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57年前,广州机场一老外携带的老鼠,竟差点泄露国家机密。
1967年,两名外国乘客上飞机时竟携带了两只老鼠。而在后续的调查中发现,如果不是海关人员的机警,说不定还会暴露我国原子弹研究的机密信息。
那么,老鼠是怎么和原子弹扯上关系的呢?
1964年的这天,中国的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喜悦,全国人民奔走相告,内心的激动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正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许多科研人员在声声欢呼中眼含热泪。
深秋的北京街道充满了人民的欢笑声,首都的长安街道行驶着宣告原子弹试验成功号外的大卡车,这一天,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喜悦中。让银幕前的观众不无感动。
中国自结束了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直到194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无数的战争。
正是由于无数解放军子弟的牺牲、种种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这位后起之秀,逐渐站上了国际舞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但仍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在威胁着人民的幸福生活,看似祥和的世界局势实则波涛暗涌。
于是,中国越来越意识到拥有自主研发的核武器的重要性。但研制核武器并不意味着好战,中国人民是向来热爱和平、坚决反对战争的。
研制核武器是,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国家的核武器威胁,和打破核武器垄断、核讹诈。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部毅然决然下令,我们也要拥有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弹。“两弹一星”计划就此拉开序幕。
“两弹一星”包括,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如今的“两弹“:原子弹和氢弹,合称为核弹,“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由于研制原子弹涉及国家机密,所以许多科研人员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隐姓埋名进入科研基地潜心工作。
原子弹研发的具体时间是1959年-1961年,此时的中国各行各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不富裕,人民吃不饱饭。
原子弹研发团队也因此受到影响,食品供应不足、电力不足是常见的情况。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科研人员顶着研制压力,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坚持了七年。
1964年,经过中国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与坚持,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成功了。
科研人员们注视着眼前这颗,因原子弹威力而腾空升起的巨大的蘑菇云,这一刻将成为永恒,中国从此站起来了。
沉睡的东方雄狮一声怒吼震惊了世界,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当时技术所能达到的最新水平,成功打破核垄断的尴尬局面。
同时,这一壮举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好奇,一众国家对中国的原子弹机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我国当时各行业发展水平有限,本着向各国虚心请教的态度,来中国进行技术指导的外国专家很多。
也正因此,给了西方国家打探我国原子弹机密的机会,他们秘密派遣了众多的间谍来打探内部情况。
1967年2月,原本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安检人员却在广州白云机场发现了两名神色怪异、行色匆忙的外国乘客。
出于安检人员的职业习惯,多留意了一下这两名乘客。竟从他们的行李里蹿出两只老鼠。
宠物老鼠携带上飞机并不违反规定,奇怪的正是,这只是普通的两只老鼠。
机场工作人员的高敏锐性,促使他选择上报领导,没想到这次上报竟然惊动了时任公安部部长的杨奇清。
而看似普通的两只老鼠,竟差点引发我国的情报危机。
这两个老外是什么人?他们为何要携带老鼠出国呢?
2.
1967年,在广州机场,两名外国乘客乘机时带了两只老鼠,时候才知情况紧急。
公安部部长杨奇清在知道现场情况后,立马意识到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
于是马上通知机场工作人员,下令一定要用尽一切办法留住他们。与此同时,他叫来自己的“左膀右臂”张文奇来调查此事。
张文奇在各种情报案件中立下不少战功,分别在1963年和1965年,破获了两起外国间谍案,这次案件由他来审理,就更有把握了。
他的能力出众,工作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件事情绝对不简单,因为调查对象的外国身份特殊性,而且要尽快取得新进展。
于是他立马飞往广州对此事展开调查。经过简单的询问和身份认定,此人乃是乔治·瓦特先生。
他的身份信息显示,他来自日不落帝国,英国。几月前因工作调动被派到我国的某家化工公司工作,公司地处兰州。
他是来中国传授经验的众多外国专家之一,主要负责新进口设备的调试。
听化工公司的工人们说,他平时为人真诚,对待中国科研人员也很友善,知无不言,这与其他趾高气扬的外国专家截然不同。
但张文奇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按理说乔治调试设备的工作一周就能完成,为何如今两个月了还没有完成。
他意识到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于是即刻告知工作人员,并且借机将乔治携带的老鼠们调包。
随后立马将老鼠送检,解剖过后并未发现异常。但是检测结果显示老鼠身上携带有多种放射性物质,这与乔治工作地区的放射性数据相同。
然而,外国专家是拥有外交豁免权的,况且现在也没有充足有力的证据,如果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说不定会引起国家矛盾。
张文奇决定亲自见一见乔治。他简单的问了一些专业问题,而乔治的回答模棱两可,对于专业问题根本提不出自己的见解,只是一味的附和他人。
最让人疑惑的是,他在喝醉酒后,竟然说自己的家乡是在美国。
这一发现震惊了张文奇,原本应该立马抓捕乔治,但由于他外国专家身份的特殊性,张文奇不得不暂时放弃。
还有一点就是:乔治声称公司为了奖励他,让他去香港度假,但他为何将目的地定在了英国呢?
调查到这里,张文奇发现,弄清楚乔治为何要带走两只老鼠,是整个案件的关键。
为了不耽误任务进度,不让这名疑似间谍有可乘之机,他大胆的跨级向公安部部长杨奇清汇报。
部长得知后,立马找借口让乔治留在了中国。并让乔治的夫人先回英国,只是将她携带的物品扣押。
工作人员在她的物品中,发现了发报机和胶卷,如果发报机是为了传送讯息。那么胶卷的影片内容,就更加坐实了他们的间谍身份。
乔治夫妇拍摄了包括各个科研基地地形图和内部资料。要知道,原子弹科研工作是对外完全保密的,就连邓稼先教授的夫人都不知道。
张文奇心想,涉及如此重大的国家机密,乔治大概率不会只身犯险,而且以乔治的外国专家身份也无法得到关于原子弹的内部机密,多半还有内鬼接应。
于是他顺着这条线索顺藤摸瓜, 为了不走漏消息,张文奇伪装成新来的技术专家,跟随真正的专家前往兰州基地考察。
他这一走访,还真的让一个原本隐藏得很好的间谍就这样暴露了。此人名叫许德林。
许德林虽然间谍经验丰富,但对于新来的这位技术专家他依旧心存怀疑,曾多次私底下打探张文奇的身份信息,当然基地的工作人员不会透露。
那么张文奇是如何发现许德林不对劲的呢?
在一次技术讲解过程中,工作人员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份有错误的资料,没想到许德林只会对着资料照本宣科、泛泛而谈。
就连资料中出现的错误他都没发现,张文奇此时抓住机会,突然问他:许林德专家是美国人吗?此刻完全放松警惕的他居然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
许林德就这样露出了马脚,后来经过调查,发现他是此次间谍行动的负责人,全名特鲁茨·冯·许林德,是一名德裔美国人。
张文奇发现问题后,立马上报情况,迫切的想要找到证据将他尽快抓获。
既然他们的敌特身份已经被发现,张文奇是否能顺利将他们抓捕呢?
3.
57年前,广州机场一老外带两只老鼠出境,险些盗走国家机密。
此时张文奇已经确信许林德就是乔治在内部的接应人,两人间谍身份已昭然若揭。
但他依旧没有找到十分有力的证据,只能对他进行暗中观察。
经过几天的监视,他发现许林德悄悄向乔治德房间扔了一个纸团,内容就是让乔治写一份控告我国的信件,再选择自杀。
如果纸条的内容真的传到了国际上,那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
张文奇为了工作的万无一失,当即抓捕了乔治。
而此时的许林德已经得知自己身份暴露,再继续待在中国肯定不安全,他立刻买了飞往北京的机票,想从北京飞回美国。
前往机场之前,他还试图将机密文件带回美国,幸而被相关部门截获。
最终,张文奇接到周总理指示,对其进行及时抓捕,我国的核机密才得以安全保住。
审理过程中,许林德交代了全部罪行。
1964年原子弹的研制成功,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核武器,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我国在条件如此艰辛的情况下,完成原子弹的研发,这让西方国家充满好奇,同时,中国的崛起对他们而言,也是巨大的威胁。
因此,他们迫切想知道中国的原子弹到底是怎样的,中国还有哪些隐藏的另他们忌惮的技术。
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美国和苏联的技术封锁、“核讹诈”;物质方面也非常短缺,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只不过,内外交加的困境并没有让科研人员们灰心,环境越困苦,他们越坚定。
苏联专家临撤走前烧毁了大量资料,科学家们不顾烧伤,试图用手去抢救下哪怕只言片语。
最终,还是在科学家们的齐心协力下,用算盘完成了数据验算,用几十年的默默无闻、背井离乡,换来了祖国上空飞腾的蘑菇云。
还记得他们在前往基地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不约而同保持着沉默,只听见前后传递的话语声:“不要问干什么,不要问到哪里去”。
这一批队伍就这样消失在茫茫大漠中,这一扎根便是七年。
他们中有:为了祖国原子弹事业不惜放弃美国优待的科学家,也有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年轻人,但名利和花花世界,与祖国的需求比起来,很显然祖国更重要。
科研人员们从没提出要享受特殊待遇,他们甚至只能勉强吃饱,平时也是战士们一起生活,同吃同住,拒绝搞特殊化对待。
生活条件如此困难的时刻依旧坚守在科研前线;他们怀着最崇高的理想,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义无反顾的坚守在戈壁前线。
1964年,经过一众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弹,自此,中国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杆子。
这下,西方对我国的轻视变成了忌惮,封锁也就不知不觉变成了打探,也就有了层出不穷的间谍时间。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局势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国外反华势力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间谍工作。
中国从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接受正规合理的竞争,但这种间谍行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间谍行为是对无数科研人员无私奉献的亵渎,也是对中国国际势力的蔑视。
1964年原子弹研发成功虽已成为历史,但“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