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晚年谈到李敏流泪如雨下: 最困难时期, 大姐一直偷偷给我塞钱

史海任我行2024-04-18 15:07:42  100

1949年春,党中央从西柏坡搬到了香山,毛主席一家人也入住了香山别墅。有一天,毛主席温柔的问道:“小讷啊,岸英、岸青两位哥哥对你怎么样啊?”

“他们对我很好,我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但是现在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陪我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李讷的话语中有了几分失落。

毛主席摸着李讷的头说:“没关系,你很快就要有一个姐姐陪你玩了。”

李讷好奇的问道:“姐姐?您和妈妈什么时候给我生了一个姐姐?我怎么不知道?”

“这位姐姐是爸爸遇见妈妈之前,和另外一个阿姨生的。之前一直在苏联生活,你们要把对方当做是亲姐妹。”

李讷一直牢记着毛主席的话,后来的日子里,这对姐妹始终相互扶持,晚年时,李讷每当谈到姐姐时都会潸然泪下:“最困难的时期,大姐一直偷偷给我塞钱。”

对妹妹心存嫉妒

1949年,贺子珍收到了北京方面的来信,信中内容是:“毛主席思念女儿,希望将李敏接到北京生活,特意征求下一下你的意见。”

贺子珍询问身边的李敏:“娇娇啊,你想不想去见一见爸爸呀?”

听到“爸爸”两个字,李敏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想!我当然想!”

在苏联生活期间,母女二人吃尽了苦,在学校,许多苏联的小朋友在背后悄悄议论她:“快看,那个小姑娘是个孤儿。”

每当听到这些话,李敏都会感到十分伤感。在她的印象里,自己来自一个叫延安的地方,由于李敏出生时,红军刚刚抵达延安,毛主席为了工作,废寝忘食,所以李敏大部分时间都由保育院的阿姨照顾。虽说如今李敏已经长大,但是她对自己的父亲并没有太多印象。

毛岸英和毛岸青经常来到学校里看望李敏,有一次,毛岸英指着墙上毛主席的照片问道:“娇娇,你知不知道他是谁呀。”李敏摇了摇头。

“他就是我们的父亲,他一定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毛岸英的话让李敏十分开心,她坚信,终有一天,自己会与父亲见面。

回国之后,李敏和母亲贺子珍先后在哈尔滨和沈阳生活,收到这封信后,李敏便在贺怡的陪同下前往了北京。

临走前,贺子珍叮嘱李敏:“娇娇,到了爸爸身边一定要听话,要好好学习,不要影响爸爸工作。”

刚到香山,李敏便被这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得知李敏即将到来,双清别墅早就挤满了人,“主席,您的千金来了。”在警卫员的提醒下,毛主席放下了手中的钢笔,匆匆的走出了房间。

“娇娇!”与女儿十年未见,毛主席激动的张开了双臂,一旁的周恩来用俄语对李敏说:“之前给你写信的就是他,他就是你的父亲,快叫爸爸。”

李敏用不熟练的汉语叫了一声爸爸,然后飞快的冲进了毛主席的怀抱。毛主席微笑着说:“我的‘小外国人’,爸爸欢迎你。”

之后,毛主席亲自带着李敏参观了双清别墅,在她来之前,工作人员早就已经为她收拾好了房间。

但是,李敏在参观的时候,无意发现了一个与自己的房间比较相似的卧室,通过一些摆设可以轻松辨认出,这是个女孩子住的房间。

“爸爸,这是谁的房间啊?”李敏问道。

“这是你的妹妹李讷的房间,一会等她放学,你们就能见面了。”

下午五点左右,李讷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比以往要热闹许多,李讷挤过人群找到了毛主席:“爸爸,我回来啦!”

李讷撒着娇跑到了毛主席的身边,“我的大宝贝,今天在学校都学到什么了啊?”毛主席温柔的将李讷抱了起来。

这一幕被李敏看在眼里,自己已经13岁了,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父爱,她甚至有点嫉妒眼前这个小女孩。

相比于李敏,李讷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虽说同样是在延安出生,但是李讷从小就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即便是延安保卫战时期,部队要经常转移,毛主席也一直把李讷带在身边。

虽说战时条件比较艰苦,但哥哥姐姐们依然十分羡慕李讷,因为她是毛主席的子女中唯一一个在童年阶段享有父爱的孩子。

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姐姐,李讷好奇的问:“她是谁?”

毛主席把李敏叫到了身边,对李讷说:“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位姐姐,她叫李敏,以后你们就一块玩吧。”

第一次见面,李敏心中除了嫉妒,没有其他感觉,由于李敏长时间在苏联生活,汉语不算太流利,所以姐妹俩交流的并不多。

手心手背都是肉

姐妹两人第一次见面,感觉还是比较生疏的,尤其是李敏,早在哈尔滨生活时,贺子珍就曾对她说:“爸爸已经和另一个阿姨组建了新的家庭,并生下了一个妹妹,到了新家之后,对待妹妹要友善。”

虽说姐妹之间有一半的血缘关系,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李敏的内心多少有点忐忑,整个下午,她都忙着在屋里收拾东西。

晚饭期间,毛主席小声对李讷说:“大娃娃,快去看看姐姐在忙什么,喊她出来吃饭。”

李讷蹦蹦跳跳来到了李敏的房间:“姐姐,爸爸叫你来吃饭。”

以前都是两个哥哥像对待妹妹一样呵护自己,这是李敏第一次被人喊“姐姐”,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对李讷说:“好的,马上就到!”

在餐桌上,毛主席不断的找话题,活跃气氛,“娇娇觉得苏联和中国的生活习惯有什么不同啊?”“中国菜是否吃的习惯啊?”“有时间也教李讷妹妹几句俄语呀。”

由于是第一次见面,李讷的母亲也暂时没有表现出对李敏的排斥,不停的为她夹菜:“今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不要认生。”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毛主席的撮合下,姐妹二人的关系总体来说比较融洽,但关系再好的姐妹,也难免有吵架的时候。每当李敏和李讷吵架,毛主席总会扮演一个“和稀泥”的角色,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毛主席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姐姐的要懂得谦让妹妹,但是当妹妹的也要懂得尊重姐姐,听姐姐的话。”

1951年夏天,李敏和李讷在院子里游玩,两人无意间谈到了蒋介石,李讷说道:“蒋介石太坏了,他不是中国人。”

李敏并不同意李讷的看法:“他是很坏,但他也是中国人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时李讷还比较小,并不了解国共内战是怎么回事,她的历史观还比较单纯,非黑即白,李讷坚持认为蒋介石不是中国人,无奈之下,李敏只好说:“我们去找爸爸吧,看看他怎么说。”

看到两个孩子走了进来,毛主席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孩子们,怎么啦?玩的不开心?”

“爸爸,你说蒋介石是不是中国人?”李讷期待着毛主席的答案。

“蒋介石当然是中国人啦,怎么?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李讷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不可能,他那么坏,怎么可能是中国人呢?”

毛主席看了一眼李敏,意识到两人因为这事产生了分歧,他耐心的给李讷解释:“蒋介石虽说是全国底层人民的敌人,很坏,但后来跑到台湾去了,那你们觉得台湾是不是中国的呀?”

听完毛主席的解释,李讷仿佛明白了什么,紧接着毛主席又说:“蒋介石虽说很坏,但外国人想要,我们还不给呢。”

当时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支持抗美援朝,随着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通过这次谈话,毛主席向两个孩子传达了“台湾是中国固有的一部分”这一观念。

原本是姐妹俩的一次争执,但毛主席巧妙的把它转化为了政治方面的问题,虽说李讷在这次争执中输了,但她听完毛主席的话后感到心服口服。李敏虽说赢了,但经此谈话,她也更加清楚自己赢在哪里。

毛主席虽说比较宠爱李讷,但如果遇到原则性问题,他也会严厉的批评她。

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后,在中南海住了一段时间,有一次晚饭期间,李讷说出了一些让孔令华不舒服的话,孔令华气的当场就放下碗筷走出了食堂。

毛主席当晚就得知了这件事,于是把她叫到屋里,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告诉她:“写一份忏悔书,明天交给你姐姐,并向姐夫道歉。”

由于李讷的态度非常诚恳,孔令华很爽快的原谅了她,李敏也没因为这件事记恨李讷。

上大学之后,姐妹二人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但是每当李讷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她总会给姐姐写信。

“大姐一直偷偷给我塞钱”

高中毕业后,李敏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李讷比李敏小四岁,所以姐妹二人基本上只能在周末才能见面。

李敏有着令妹妹无比羡慕的感情生活,她与孔令华的爱情早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1959年李讷也见证了姐姐与姐夫步入婚姻殿堂。

李敏结婚后,原本是与孔令华住在中南海,但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李讷的母亲对李敏夫妇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像刚刚见面时那般温柔。

无奈之下,李敏便和孔令华商量,搬到了市区某胡同居住。李讷得知这个消息后,还和母亲大吵了一架。

虽说没有生活在一起,但李讷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去找姐姐玩。每逢长假,李敏都会去南方看望贺子珍,偶尔李讷也会随行,为姐姐作伴。

1970年,李讷去五七干校劳动,与一名叫徐宁的服务员坠入爱河,并在农场结了婚,李敏特意写信祝贺妹妹解决了人生大事。

但是,令李敏没有想到的是,这段婚姻成为了李讷人生中的一堂课,学费就是两年的青春。

由于徐宁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与李讷在价值观上存在较大差距,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的感情磕磕绊绊,李讷不堪重负,两年后提出了离婚。

面对日益沉沦的李讷,李敏经常去她的家中开导她。更糟糕的是,刚一离婚,李讷就检查出自己已经怀孕,为了胎儿的成长,李讷只能向单位请了个长假。

那段时间李讷日子过的非常艰难,由于已经离婚,徐宁不可能来照顾她,母亲又忙于权力斗争,孤苦伶仃的李讷只能自己照顾自己,由于已经请了产假,所以李讷只能拿到基本工资。

每次李敏去李讷家中看望她,都会在枕头下面留下一沓钱。李敏晚年时说道:“妹妹性格倔强,直接给她钱,她肯定不会接受,所以我只能悄悄放在枕头下面。”

四年之后,李讷再次遇到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她一生都无比尊敬的那个男人去世了,由于受到母亲的影响,李讷在单位中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同事们经常在背后说闲话,不厌其烦的李讷只好选择辞职。

从此之后,李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有人都因为江青的问题疏远了她,但是李敏一直都把她当做是自己的好姐妹,隔三差五就会去看望她。

得知妹妹已经没有了生活来源,李敏经常会拿出一部分工资补贴李讷。晚年时,每当李讷提到这些事时,不禁会泪流满面。

在李敏的鼓励下,李讷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1985年,李讷终于获得了自己的爱情,李敏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比谁都开心。

结语

虽说姐妹二人的童年经历大相径庭,但她们都出生于革命家庭,毛主席的伟大精神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他们。李敏对李讷从嫉妒到关爱,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红色基因起了作用。

如今两位老人都已经年近九旬,她们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希望她们能够健康长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770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