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曝光了“特供酒”的骗局,让其背后的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不久之前,浙江台州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特供”“专供”假酒案,捣毁窝点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查扣标有党政军机关等字样的假酒20余种1300余箱。
这些假酒很有迷惑性。据办案民警介绍,一瓶“特供茅台”酒成本价不到50元,通过分层经销以假乱真,末端售价只比真酒市场价略低,“犯罪分子瞅准了客户心理,假酒价格也随市场波动,但永远保持比真酒低一点。”甚至,成本一瓶40元左右的假酒,在层层加价后,消费者购买时,标价能到2000元左右。一些消费者购买之后,还不容易发现问题,因为有些卖家非常狡猾,一开始会把真酒放在假酒里,后来就全是假酒了。一些常年品酒的消费者喝了之后,感觉不对劲,这才让“特供酒”骗局的产业链条被曝光。
事实上,早在2013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就已经发布《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2022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直接将批评矛头指向部分生产、销售“军中茅台”“军队专供”等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商人,要求进行责罚和整顿。
如今,在一些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仍有售卖“特供酒”的链接,还有一些人手段更加隐蔽,利用熟人关系,在线下进行交易。买家往往成了“冤大头”,因为他们买到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特供酒”,纯粹是被卖家忽悠了。
事实上,很多买家也未必真的相信自己买到的就是神秘的“特供酒”,但他们还是会在酒桌上向人炫耀,或在政商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藏品”,实际上就是在炫耀自己能掌握的“特权”。至于这些酒到底是不是“特供”的,味道是否可口,却很少有人关心。
一些人对于特权有一种不正常的追求,只要能与特权沾点边,哪怕是想象的“特权”、虚假的“特供”,也足以让他们趋之若鹜,这背后就是畸形的权力观念。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就被指利用名贵产品谋求不正当利益。酒水成了腐败的工具,也把很多官员拉下马。
说到底,“特供酒”骗局能轻易骗到很多人,关键在于很多人重视所谓的“面子”,而不在乎这酒的品质到底怎样。当酒扮演的社会角色远远超出其本身价值的时候,就难免扭曲买家的心理。
因此,要想解决媒体曝光的“特供酒”问题,警方及时查处不法生产者和经销商,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更加重要的是,要破除很多人心中对于“特供酒”的不合理认知,减少对特权和“面子”的过度追捧。当人们都知道“特供酒”本身就被明令禁止的时候,那些骗局自然“玩不转”了,失去市场的“特供酒”经销商也只能走向穷途末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6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