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河子战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同时也是林彪第一次实践他的“一点两面”战术的战斗。
当时,由于敌人的武器装备远远优于我军,因此在战斗初期打得非常艰难。
然而,就当前线进攻屡屡受阻的关键时刻,林彪却又突然下令抽调走了一个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在协定签署之后,国共双方同时下令停战。
就在大家都以为和平终于降临的时候,蒋介石却突然出尔反尔,单方面宣布:“国共停战,东北除外!”,并让杜聿明率兵迅速向东北地区进犯。
杜聿明
蒋介石此举明显是早有预谋,林彪所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对此措手不及,不得不选择避敌锋芒,接连让出沈阳以西和辽东半岛的大片地区。
面对我军的避战,杜聿明自以为是地认为林彪怯战,于是下令让各级军官率部大胆地往前进犯。
此时东北我军已经被国民党军逼到了通辽这座小城,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为此,林彪下令,如果国民党军敢向通辽进犯,那就对其进行坚定不移地打击,并将此想法报告给了中央。
中央在详细研究了国内局势后回复说:“可以在完全自卫的条件下力求打一、二个大胜仗。”
1月27日,刘少奇又对东北局下达指示,指出为了获得这一场大胜,必须要由林彪亲临主战场进行指挥。
刘少奇
2月初,蒋介石再度向东北增兵,杜聿明之后举大军向通辽地区压来。
林彪根据中央的指示,亲临他预设的战场——秀水河子地区。
在这里,林彪向部下详细讲述了他刚刚研究出来的“一点两面”战术,既以优势兵力攻打敌最为薄弱的一点,然后以突击队和牵制队,分别攻打敌人的侧翼与正面。
根据林彪的指示,我军在敌人大举进攻之时先佯装败退,诱使敌人向秀水河子地区大举开进。
2月11日,敌第十三军八十九师的一个加强团一路追击我军至秀水河子地区,而此时林彪早已为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
林彪告诉大家,只要这场仗打好了,就能给杜聿明当头一棒,从此他就不敢再让部队如此冒进,这样就能为我军在东北扎下根来创造时间和条件。
为此,林彪集结起第一师、第三师七旅和保安第一团共七个团的兵力,由第一师师长梁兴初指挥,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梁兴初
然而,由于敌人装备有重炮,他们以猛烈的炮火向我围歼部队进行反击,令我军的损失惨重。
13日,梁兴初向林彪发电,请求派遣更多兵力支援,以求能迅速围歼敌军。
但是,此时我军的其他部队正在其他地方牵制敌人的援军,哪能抽调出兵力来支援梁兴初?
为此,林彪亲临前线指挥部。
但是,他此行并不是给梁兴初送援军来的,而是又将七旅给调走了。
梁兴初对此十分不理解,向林彪询问原因,但是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只说了一句话:“七旅由我直接指挥!”
林彪
当天傍晚时分,林彪向梁兴初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梁兴初迅速率部向敌人发起了冲锋。
不过,由于敌人的炮火实在是太猛了,战士们一个个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大家的速度也变得迟缓起来。
梁兴初见状大声吼道:“不要停!以最快的速度往前冲,越靠近敌人,他们的大炮越没法发挥威力!”
就这样,梁兴初率部狂攻了二十分钟,但是依然没有冲破敌人的防线。
然而,就在梁兴初为敌人的猛烈炮火而一筹莫展之时,敌人的炮击突然停了。
原来,就在梁兴初于正面拼命进攻的时候,林彪命七旅直接绕到了敌人的后方。
由于敌人被正面牢牢吸引住目光,令七旅的行动顺利完成!
七旅从后背突然向敌人发起进攻,他们的重炮根本来不及调头,炮火的优势荡然无存,形势瞬间逆转。
然后,战士们齐刷刷地杀入敌阵,双方立刻绞在了一起。
梁兴初见敌人炮哑了,也立刻让战士们全体上刺刀,向着敌人杀去。
高举刺刀的战士
我军前后夹击敌军,他们虽然装备好,但是白刃战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
最终我军全歼敌军,并将他们的重炮、重机枪等武器悉数缴获。
该团被我军全歼,敌援军见状也只好纷纷撤退,我阻援部队乘胜追击,又缴获了不少武器,此战以我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一战的成功,不仅很好地验证了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更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令杜聿明变得束手束脚。
这一战令我军成功在东北地区扎下了根,并迅速发展壮大,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