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军改之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两栖部队之间的差异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虽然很多分析关注的是扩大的、更注重远征的海军陆战队,但陆军的两个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和一个两栖装甲旅过渡到六个两栖联合部队旅,显示了对打击湾湾的重新重视,并为实际作战能力奠定了基础。尽管每个军种现在都保持着六个具有两栖能力的旅,但在组织、指挥结构、装备和训练方面的差异代表了空军和海军在准备未来登陆作战方面的不同方向。
根据美国国防部《2020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有12个旅在针对联合登岛行动中进行两栖作战。然而,海军陆战队的两栖重型联合武器营的数量远远少于陆军的六个两栖旅。这种差距并不代表海军陆战队缺乏战斗力,而是体现了一支为在海峡以外的广泛环境中确保中国海外利益而设计和装备的部队。为了实现这样的计划行动,作为从两栖旅向多维旅过渡的一部分,海军陆战队增加了更轻、更机动的营队。
相比之下,海军陆军仍然专注于海峡两岸的行动。2017年的改革将足够的战斗力下放到24个两栖联合部队营,因此现在每个营的战斗支援能力几乎与它的机械化步兵团的前身一样多。六个陆军两栖旅是完全标准化的,装备和设计也类似,可以使用以前的师团级理论在较小的规模上执行对抗性登陆。因此,从师-团到旅-营结构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战略战役层面的变化,而是在作战和战术层面的变化。根据解放军的说法,扁平化的指挥系统使下级领导能够以更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执行登陆行动。
然而,两栖旅的规模和重型装备需要足够的海军运输工具,而目前存在的运输工具数量有限,强大的后勤能力仍未得到检验。如果没有足够的陆军中型和重型运输工具,陆军两栖旅充其量只是一种威慑工具,使中国能够通过加强宣传两栖旅的训练行动节奏来影响湾湾和地区竞争对手的前景。
论述四个部分
第一2017年全军改革后,陆战队和海军陆军两栖部队的重组情况。第二两栖部队在湾湾登岛作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第三改后两栖部队的演训如何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第四两栖部队在开展登陆作战时因改制而面临的潜在挑战。
一、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旅的改组
经过几十年成功和失败的登岛行动,我们早已认识到需要保持有能力的两栖部队。1955年成功的近岸登岛行动,以及1974年夺取被越南占领的西沙群岛,表明军队愿意在相对有利的条件下实施联合登陆行动。然而,军队在1949年及其后未能跨越台湾海峡击败蒋介石的国民党,这仍然最终提醒需要一个有能力、有规模的两栖能力来实现武力统一。这一任务导致了我两栖部队的建立,并多次进行了重组。和海军陆军两栖部队的最新改革。
1.1 新的陆军两栖大队
我军第一支完全意义上的两栖部队是一个成立于1954年的短命的海军陆战队师。在1957年解散后,我军缺乏专门的两栖部队,直到1980年我军海军第一旅成立。近20年后,解放军从一个陆军师创建了第164海军陆战队旅,而大约在同一时间,我军将历史上的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第1摩托化步兵师过渡到第1两栖机械化步兵师(以下简称两栖师)。不久后,广州军区第42集团军第124两栖师出现。这两个师与现有的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第14装甲旅一起,构成了我军唯一的机械化水陆两栖部队。在2017年解放军“脖子以下”改革之后,两个两栖师分成了四个两栖联合部队旅,而两栖装甲旅和来自摩托化步兵部队的人员则过渡到另外两个两栖联合部队旅。
每个新旅都像其师的前身一样,隶属于东部战区司令部和邻近的南部战区司令部的集团军。新的两栖旅将早期结构中存在的大部分能力下放到营一级,使我军保留其两栖理论和新的陆军两栖旅由大约5000名士兵组成,是仿照美国陆军装甲旅战斗队的新型重型合成旅的一个变种。
新的陆军合成旅是一个模块化编队,为指挥官提供可互换的战斗和功能支持营和连,以建立特定任务的作战单位。两栖旅的各营也反映了集团军的组织,提高了其调用团级火力、情报和侦察以及其他能力的能力。陆军两栖旅和团级部队结构的即插即用模块化也反映在其四个两栖联合武器营上,这提高了战术战斗力的生成。在陆军的登岛行动中,旅负责一个带有多个营级登陆点的登陆地段。与其前身单兵营相比,新的两栖联队营有更好的装备和组织来执行对登陆点的任务,后者需要建立临时的联队编队。表3【略】将新的两栖联合武器营与重组前的同等部队进行了对比。
1.2 新的海军陆战队旅
在新的我军陆军结构变得清晰的同时,海军陆战队从两个旅扩大到六个旅,此外还有一个新的特种作战部队旅和一个航空旅。除了建立海军陆战队总部,并将前两个旅从南海舰队的指挥下撤走,四个新旅由陆军的海岸防御部队和一个步兵旅组成,为海军步兵提供接受过濒海作战训练的部队,而特种作战部队和航空旅则由海军的常设部队组成。
在2017年之前,海军陆战队的两个原始旅拥有相同的结构,都主要侧重于南海和常规两栖作战。每个海军陆战队旅包括四个轻步兵营和战斗支援营,以及一个有机的两栖装甲团,包括一个两栖坦克营、两个两栖装甲步兵营和一个自行榴弹炮营。重组后,海军陆战队的所有旅都采用了与陆军联合部队旅类似的组织。然而,海军陆战队的指挥系统与陆军的集团军不同。海军陆战队总部是一个位于广东的指挥部,直接隶属于海军总部,而不是一个战区指挥部。海军陆战队独特的指挥系统,在整个沿海地区都有驻军,表明它是一个国家级战略,就像空军空降兵一样。基于这种指挥结构,海军陆战队或空军空降兵部队不太可能像陆军集团军那样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进行部署,而是以加强的旅或更小的元素进行部署。
在2017年扩编和将海军陆战队部队部署到吉布提基地后,海军步兵部分似乎是在海外联合远征行动的选择,同时在南海保持一些礁石和岛屿行动能力,并将其训练扩大到更多地区。海军陆战队正朝着轻型化的部队结构发展,这也将优化其开展非战争军事活动的能力,特别是保护中国海外利益的能力,但将限制其用于小岛屿行动或在大规模对台作战中发挥辅助作用。
与陆军两栖旅不同,六个新的海军陆战队旅既没有标准化,也没有设计成以集团军为中心的登岛集团。人们对一些最新的海军陆战队旅知之甚少,特别是那些从海军陆军海岸防御部队过渡而来的旅。尽管第一和第二旅仍然完全装备了05式履带式两栖系列车辆和数量较少的轮式机械化底盘,但四个新旅中的三个旅的装备似乎有所不同。 表4【略】详细列出了海军陆战队每个旅的已知装备情况。
海军陆战队第6旅似乎至少有三个不同类型的营:重型水陆两栖、中型轮式和轻型空中突击。如果第6旅是其他旅的典范,那么海军陆战队将能够在未来投入一揽子部队,同时装备两栖作战和非战争军事活动。然而,根据现有的两栖作战理论,该旅有限的重型装甲两栖平台将使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旅不适合在对台登陆时作为第一梯队的主力登陆部队。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两栖装甲车,即05系列,在外国军队中没有类似的装备。专门为两栖登陆作战而开发的05式系列车辆,为登陆部队提供了一个能够长距离游动的通用装甲作战平台。05式系列包括三个主要的机动和火力平台,详见表5(略)
根据简式的说法,05式的以下变体也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使用:装甲运兵车、装甲抢修车、指挥和控制车、炮兵指挥车、通信车、装甲突击车和侦察车。尽管05式系列已经被派往大部分陆军两栖旅,但一些部队仍然装备着第一代装备,如63A型轻型两栖坦克。09式8x8轮式车辆--包括ZBL-09步兵战车和ZTL-11 105毫米突击炮,在非两栖的陆军旅和每个海军陆战队旅中都有--被设计为能够进行两栖作战,尽管其浮动速度明显比05式慢。由于每种类型的两栖车辆为部队带来了独特的能力,重组后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两栖旅被装备来执行广泛的类似任务,在规模和兵力投射方面有所不同。两栖部队在联合封锁和岛屿登陆战役中的作用。参考2013年的《战略学》将参与大规模行动以维护“主要战略方向”的国家统一列为两栖部队的首要战略任务。
作为大规模联合行动的主要地面组成部分,陆军需要参与封锁和控制行动、火力打击、登岛行动和防御行动。最重要的是,明确了陆军将突击海滩,进行岛内突击,突击城市地区的坚固阵地,并参与联合登岛行动中的冲突后稳定行动。改革前的各种陆军作战文献评估认为,海军陆战队旅将在为陆军两栖师突破的初始登陆部队开辟海线和确保登陆点方面发挥作用。虽然原来的两个海军陆战队旅已经充分装备了重型两栖平台来发挥这些作用,但新的海军陆战队旅的结构表明,海军不打算在针对湾湾的联合登岛行动中使用其海军步兵作为初始登陆部队。然而,新旅确实为海军提供了一些参与岛屿封锁行动和支持登陆战役的小规模行动的能力。以下论述了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将如何参与联合岛屿封锁和联合岛屿登陆战役。
1.3 联合封岛战役
岛屿封锁和控制行动,其中隐含着将湾湾作为一项高度优先任务。陆军对岛屿封锁的贡献不仅包括协助海军和空军的动能和非动能火力,还包括在关键近海岛屿登陆的机动部队。军队在联合封岛行动中的作用是帮助切断湾湾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和军事联系,从而孤立和恐吓,使其屈服,并为后续的登陆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新的陆军两栖旅和更成熟的海军陆战队旅很适合进行岛屿封锁行动。文献指出,地面部队参与岛屿封锁行动的四个阶段:部署部队并摆出战斗姿态,麻痹敌人并夺取对封锁区的控制权,实施可持续的封锁以逐渐削弱并耗尽敌人,以及结合打击和防御行动以击败敌人的反封锁攻势。在部署阶段,第72集团军和第73集团军的两栖旅已经驻扎在能够快速机动到毗邻海峡的中国海岸线的地点。虽然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集中了针对台湾的远程和战略能力,但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火力和两栖登陆资产可以将登陆部队送到近海岛屿,如金门和马祖。陆军的两栖旅一旦到位,可以利用其有机的侦察和电子战系统保持对这些岛屿的态势感知,而防空营可以为参与封锁行动的陆军部队提供关键指挥和控制中心的点状防御。
在瘫痪阶段,陆军两栖旅还被配置为参与联合火力打击。在这方面,陆军两栖旅比海军陆战队旅具有强大的优势。陆军两栖旅的榴弹炮和火箭炮的射程和精度可以压制金门和马祖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战术防御目标。虽然海军陆战队的所有旅都保持着火力支援营,但并不是所有的旅都配备了自行式底盘。新的陆军两栖旅也可以通过其新的有机电子战连在这一阶段发挥信息主导作用,海军陆战队显然缺乏这种能力。
瘫痪阶段还包括夺取湾湾较小的近海岛屿,以破坏反封锁行动并限制敌方船只和飞机的行动。陆军将近海岛屿进攻行动视为“三维”任务,以夺取大岛的一部分或整个较小的岛屿。这些行动可能是以陆军为中心的,其他部门不太需要参与。近岸行动将允许陆军两栖旅在不需要运输船的情况下登陆,因为陆军两栖旅的资产,如05式系列车辆,能够在合适的天气和海况下从海岸游到岛屿。陆军小型岛屿登陆理论还要求空中突击部队确保关键位置。由于特种部队旅和轻型合成旅与陆军航空旅一起进行空中机动作战训练,来自同一集团军的部队可以用于后方登陆和近距离空中支援。尽管一些旅保持着有机的空中突击资产,但海军陆战队几乎肯定会依靠联合支持来进行类似行动。
1.4 联合登岛战役
如果得到通过军事手段统一湾湾的命令,将率先突破敌人的海岸防线,建立滩头阵地,摧毁和击退防御者,并为第二梯队部队创造有利条件。文献指出,这种大规模的战役只有在政治和外交努力用尽之后才会发生,并将摧毁分离主义势力,同时试图限制不必要的平民伤亡和保护民用基础设施。根据海峡的季风和台风季节,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段时间最适合进行登陆行动。文献指出,登陆战役通常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预先行动、登船和渡海、突击陆地以建立登陆点;然而《信息化条件下的陆军联合作战》中提供了关于渡海和登陆阶段的更具体细节。
推进行动。联合火力打击,作为登陆战役预先行动阶段的一部分,与试图获得信息、海洋和空中优势的努力同时进行。无论是陆军两栖旅还是海军陆战队旅,除了提供有限的点状防空能力外,都没有为参与这一阶段的行动而设计和装备。这两种类型的旅都缺乏能够到达海岸的远程火力和电子战系统,而且他们也没有被设计用来进行反舰射击。登船和渡海。随着两栖师改编为两栖旅,参加登岛作战的登岸和渡海阶段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2017年的重组后,两栖旅将其下属的所有营集中到一个地方,使动员时间得到改善。陆军两栖旅现在战略性地驻扎在装船港附近,以方便快速移动到他们的集结区并装上具有两栖能力的船只。这种部署限制了他们在关键的装载和运输阶段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尤其是在夜间执行的时候。
陆军两栖旅在装载区配备了自己的点式防空系统。两栖旅的防空营和联合武器营的资产可以为装船区和海上提供短程保护,补充海军、空军和陆军中远程防空系统。海军陆战队各旅也都位于主要的装船港附近,这确保了将部队转移到装船区的难度最小。尽管海军陆战队各旅都有防空营,但它们似乎主要装备了老式的牵引式高射炮。这些武器可以作为近距离的点式防空,但缺乏目前在陆军两栖旅中使用的装备的射程、精度和流动性。这一缺陷将使这些海军陆战队旅依赖更高层次的海军和空军的防空系统。
登陆区和登陆点的选择。与其较小的团级前辈相比,现代陆军两栖旅配备了更广泛的登陆区。一个两栖旅的指挥官可以指派2个两栖联合武器营(56门两栖突击炮和56辆两栖步兵战车)在2到4公里的战线上击败2个防守连队--这是以前指派给一个加强型两栖步兵团(93辆两栖步兵战车和至少1个任务分配的两栖突击炮连)的目标。
在改革前的陆军中,两栖登陆营集中在宽度为0.5至1公里的登陆点上。现在,两栖旅的指挥官可以将旅长的成员下放到联合武器营,以增加对主要登陆点的战斗力,同时确保次要登陆点和后备联合武器营保持足够近的距离,以在登陆地段内相互支援。一个单独的两栖联合武器营现在可能拥有1.5至2公里的扩大登陆点宽度,这将使旅级登陆部成为一个大约3至4公里的战线。如果准确的话,两个两栖旅可以在与一个师大致相同的地区登陆。部队的分配和部署。根据《信息化条件下的陆军联合武器战术》,一个前两栖师的指挥官将在3至5个突击波中使用10个主要小组。新的两栖旅的模块化结构能够实现与其师的前身一样的作战小组结构(见表6略)。新的陆战队旅缺乏类似组织所需的许多自行武器系统和获得军团级航空资产的机会。
打开登陆通道。新的两栖旅结构为每个两栖联合部队营提供了自己的侦察和工程排,这些排可以用旅级部队来补充,以开辟登陆通道,这一作用以前需要团级资产。联合武器营的工作人员能够与支持的航空部队协调,为这些初始登陆队提供火力掩护。此外,有证据表明,至少有一个两栖旅可以使用新的无人系统,在工程部队登陆前摧毁岸边的水上障碍。海军陆战队第一和第二旅,以及可能的第六旅,在旅和营一级都有类似的工程和侦察能力;然而,不知道新的旅是否也在同一梯队有自己的支持要素。
登船、前进和直接射击。根据理论,两栖装甲部队通常在距离海岸4至8公里处登上运输船,开始前进。最初的几波包括上述障碍物清除人员,然后是突击步兵和装甲部队,最后是炮兵和支援部队。虽然重组可能对登岸的影响很小,但在每个联合武器营中加入28门两栖突击炮,增加了对突击部队的直接火力支援数量。装备有ZLT-05型105毫米突击炮和05式侦察车的新部队提高了指挥官的能力,在最佳条件下,可以对敌人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距离海岸2公里以内的工事、射击点和装甲车辆进行直接射击。此外,陆军联合武器营的参谋部通常包括一名综合陆军航空军官。从理论上讲,这种安排意味着参与的联合武器营可以请求攻击直升机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在登陆点上取得比前辈们更优越的效果。然而,陆军在登陆阶段的近距离空中支援的熟练程度仍然值得怀疑。
海军没有攻击直升机,这迫使海军陆战队旅依靠联合陆基航空支援。随着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旅的发展,情况可能会改变。滩头登陆和扩展。预计,即使在联合火力打击后,两栖联合武器营在敌岸的登陆仍然是联合登岛作战中最激烈的行动。学者认为,湾湾军事防卫会将所有火力集中在登陆装甲车上,被摧毁的车辆可以阻断进入海滩的可用通道数量。
2017年的改革扁平化了我军的指挥结构,使两栖旅下属的联合武器营能够取代两栖团,成为联合登岛作战的基本地面部队。因此,两栖联合武器营现在可以独立地对岸上的情况作出反应,并在需要时请求更高一级的陆军和联合支援。这种安排使联合指挥官能够对不同登陆点的成功和失败作出反应,并通过数字通信和减少指挥梯队的数量更迅速传递命令。这一安排也确保了陆军突击部队和空军空降兵旅在更远的内陆地区登陆时,能更好地与来自滩头的部队进行联系。与其前身相比,新的两栖旅和两栖联合部队营在战斗支援方面也有优势。以前,军团控制着物资支援、装备回收和医疗救援等职能。两栖旅服务支持营和联合武器营服务支持连的建立使较低梯队的单位能够独立执行这些职能。
例如,两栖联合武器营配备了装甲抢救车和医疗车来管理伤亡人员,并能够请求附近的两栖旅和其他部门的支持。新的作战信息系统还允许联合武器营的工作人员监测弹药和燃料消耗,以便更好地对后勤需求做出反应。在成功摧毁敌人的防御,确保滩头并建立现场指挥所后,两栖旅将被用来击败敌人的反击并扩大控制区。这将使非两栖平台能够通过登陆艇上岸,接替第一梯队的登陆部队,并与在距离海岸线2至4公里处登陆的空中突击部队联系。这些后续部队也可以参与行动,与投放在更远后方的空降兵部队连接。是否有能力调用更高层次的地面部队和联合支援仍不清楚。
攻击两栖装甲车所需的保护水平使其余四个海军陆战队旅没有能力执行这种类型的大规模登陆行动。将登陆点的控制权移交给后续部队,对于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旅来说,也比与其接替的同一集团军中的两栖旅更加困难。
1.5 训练和演习
由于反对两栖登陆的复杂性质,一直很重视两栖训练。在2017年的重组之前和之后,两栖部队全年都保持着以两栖登陆为重点的定期训练周期,大多数演习都发生在5月至9 月。相比之下,甚至在改革之前,海军陆战队的两个旅已经开始在广泛的环境中进行作战训练,包括北极、森林、高原和沙漠条件。尽管对作战环境的关注有所扩大,但海军陆战队继续将大部分训练用于两栖登陆。
陆军两栖旅训练:2017-2020年陆军两栖训练在2017年4月重组后逐渐变得复杂,各旅最初的重点是在较小的梯队进行训练。虽然两栖旅是新成立的,但他们都来自于前两栖师或具有两栖能力的装甲旅,确保训练可以继续进行而不出现大的中断,并确保理论保持大致一致。因此,在2017年剩余时间和2018年全年,陆军两栖旅的训练活动似乎集中在提高新的两栖联合武器营及其工作人员的能力。从2019年开始,更加强调多营两栖演习,同时也加强了复杂的训练,如海上装卸和进行夜间行动。到2020年陆军两栖旅在宣传旅级演习以及新的作战支援营和侦察营的能力方面更加自信。
利用这次演习展示了新的海上无人障碍物摧毁系统和运载无人地面车辆的能力。然而,这种类型的登陆演习的作用不仅仅是训练部队的两栖行动。正如《2020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中提到的,大规模的两栖入侵是最复杂和最困难的军事行动之一,很可能会使能力受到限制。报告承认更适合于小规模的登岛行动,如针对马祖或金门的行动;然而,即使是这些任务也包含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尽管在执行大规模登陆行动方面存在公认的挑战,但媒体还是经常展示两栖旅在对抗性部队演习中的登陆行动。这些部队的存在和高调训练是为了达到威慑目的:并向其他地区大国展示对湾湾实施复杂两栖作战的决心。
海军陆战队旅的训练:2017-2020年由于前两个海军陆战队旅基本保持不变,2017年重组后,训练活动没有出现明显减少。2017年期间的几次小规模演习继续展示了第一和第二旅执行夺取小岛和珊瑚礁的能力。四个新的海军陆战队旅,由于他们从陆军轻步兵部队过渡到海军步兵,在整个2017年没有参加已知的训练活动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2018年开始,第6旅到2020年,第1、第2和第6旅被观察到执行更大规模的登陆演习,重点是纳入多个军种。然而,这些活动似乎大多符合海军陆战队在南海的传统任务设置。此外,第四和第五旅在出现了新的09式轮式车辆,尽管他们的训练仅限于驾驶和射击活动,如海军陆战队宣传的在吉布提的部队,那里不需要复杂的两栖登陆。
与陆军两栖旅不同,海军陆战队利用其海军步兵与国外和国内的国际伙伴进行合作。尽管大多数训练活动似乎都使用了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旅的人员,但海军陆战队的常规部队也在国际演习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2019年5月的中泰联合海军演习“蓝色突击-2019”中,海军陆战队的一个重型联合武器营的成员在广东省南部实施了一次登陆。2020年1月,海军陆战队成员参加了与巴基斯坦海军陆战队的联合登陆演习。海军陆战队装甲车部队还从2015年到2019年连续参加了俄罗斯国际陆军运动会的“海上突击”活动,甚至在2018年主办了该项目。很可能利用这些演习向地区竞争对手展示其实力,并向中国武器装备和系统的潜在买家展示其两栖车辆的能力。
1.6 改革后的劣势和挑战
尽管2017年的重组提高了陆军两栖旅对湾湾进行两栖登陆的能力,但结构、人员和装备类型的大量变化给指挥官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样,海军陆战队的旅长们也缺乏完整的装备表和足够的两栖作战训练。最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两栖运输工具限制了两军部队参与联合登岛作战的能力。建立陆军两栖旅以取代以前的两栖师,改善了行动的独立性和信息流通的速度。然而,两栖旅和两栖联合武器营级别的战斗力的增加,包括对战术指挥官的一系列新问题。随着联合武器营的总体规模从单一军种发展到每个营超过10个军种,联合武器营的规模也在增加。
两栖联合武器营的指挥官不再只指挥步兵连,而是获得了对装甲、炮兵、防空、侦察、信号、工程、防化以及其他以前只在旅和师一级出现的服务武器的责任。据《解放军报》报道,与重组前相比,新的两栖联合武器营工作人员使指挥官能够领导两倍以上的两栖平台。它还使指挥官能够利用实时的营级侦察能力,在部队登陆前调整行动。然而,即使有一个小型的联合武器营参谋部,战术指挥官也将面临着网络化指挥和信息系统带来的脆弱性;来自下属、横向和上级单位的竞争性要求;以及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的行动。这些新的要求可能会导致登陆行动中的事故和不良的战斗决策。大规模两栖演习的数量少也可能降低两栖旅的有效性。
由于旅级规模的登陆活动在2020年才变得普遍,解放军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自如地执行有多个两栖旅同时登陆的大型训练活动。尽管最近较小规模的演习利用了联合能力,由舰艇运送登陆部队,空军飞机提供火力支援,但有限的规模并不能代表联合登岛行动中预期的现实要求。有限的对抗性部队训练也降低了两栖部队的战斗潜力。陆军的两栖旅与其他联合军旅不同,没有跨战区前往在内蒙古朱日和的联合训练基地,该基地发挥着类似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的作用。因此,两栖旅还没有机会在像斯特拉德这样的大型演习中与该基地的专用有限对抗力量部队进行训练。没有这样的经验,陆军的两栖旅很可能与自己或理论上的对手进行训练。
由于大部分两栖部队,像大多数其他陆军部队一样,都是由两年的新兵组成,缺乏现实的训练使其对台湾登陆期间预期的高强度对抗毫无准备。这一因素,再加上部队需要操作现代数字化系统,可能导致登陆期间指挥系统上下的失败后勤支持是陆军两栖旅的另一个挑战。陆军建立了集团军服务支持旅、联合军旅服务支持营和联合军营服务支持连,以便在战时形成一个连续的从战役到战术层面的供应链。然而,陆军的服务支持旅主要负责支持集团军指挥所。这种安排使两栖旅和营依赖于他们自己的后勤能力和联勤保障部队的支持。预计燃料、弹药和其他物资的快速消耗会给登陆部队带来挑战,因为他们在最初的突击中只能携带自己的装载物。
虽然两栖旅内的战术支援部队参加了登陆演习,但仍不清楚联合后勤支援部队参与这些活动的密切程度,如果有的话。如果在登陆行动之前没有与联合后勤支援部队建立强有力的关系,两栖旅可能会在战斗开始后难以保持战斗准备。新的海军陆战队旅所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是装备出动的速度缓慢。尽管第1和第2旅保持着改革前的装备持有量,但四个新旅中的三个旅缺乏足够的机械化部队,以使他们必须准备的全部海外行动,如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以及其他非战争军事活动。从原陆军第77摩托化步兵旅过渡而来的新的第6旅,根据装备的出动和训练行动的节奏,似乎是唯一的其他战斗准备单位。第4旅和第5旅都至少有一个营的08式中型轮式车辆,但这使得他们在任何形式的两栖登陆或海外部署中都相对缺乏战斗力,除了向在吉布提的基地提供部队。
新的海军陆战队旅和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旅一样,也缺乏现实的训练和演习。尽管第一和第二旅已经进行了不同环境下的作战训练,而且第六旅似乎正在测试一种新的组织结构,但其余各旅似乎只是在训练使用新装备的系统。虽然经常将海军陆战队描绘成为独特的侦察和舰载行动做好了行动准备,但媒体报道和视频中很多都集中在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旅的能力,而不是两栖旅的能力。最后,解放军两栖旅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是缺乏可用的解放军两栖运输工具。在登岛训练中,两军都依赖数量有限的现代舰艇,如分配给南海和东海舰队的071型船坞登陆舰以及072型坦克登陆舰等小型舰艇。尽管继续建造新的两栖舰艇,特别是两艘新的玉泉-075型直升机突击舰,但数量仍然不多。
解放军海防大队还保持着小型运输中队,拥有可用于近岛作战的老式271型登陆艇,但很少参加大规模两栖训练。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说法,大型远洋两栖舰艇的有限增加表明,近期的重点是区域性和最终的全球远征任务,而不是准备对台湾进行海滩攻击。虽然我军已经训练好了使用民用船只,如渡船和滚装船来运输部队,但使用这些没有保护的船只不适合在台湾海滩登陆(尽管如果港口被占领,它们可以运送部队)。如果没有足够的陆军两栖旅的中型和重型运载工具,在联合登岛行动中的整体效率将是值得怀疑的。此外,如海军陆战队旅在战役中被赋予较小的独立行动任务,那么在哪个军种的两栖部队将获得运输优先权方面可能会出现不确定性。
由于联合登岛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陆军的两栖抢滩登陆来形成胜利的条件,因此陆军很可能在这场竞争中获胜。然而海军是否愿意将其昂贵的新两栖运输舰置于登陆区和潜在的湾湾反舰火力附近,是另一个仍未回答的问题。
1.7 结论
2017重组扩大了海军陆战队两栖部队的规模,同时将陆军现有的两栖师变成了更多模块化的合成旅。因此,两军都提高了执行不同未来任务的能力。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旅似乎正在变成潜在的“第一反应者”,以应对整个亚洲的各种突发事件,而陆军的两栖旅则越来越专注于湾湾登陆战役的唯一任务。事实上,坚持这一任务对于在最近的改革中面临急剧削减的陆军至关重要。
然而,那支重型陆军部队可能并不能充分代表中国两栖作战的未来。两栖作战的未来正在从“大规模两栖登陆”转变为“小规模特种作战”。这些变化将调整作战要求,从使用两栖装甲车“抢占滩头,建立区域”到使用包括所有作战领域的全频谱方法攻击一个点,控制一个区域。还提到两栖装备的要求从“突破海滩防御”的能力转变为“确保船只到达目标”。文章还特别强调要从“最后一刻的紧急部署调整为常规的前沿部署”,并将作战支援从“陆地滩头”调整为“海上浮动基地”。每个因素都认为两栖作战的未来在于海军陆战队及其在海外开展全谱系作战的潜在能力。未来的两栖行动可能需要动态和精确的指挥,以及从大量和规模过渡到“精简和高能力”。
新的陆军两栖旅已经开始实施这些概念。作者的结论是,未来的两栖作战可能从“有人和信息化”转变为“无人和智能化”。已经表明,陆军两栖旅正处于将新的无人驾驶技术用于破坏障碍物和装载设备的初始阶段。这些发展表明,两栖旅处于该军种技术进步的最前沿,表明尽管未来的两栖目标更适合于海军陆战队的同行,但他们的重要性仍
未来。对及时动员、快速运输和复杂登陆的战役要求,以在激烈的对抗中建立滩头阵地,这需要比小规模的特别行动来攻击关键点并从浮动基地获得支持。该战役需要训练有素的重型两栖机械化部队,可以在多个地点登陆,以攻克湾湾的岸上防御者。最强大的两栖登陆部队仍然掌握在陆军的手中,其各旅经常展示他们在登岛行动中的熟练程度。然而,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方法来建立足够的海军空运,这些部队在本质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