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正在抗日战争激战正酣之际,一篇伟大的文章在延安的窑洞中诞生,这篇文章准确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成为侵略者的噩梦。
这就是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一篇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的伟大著作,被蒋介石和国民党众多将领高度赞扬。
为何这篇文字会有这样的神奇力量?它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事情还要从抗日战争的爆发说起!
创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正式拉开了序幕,在开战之初,国内外的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都认为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
日本是亚洲一个新兴的地区性强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他们都远远领先于积贫积弱、政治混战的中国。
他们的军队,不仅装备着先进的武器,而且士兵和指挥官的思路,也与中国传统军队迥然不同,相比起更愿意打防御战的旧军阀来说,他们更加富于侵略性。
所以在战争开始后,日本人喊出了狂妄之语:三个月彻底战胜中国!
日军
而事情的发展,在开始阶段,也确实在按照日本人的剧本在走:7月29日,中国守军撤离北平,千年古都沦陷敌手;日军在山西、山东一线的侵略行动,也比较顺利;8月13日,日本开始进攻中国的经济重镇上海。
日军充分利用自己的海运优势,源源不断地运送人员、武器、补给物资,而日机的轰炸,日舰的炮击,也让中国守军死伤惨重,有些日本士兵甚至乐观地估计,他们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作战任务!
然而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看似不平衡的战争,并没有像他们臆想的那样顺利,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中国军民开始爆发出应有的战斗力。
他们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巨大的牺牲,不仅没有选择服输和投降,反而奋起反抗,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打击侵略者。
在山西、山东的主要守将不积极抗争的情况下,日军仍然无法完全拿下这两个省份。
而淞沪会战,更是被拖入了长时间的消耗战,打了足足三个月,日军的势力被局限在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想要取得新的进展极为困难。
此刻,中国的军政两界,提出了很多关于抗战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观点:速胜论、亡国论和焦土抗战论。
速胜论的支持者认为,日军不具备吞并中国的实力,中国很快就可以凭借外援,在短期内击败侵略者;亡国论者认为,中国和日本国力相差太大,根本打不赢,不如赶紧认输,以谈判和“曲线救国”的方法苟且偷生。
而焦土抗战论者则认为,中国若想赢得战争,只能将自己国家“化为一片焦土”,将工农业生产基础全部毁掉,断绝日军在中国的补给,进而拖垮他们。
这三个观点,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速胜论者将希望寄托在外国人身上,而外国人是不可靠的;亡国论不用想,因为投降不可能换来生存;焦土抗战论则过于激进,我们不能因为要打击侵略者,就把自己也毁掉。
面对种种的臆测与言论,毛主席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一直保持着清醒而冷静的战略判断。
他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胜败结果,绝对不会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为此,他在1938年5、6月期间,写出了一篇长篇的论述文章,这就是《论持久战》,为了写这篇文章,毛主席连续几天熬到了深夜,几乎没有休息。
毛主席作为哲学大家,很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纲领,在抗战中能发挥作用。
而《论持久战》一文,可以说是他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审慎判断,加上自己的分析而得到的结果,其理论之清晰、预判之准确,没有任何一个军事理论家能达到同样的高度。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举行的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主席以《论持久战》为演讲稿,系统地阐明了抗日持久战的总方针。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报告
在这次演讲上,毛主席不仅指明了持久抗战才能胜利的原因,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运作办法,包括如何动员群众、如何在持久战中不断削弱敌方优势、增强自己的力量等等。
演讲之后,《论持久战》被油印成册,公开地发表和出版,在当时,这篇文章流传甚广,不仅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
比如著名的“小诸葛”白崇禧,就对《论持久战》深为赞赏,甚至将其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之后,白崇禧将这篇文章向蒋介石作了讲解,并称之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蒋介石阅读后,一反之前对毛主席的偏见,居然也十分赞成。
白崇禧
在征得毛主席的同意后,蒋介石将《论持久战》的主要精神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一篇文章,居然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力,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那么,《论持久战》主要说了些什么呢?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创作内容
首先,是毛主席从军事角度上,分析并预测了抗日战争。
在全面抗战的初期,面对凶狠异常的日本侵略军,全国军民浴血奋战,爆发出了强大的爱国情怀,然而,10个月过去,虽然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相继陷落,但中国政府仍在运作。
中国既没有灭亡,也没有胜利,战争的进程将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让人迷惘和困惑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答,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
所以在文章中,毛主席以“亡国论”和“速胜论”为引子,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之后,毛主席十分准确地预测到这场战争将历经三个阶段,即“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阶段。
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战争的形式、状态、防御与进攻的辩证法、以及游击战、阵地战有机结合等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内容,进行了细节方面的阐述,向人们讲清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以及怎么进行持久战。
其次,《论持久战》一文,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规律。
毛主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抗战已经过了10个月,已经可以总结出一些战场的经验了。
毛主席以哲学家的眼光,深刻地洞察到一点:想要扭转战场上的劣势,就必须看清中日双方内在矛盾的变化规律。
当时的情况,是日军全面进攻,而中国军队则是在防御。
但是,不管是盲目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却总是认为防御是无法赢得战争的,而且这种论调,在军民中广泛传播,引起了很不好的效果。
毛主席则是指出:古代战争是用矛和盾进行攻防的,这种情况,即使用现代化武器,也依然如此。
进攻固然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但防御也不是无用的,因为防御是为了保存自己,而保存自己,也就是在辅助进攻。
这一观点,给那些总认为自己被动挨打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可以说,《论持久战》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清楚而又正确回答了人们最关心、但又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信心。
再次,通过《论持久战》,毛主席以政治家的胸怀,将自己在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法宝,分享给了“友军”。
抗战之前,国民党军队追着红军打了好几年,双方之间的矛盾异常深刻,但是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却不计前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
他表示,共产党人愿意同其他抗战党派一起,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日本侵略者!此外,毛主席还分享了自己在政治工作上的经验。
他表示,一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地政治动员,不借助人民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所以,他特别强调要做好军队的政治工作,毛主席还表示,他愿意帮助国民党改造其军队,让其提高战斗力。
最后,《论持久战》还给出了抗日战争的光明前景。
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毛主席经过缜密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当时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然都不如当时日本强大,但对比从前,中国毫无疑问是进步了的。
毛主席表示,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而日本帝国主义却已经开始没落了,所以他认为,只要坚持抗战,在每一个小的战场上与敌争锋,就可以把小的成绩积累起来,最后成为大的战略胜利。
而且,毛主席还放眼未来,作出了一个精准的预言:“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中国,是和新世界不能分离的,我们的抗日战争,包含着为争取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论持久战》还包含着很多博大精深的内容,此处因篇幅所限,就不详细记述了,而之所以称这篇文章为“千古第一阳谋”,就在于毛主席将敌我双方的优缺点都摆在了明面之上,并且已经对日军根深蒂固的一些顽疾,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由于是从哲学层面上推演的,所以日军纵然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但是想要改变客观的发展规律却根本不可能,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入毛主席早已预言好的危机之中,最终无法自拔。
《论持久战》作为一篇纲领性的文章,客观地分析了抗战面临的形势,指明了争取胜利的正确道路,坚定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尤其是对抗战各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和解决方案,毛主席都给出了详细描述,而毛主席的预言,也都得到历史的印证。
之后的每一个战争阶段,人们都可以“对号入座”,在文章中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所以说,这是一篇引领抗日战争的光辉著作,是毛主席为了民族解放作出的不可磨灭、同时又十分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人民网:《论持久战》展现毛泽东雄才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