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中旬开始,作为忠实的“鸳鸯粉”,车春虎觉得自己的生活又充实了起来,每天在兆麟公园里巡视,在鸳鸯湖畔记录投喂,每多一只北归的鸳鸯飞回,都会让他兴奋不已。这是他个人第11年守护的开始,也是哈尔滨人第二十六载守望的开端。
从“意外来客”到“落籍”冰城
1999年6月21日,8只本该栖息在河谷溪畔的野生鸳鸯,突然飞到兆麟公园人工湖“做客”,它们的出现很快吸引了哈尔滨全城的关注,大批市民跑到兆麟公园“打卡”只为一睹鸳鸯“芳容”。随着关注度的提升,人们也给这8只意外来客起了个新名字——“哈籍鸳鸯”。
接下来的时间里,“哈籍鸳鸯”们每年都会按时回到兆麟公园繁衍生息,“鸳鸯粉”和公园工作人员也不断想办法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2008年,兆麟公园正式免费开放,游客数量暴增,为了让这群野生鸳鸯能够继续安心地在这里繁育下一代,公园派出了专职看护员,并在湖边修建了玻璃的鸳鸯繁育孵化基地,对受伤的小鸳鸯进行保护。
2012年,在市民建议下,公园为鸳鸯建了鸳鸯岛,人工湖改名鸳鸯湖,“哈籍鸳鸯”们不光有了“户籍”,还有了自己的“房产”。从2014年开始,兆麟公园“哈籍鸳鸯”春天北归的时间开始逐年提前,数量更是逐年增多。
8到1626数字背后是一座城的牵挂
截至2023年,共有1626只小鸳鸯在兆麟公园成功孵化,而当年秋季从这里起飞南迁的野生鸳鸯更是超过了800只。
从1999年发现野生鸳鸯后,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加入到了守护队伍中。2013年,摄影爱好者和热心市民还专门成立了保护鸳鸯的志愿者队伍,“鸳鸯粉”们用镜头记录下鸳鸯成长的每个细节,也记录下了野生鸳鸯融入城市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车春虎就是其中一名忠实的记录者和鸳鸯的守护者。每年3月至10月间,几乎每天留守在园区的他仔细地记录着鸳鸯交配、产卵、跳巢、进食等情况,一坚持就是11年。通过热心市民们筹集,再由车春虎投喂补给的食物仅去年就达1.3万公斤,东北林业大学野生鸟类专家曾给公园的小鸳鸯称过体重,发现兆麟公园的鸳鸯每只平均比在野外生长的鸳鸯重0.5斤左右。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哈市有450余种陆生野生动物,其中包括345种鸟类、78种兽类、16种爬行类和11种两栖类。更令人欣喜的是,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梅花鹿等纷纷在这里“落户”繁衍。此外,还有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如白枕鹤、鸳鸯、小天鹅、马鹿等,以及40种黑龙江省级保护动物如普通夜鹰、短棘猬等生活在哈市。
野生动物的生存,离不开人类的保护,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生态考官之一,“哈籍鸳鸯”也见证了哈尔滨生态环境的跃迁。而绿色宜居的生态引擎,也将驱动着哈尔滨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