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说起郑克塽、冯锡范,很多人会想起金庸的小说《鹿鼎记》。当然在真实的历史上,郑克塽和冯锡范也存在,当然,他们两个的情况,和小说存在巨大差异。不过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冯锡范确实选择支持郑克塽继承延平郡王的王位,并由此加快了台湾郑氏集团的崩溃。
1、台湾郑氏集团
台湾郑氏集团在历史上被叫做明郑。当时南明将领郑成功为了躲避清军的追杀,以及寻找抗清根据地,于是将盘踞台湾的荷兰人驱逐。郑成功有南明朝廷的册封,而且还确实有台湾这么一块根据地,所以可以把延平郡王一系,理解成南明的一个诸侯。所以后世的历史把南明和明郑视为两个历史时期。南明的结束是以永历帝被害为止。
清朝在完成对陆地上南明势力的扫荡和消灭,已经是康熙初年的事情,代表性事件是清朝消灭夔东十三家抗清势力。对于当时明郑当家人郑经,清朝其实也采取招安等态度。但是郑经的抗清态度较为坚决。同时,清朝也限于一些自身的客观问题——比如不具备大规模海战的条件,所以对于明郑的存在,也并没较早采取武力解决的态度——当然,之后的三藩之乱,很大程度上也延缓了清廷对明郑的讨伐。
2、郑克臧之死
郑氏集团内部其实内耗也很严重。而这些内耗,无疑加快了郑氏集团的崩溃。
郑经当家时期,郑氏集团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拥护郑经长子郑克臧的势力,代表人物是陈永华——也就是陈近南,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支持郑克臧,也有个人因素:那就是,陈近南是郑克臧的岳父。所以陈近南和郑克臧存在荣辱与共的关系。
另一个是支持郑克塽的势力,郑克塽的支持者是冯锡范,同时,郑克塽也是冯锡范的女婿。
当然,私人感情来说,冯锡范和陈近南之间也的确存在矛盾。而郑克塽、郑克臧的婚姻,也加剧了冯锡范和陈近南的斗争,可以说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属于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早在郑经在世的时候,陈近南就去世了。这意味着,斗争的天平发生了变化,局势对郑克臧不利。
此外,郑克臧的出身也较为尴尬:虽然郑克臧是长子,但同时也是郑经的私生子,所以,郑克臧在郑家人内部,其实或多或少受到歧视。因此,当郑经死后,郑克臧打算继承王位的时候,就遭到了明郑高层很多力量的否定。比如冯锡范就散播谣言声称郑克臧并不是郑经的亲生儿子,因此无权继承郑经的王位。对郑克臧早就不爽的郑家人,即便明知道这是个捏造的谣言,但还是愿意将错就错,借此来否定郑克臧继位的可能性。
其实郑经去世以后,郑克臧宣布继位。但是在冯锡范等人的劝说下,郑经的母亲董太妃决定废黜郑克臧的王位。而冯锡范等人觉得不如把事情办得彻底一点。于是在控制住郑克臧以后,将郑克臧杀死。此时距离郑克臧继承王位,也就三天时间。之后,冯锡范等人拥立郑克塽为新的延平郡王。此时的郑克塽也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台湾可谓幼主当家。
3、结语
郑克臧虽然在郑家人眼里不讨喜,但是在民间倒是有一定的威望。所以郑克臧被杀以后,台湾军民开始人心涣散起来。同时,清朝方面,康熙帝也做好了攻台的准备。所以,当清军对台湾发动进攻的时候,明郑上下都几乎没什么抵抗意志,最终,冯锡范等明郑实际上的掌权者宣布投降清朝,明郑灭亡。
当然,明郑灭亡前夕,明郑高层对于前景也有过讨论:比如有人主张夺取吕宋为抗清基地。倘若郑克臧当家,或许明郑的抵抗能久一些,甚至远征吕宋。但因为东宁之变——即郑克臧被谋害的缘故,让这一切成了另一个时空的历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