乐走到了末路,只是我们被时代束缚了罢。

你看韩国电影韩剧明显在衰落,浅显的韩流同样明显在衰落了。

你这听的也叫歌?现在大家越来越不听韩流了,因为流行文化是会被快速取代的。

我们这一代终究会被时代淘去,当重金属音乐爆火的时候,老一辈人根本无法理解怎么有人爱听这种燥烈的音乐。流行音乐在某些老一辈人眼里也是难以理解的哼哼唧唧。你并不比谁高贵,做好准备十年后的“流行”元素是你根本无法理解的东西。

张艺兴救不了华语乐坛,华语乐坛哪怕真要完蛋了,那就完蛋好了。 那么多纬度的角度去评价一首歌是不是好歌真的是一个很模糊的事儿。

张艺兴救不了?因为华语乐坛,不需要拯救

我自己因为做文字工作,基本上每天都要听歌,听得多了加上有些乐迷和业内人士有一定交流,对于流行音乐的领域了解比较浅薄,但比普通人还是强点点,就简单说说吧。

总体来说,流行音乐的变化离不开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

周杰伦那一代明显过去的时候,当时就有人在讨论音乐是不是在走下坡路,业内人士说音乐就是在走下坡路(这里说的不是流行音乐,是以西方创作音乐为发展路线的音乐史)。他们认为音乐的巅峰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前期,到中后期以及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就已经开始剑走偏锋了。

具体表现为音乐调性的离调越发明显,不和谐音增加到80%以上。到表现主义的十二音体系,就已经非常反人类了就像一杯非常苦的浓缩咖啡,你得熟悉且细品才能感觉到其中的奥妙,第一次听就会地铁老人手机

以华语音乐为例,大家能接受的,好听的都是套路和弦,音乐风格就那些和情情爱爱。

西方和日本音乐风格丰富得多,音乐人去学习那些音乐类型呢。音乐风格、演唱技术、编曲和制作确实更丰富和多样了,但是普通人一听到就觉得:这特么什么玩意儿?

好比一个爵士演唱时转音转来转去的,中国听众就觉得是在炫技,不走心,不接地气,能不能好好唱歌(你不知道中国爵士歌手?大众层面比较火的袁娅维,火的歌曲都偏传统,她擅长的爵士乐就比较小众)。

我认为音乐不能简单说是上坡还是下坡,而是要考虑听众。虽然我自己也是最喜欢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别是德彪西的音乐。但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给神听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给贵族听的,浪漫主义时期之后的音乐是走向大众的。

(这里没有参考中国宫廷及民间音乐,因为这个跟流行音乐不是同一个路数)

音乐在从前是一种非常小众的东西,它走的路线就是小而精,随着听众的增加,创作者的增加,音乐质量的降低是无法避免的。现在的创作音乐依附于各种媒体传播手段中,已经被裹挟得没有自我生长的土壤了。

所以,小众化和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即喜爱某类音乐的人集合在一起,听和创作并行,每个音乐爱好者都能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但很难被所有人认同。这是不是好现象我没办法断定,因为音乐的功能性非常复杂,但是推送方式的变化确实会给我们寻找自己喜欢的精品音乐增加难度。

张艺兴救不了华语乐坛,因为华语乐坛,并不需要拯救

如果你要问我华语乐坛如何了,我只会告诉你以我的了解。文化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持续发展还是不错的,文化领域都发展得更好了而不是更差,唯独主流层面的流行音乐因为传播方式的变化(从唱片到网络到短视频),确实更溃烂了。

但如果你从依托于音乐节的独立音乐,再到电影,电视剧,还有游戏和动漫角度去看的话,你会发现现在华语音乐比以前丰富多了,真的。

前提是要多听,要多接受,跳出自己的圈子懂得寻找。

当然这一步对于很多人很难,我的结论是,哪怕有一天我格格不入的落伍,我也觉得周杰伦也就那样。 但我仍然尊重喜欢听这个歌的人,爱好,是每个人的自由,根本没有高贵与否的区别。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6112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