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赴台后家人四散各地, 远眺故乡望穿秋水, 至死未能回大陆

热情的小狐狸2024-04-15 14:35:33  150

黄昏时分,玉山之巅的风格外寒冷,夕阳的余晖洒在一尊朝向大陆的铜像上,给这寂静的山顶增添了几分温暖的色彩。这尊铜像是于右任,一位在动荡年代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奋斗过的人物。尽管他已逝世多年,但他的形象和精神在这里被永久地铭记。

于右任的故事,是一段跨越海峡的传奇。他曾是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参与过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然而,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家人四散各地,他孤身一人在台湾度过余生,心中充满了对大陆的无限眷恋。

上海五卅运动与上海大学的先驱者

1925年5月30日,在上海这个近代中国最为开放的城市中心,一场前所未有的群众运动迅速蔓延开来,震动了整个国家。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市民汇集在街头,高举反抗帝国主义的标语,共同参与到五卅运动中。上海大学的学生们,在这场运动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这场运动的鼓舞者和领导者。由于右任等人创办的上海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着激进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革命精神的学生。

当天,上海大学的学生们早早地集结起来,他们穿过繁忙的街道,向集会地点进发。沿途,他们高唱着爱国歌曲,吸引了更多市民的加入。他们的勇气和热情如同火种一般,点燃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爱国之心。然而,面对这样一场规模庞大的抗议活动,殖民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并未选择退缩。相反,他们迅速做出了回应,展开了残酷的镇压。

学校成为了打击的首要目标。不久,上海大学被封闭,校门紧锁,所有的教学活动被迫停止。殖民政府的军警包围了校园,学生们被无差别地逮捕,许多人在抗议过程中被暴力对待。校舍内,原本用于教学的设施被损毁,书籍和资料被扔在地上,一片狼藉。这一切,都象征着帝国主义力量对这场爱国运动的无情打压。

面对这样的局面,上海大学的师生们并没有选择沉默或退缩。即便在校园被封、同学被捕的困境下,他们仍然寻找着各种方式,继续表达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他们在家中、在秘密聚会处,甚至在监狱里,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组织救援,不断呼吁国内外的支持和关注。

于右任与上海大学的荣光与梦想

于右任作为上海大学的校长,在校园内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学术氛围,这种氛围既开放又充满了激进的政治色彩。他之所以能吸引李大钊、瞿秋白这样的共产党重量级人物来校授课,正是因为他本人对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解放持有深厚的关怀。李大钊、瞿秋白等人的到来,为上海大学的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思想风貌,他们的讲座经常围绕着民主、科学以及革命等主题,这些讲座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政治意识,也使得上海大学成为了当时最前沿的思想阵地之一。

于右任明确支持国共合作的立场,在当时是颇具前瞻性的决策。这一立场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试图在国民党内部推动更为进步的政治路线。国共合作期间,上海大学成为了国共两党交流合作的重要场所之一,许多重要的政治讨论和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上海大学无疑成为了推动国共合作进程的关键力量之一。

然而,随着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矛盾的日益加深,两党关系最终走向彻底破裂,这对于于右任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于右任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艰难的选择。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被迫宣告结束,这个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政治的走向,也标志着于右任个人政治路线的重大转变。

于右任虽然心存矛盾,但在政治立场的选择上,他最终还是站在了蒋介石一边。这一选择,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政治生涯,也影响了上海大学的命运。在国共合作破裂后,上海大学作为一个思想自由、充满激进气息的学术场所,其环境和定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党政府对于思想领域的控制愈发严格,上海大学原有的教学和研究自由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于右任的这一转变,也反映出当时国民党内部对于政治路线的纷争和斗争。作为国民党内的一个重要人物,于右任虽然试图在党内推动某些进步的政治议程,但面对蒋介石和其他保守派的强势,他的努力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官场风波与心灵的追求

在国民党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于右任的身影显得尤为独特。他的背景、性格以及所追求的理想,都使他与众不同。在早年间,于右任以其卓越的学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在政界迅速崛起。他的才华和热情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这也让他在国民党内部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内部的政治斗争愈发激烈,于右任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在这场斗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担任监察院长期间,于右任曾试图推动一系列改革,希望能够纠正国民党及政府内部的一些不正之风。他的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国民党内部的既得利益者,因而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随着斗争的加剧,于右任逐渐被边缘化,他的政治影响力开始逐步减弱。从一位拥有实权的监察院长,到被逼到政治边缘的局面,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败和无奈。

更加令于右任感到痛苦的是,随着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减弱,他越来越难以推进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改革目标。他始终坚持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显得尤为艰难。面对国民党内部的种种不公和腐败,于右任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不仅来源于他个人政治生涯的波折,更源于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切。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于右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和学术研究中。他的诗作和文章成为了他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渠道。这些作品中,既有对个人政治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他的文字充满了对政治现状的失望,但同时也透露出对改革和美好未来的渴望。尽管在政治舞台上遭遇重重挫折,于右任仍然没有放弃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这份坚持和执着从他的诗作和文章中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右任逐渐从国民党的政治中心被边缘化,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闲散人物。

漂泊台湾与思念故乡

1949年,随着内战的悲剧落幕,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地位宣告结束,于右任这位历经沧桑的政治人物也面临了人生的巨大转折。台湾岛成为了他以及众多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新栖息地。在这个风景秀丽却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于右任开始了他在台湾的生活。

蒋介石为了安抚这些大陆过来的知识分子和高级官员,提供了一系列优厚的待遇,试图让他们在台湾能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然而,于右任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拒绝了蒋介石提供的花园洋房,选择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显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大陆的无尽牵挂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台湾虽然美丽,但于右任的心却永远留在了海峡的那一边。他的家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与他一同前往台湾,而是散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这种家庭成员的分散,给于右任的晚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忧伤。孤独和思念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故乡山川的无限眷恋,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祈盼。

于右任的诗作,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强烈的乡愁和对过往历史的反思。他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这些文字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牵挂。尽管身处台湾,但他的心始终飘荡在遥远的大陆上。这份对故土的思念,让他在台湾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深深的异乡感。

在台湾的日子里,于右任也没有完全脱离政治。尽管他已经被边缘化,成为了政治上的闲散人物,但他依旧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刻关注。他通过不同的渠道,尤其是文学和学术,继续表达自己对于政治、历史和社会的看法。

在台湾的晚年,尽管于右任一生中未能再踏足大陆,他的思念却如同细水长流,永不干涸。他的铜像立于玉山之巅,这座台湾最高峰上的铜像不仅是对他个人历史地位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他及其一生未竟的心愿和对故乡深切的怀念。

这尊铜像朝向大陆,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于右任对大陆深深的眷恋和未了的心愿。每当日出东方,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铜像上,仿佛于右任的精神和对故乡的思念随着光芒,穿越海峡,达到心中那个遥远而又熟悉的地方。

卢晓瑞.于右任与近代革命诗潮的发生发展[J].人文杂志,2023(8):67-76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899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