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6年6月6日这一天,袁世凯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那时,黄昏的余晖洒在病房内,袁世凯因为尿毒症已经昏迷了很长时间。突然,他猛地睁开眼睛,大叫了两声:“杨度误我!”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悔恨。之后,他便静静地躺在那里,再也没有动静,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守在病床旁的段祺瑞看到这一幕,心如刀绞。他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大声呼喊着:“大总统啊,你就这样丢下我们走了?你走了,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我华夏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迷茫。
就在这时,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走了进来。他走到段祺瑞的身边,轻声安慰道:“徐叔,不必过于伤心。家父在临终前,已经留下了一个锦囊,里面交代了有关继承人的事情。”
段祺瑞听到这话,立刻精神一振,急切地问道:“那太好了!锦囊在哪里?我们这就打开看看!”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袁克定没有回答,只是用手指了指。段祺瑞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袁世凯的床头放着一个金匮。他快步走过去,打开金匮,只见里面放着一张宣纸。他颤抖着双手拿出宣纸,递给了段祺瑞。
段祺瑞迫不及待地接过宣纸,展开一看,顿时愣住了。只见宣纸上写着三个人的名字,旁边还有袁世凯的批注,说这三个人未来能统治中国。
那么,这三个人的名字究竟是谁呢?
段祺瑞
段祺瑞在北洋政府的地位仅次于袁世凯,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都被袁世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袁世凯心里明白,他一旦离去,这个位高权重的段祺瑞将是接替他统治中国的不二人选。
段祺瑞,这位北洋军阀中的佼佼者,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和波折。他一度成为北洋政府的“执政”,手握大权,也曾担任过总理,为国家出谋划策。他更是三次参与共和的创立,虽然其中有得有失,但他的付出和努力却是无可争议的。
但如果我们抛开政治立场,只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段祺瑞,我们会发现他的私德在北洋军阀中堪称一流。他一生清廉,为人正直,人称“六不总理”。这样的品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然而,尽管段祺瑞有着出色的个人品质和一定的政治才能,但他的权谋术还是稍逊一筹。在民国政治舞台上,他更像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虽然有过辉煌的瞬间,但最终还是没能真正控制中国。
袁世凯去世后,军阀混战的局面愈发严重。各路军阀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靠山,吴佩孚有英美两国的支持,张作霖则有日本人的庇护。在这样的环境下,段祺瑞虽然有心治国,但却无力回天。直系和奉系联手,最终打败了奉系,段祺瑞的政治生涯也走到了尽头。
1926年,大势已去的段祺瑞选择了退出历史舞台
徐世昌
徐世昌的飞黄腾达之路,其实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得益于袁世凯的慧眼识珠和慷慨提携。想当年,徐世昌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县衙小秘书,每天埋头于繁琐的文案工作,前途看似一片黯淡。在那个年代,没有权贵的引荐,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县太爷这样的职位,对于徐世昌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一次偶然的机会,徐世昌与袁世凯相识。袁世凯,这位当时的风云人物,一眼就看出了徐世昌的不凡之处,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奇才。于是,袁世凯决定伸出援手,资助徐世昌进京赶考。
在袁世凯的大力支持下,徐世昌得以摆脱束缚,专心备考。他日夜苦读,终于一举高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从此,徐世昌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袁世凯的举荐下,徐世昌的仕途一帆风顺,青云直上。他历任要职,逐渐成为了袁世凯的心腹智囊。每当袁世凯遇到棘手的问题,徐世昌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为袁世凯出谋划策。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经50岁的徐世昌再次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他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臣。第二年,徐世昌更是荣升钦差大臣,兼任东三省总督,掌管东三省将军事务。他手握重权,成为了封疆大吏,风头无两,势头直追袁世凯。
徐世昌的崛起,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才华和努力,但更离不开袁世凯的提携和赏识。可以说,没有袁世凯的慧眼识珠和慷慨相助,徐世昌的仕途之路或许会更加坎坷。而徐世昌也深知这一点,对袁世凯始终心怀感激之情。
徐世昌,这个名字在民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响当当。他不仅善于出谋划策,更精通军事,深谙如何把握人心,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全能型政治家。
徐世昌心思缜密,行动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他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人们背地里都叫他“水晶狐狸”,因为他的心思就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计谋。
徐世昌在民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智慧和策略,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在民国七年(1918年),徐世昌成功地当选了民国第四任总统,这足以证明他在政治上的实力和影响力。
然而,政治舞台总是充满变数。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奉大战后,徐世昌选择了退出政坛,不再过问政治。他选择了到英租界过上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成为了一位寓公。
黎元洪
黎元洪的仕途起步,得益于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慧眼识珠。但在这之前,他的生活轨迹与大海紧密相连。北洋水师,那个时代的海上霸主,黎元洪就曾在那里留下过自己的足迹。
黄海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在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中,黎元洪与水师提督丁汝昌并肩作战,共同驾驶着广甲号,面对强大的日军舰队。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广甲号在战斗中选择了逃跑,却不幸触礁。就在那一刻,黎元洪做出了一个决定,他选择了跳海逃生。幸运的是,他大难不死,这也为他日后的辉煌埋下了伏笔。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黎元洪,后来的人生如同开了挂一般。他担任过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被人们尊称为“共和先行者”。但这位在孙中山国民政府成立后担任副总统的人物,却有一个让人意外的背景——他从未为辛亥革命出过一分力,反而曾是清廷的将领。
黎元洪之所以能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并非偶然。他擅长带兵,善于统领军队,因此在湖北新军中威望极高。但与此同时,他的内心深处,对清廷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这也使得他与孙中山的合作始终难以长久。
最终,黎元洪选择了与袁世凯站在一起。从1912年8月开始,他公开镇压革命党人,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黎屠夫”。
袁世凯的去世,给中华民国的政治局势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颗炸弹的余波尚未平息,黎元洪就被推上了总统的宝座。然而,这个宝座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实权。
就像一只空心的金蛋,外表华丽,内里却空洞无物。军权这个至关重要的筹码,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段祺瑞等人的手中。这让黎元洪感到如坐针毡,不得不妥协,让段祺瑞出任了总理。
黎元洪和段祺瑞,两人都不是那种愿意轻易妥协的人。他们的性格都如同烈火,一点就着。于是,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在中华民国的政治舞台上拉开了帷幕。黎元洪想要先发制人,利用总统的权力,给段祺瑞来个措手不及。他在1917年2月的一天,突然宣布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京城中炸开了锅。段祺瑞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他岂能容忍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来的权力就这样被剥夺?于是,他愤然离开了北京,来到了天津。在天津,他开始密谋,筹划如何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清朝的残余势力,以张勋为首,开始暗中谋划复辟的大计。他们的目标,是要让末代皇帝溥仪重登皇位,恢复清朝的统治。这个计划看似天方夜谭,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却似乎有着一丝可能。
段祺瑞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自欢喜。他对清朝的统治并无多少怀念,但张勋的复辟计划却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看到了这个计划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也看到了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张自己势力的可能。
于是,段祺瑞开始极力怂恿张勋,暗中提供支持和帮助。他利用自己在政坛上的影响力,煽动各省督军的不满情绪,为张勋的复辟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张勋则趁机利用这个机会,决定北上进京。他打着驱黎的旗号,意图以这种方式迫使黎元洪下台,为溥仪的复辟铺平道路。他的军队一路上气势汹汹,让人不敢小觑。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张勋想象的那样顺利。黎元洪虽然被吓跑了,但段祺瑞却以讨逆军总司令的名义誓师北伐,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迎战。在这场激战中,张勋的军队被击溃,他本人也不得不仓皇逃跑。
这场复辟事件之后,黎元洪彻底失去了当总统的资格,他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结束了。
结语
袁世凯,这位晚清到民国的政治大亨,一生中识人无数,但让他特别看好的却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日后果然都成为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甚至一度掌控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这让人们不禁感叹,老袁的眼光确实独到,仿佛能洞察历史的脉络,预见到未来的风云变幻。
然而,尽管袁世凯对这三人的评价极高,认为他们有能力统治中国,但历史的发展却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进行。他去世后,中国迅速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各方势力你争我夺,战火连天。他看好的那三个人,虽然各自风光一时,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统一中国。
这其中,既有他们个人能力的局限,也有时代背景的制约。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的统一并不是单靠一两个强人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整个国家的团结和进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这三个人,虽然都有着不俗的才能和影响力,但却无法凝聚起整个国家的力量,也无法克服各种内外矛盾。
所以说,袁世凯虽然眼光独到,但是他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看好的这三个人,并未真正意义上统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