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二十八回,宝玉和冯紫英、薛蟠、蒋玉菡等人喝酒行令。当时蒋玉菡作了一令,暗示了袭人的结局。其实宝玉同样作了一首女儿令,而他这首说的正是薛宝钗。
令中的悲、愁、喜、乐,都是宝钗的情感,她的一生和结局也全部包含在这个令中了。
宝玉作的令如下: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这里面说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来看一下。当然这个令我们应该倒过来看才符合主旨和时间顺序。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这里写的是宝钗的年少时的快乐时光,少女的她荡着秋千无忧无虑,自然是女儿乐了。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这时宝钗已经到了及笄之年,清晨对镜梳妆,有种薛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那时及笄之年的女子已经是可以出嫁的年纪了,不过薛家将她当成通向权力的交换,要她入宫待选。
宝钗本也有很大的欲望,她不同于一般女子,一般女子都不想入宫,觉得一入宫门深似海。但她热衷于选秀,她希望能入宫,若然成功便可以光耀门楣。所以她对镜梳妆时是满心欢喜的。
可惜天不遂人愿,她落选了,入宫无望。此时嫁进荣国府当宝二奶奶成了她最大的努力方向。虽然宝玉心中无她,但世事万变,历经沧桑之后的宝玉最终娶了宝钗。
我们都知道,宝钗最有功利之心,而宝玉偏偏最厌恶这一套。
书中第三十二回中有写道,当时贾雨村来了,贾政让宝玉去见,宝玉心中好不自在。湘云就劝告他说:
“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脏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曾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
这些仕途经济的话在宝玉听来就是混账话,而宝钗也被他称为“禄蠹”,可知为官做宰这一套是他此生最厌恶的事情。
宝玉一生所求是自由,但宝钗所求却是上进。她嫁给宝玉之后也不忘时时规劝宝玉读正经的书,走仕途学经济,这是她和宝玉之间最大的矛盾。
若然宝钗可以放下功名利禄之心,也许还可以和宝玉平淡地生活下去。可是她执念太重,欲望太重,宝玉最后不堪其烦,干脆悬崖撒手遁入空门。
这时便有了“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态。此时的宝钗该是很后悔自己那份争荣夸耀之心吧,若不是她苦苦相逼,宝玉还不至于走上绝路,只得远离尘世。
宝钗苦寻宝玉无果,分离之苦,终于让她发愁了。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宝钗为什么悲,因为她成了寡妇,此后大半生都要独守空房。
那时的女子讲究从一而终,丈夫死了是不可能另嫁的,何况宝玉也没死,只是出家了。宝钗顶着宝二奶奶的身份,她又是最遵循世俗教条之人,当然更加不可能再嫁他人。
成婚后被抛弃的宝钗,从此她的青春就和李纨一样,守着寡妇的身份,槁木死灰的过完一生。宝钗还没成亲之前,夏金桂曾经就说过宝钗:
“何苦来,天下有几个都是贵妃的命,行点好儿罢!别修的像我嫁个糊涂行子守活寡,那就是活活的现了眼了!”
夏金桂这话还真是预言,宝钗可不就是守活寡了吗?
她为了金玉良缘,耗尽心机,终于嫁给了宝玉,看似实现了平生所愿,谁知到头来还是金玉无缘,她怎能不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