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鹏程
编辑|t
引言
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隔壁“三哥”可以说事事都想和我国争个高下,作为大名鼎鼎的“互联网五常”,印度网友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正所谓“打人打脸,骂人揭短”本期我们就来好好的揭一下印度的“老底”,聊聊南北印度的差异究竟有多大!
关于南北印度的差异之所以这么显著,这一切都要归结于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征服的历史。
(莫迪)
一、印度的种姓制度与保守的北印度地区
如今的印度存在着一百多个民族,但是他们的先祖基本上源于两类人——印度的土著民达罗毗荼人和以雅利安人为代表的游牧入侵者。
世界史中一般将古印度列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实是将历史追溯至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哈拉巴文明,但是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源自黑海附近的游牧民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南下。
这两者有非常直观的差别,雅利安人是白皮肤、高鼻梁的白种人,而原住民则肤色较深,入侵者从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并逐渐扩展至恒河流域,而原住民被迫迁往了南方。
(南印度人和北印度人对比)
二者大致以温迪亚山脉为界,印度历史上的很多王朝其实仅仅只是盘踞在北印度,王朝鼎盛时就向南扩张,衰弱时就收缩回来。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哈拉巴文明彻底湮灭在历史的场河中,取而代之的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吠陀文明。
为了方便统治,雅利安人将原住民大多被贬低为“贱民”,实际上就是奴隶,而没有被征服的原住民则被归纳为“不可接触者”,地位比奴隶更低。
(种姓制度示意图)
雅利安人属于前三个等级,即拥有神权的祭祀、拥有世俗权力的贵族以及拥有公民权的普通民众,被征服者被死死的限制住,只能世世代代从事最低贱和最繁重的工作。
当然雅利安人的统治并非万世不移,波斯人、希腊人、月氏人以及阿拉伯人都曾入侵过印度,比较成功的入侵者例如月氏人的贵霜帝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及大名鼎鼎的帖木儿和其后代建立的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疆域)
新的征服者同样意识到了种姓的好处,因此便将自己的姓氏加入了高级种姓,然后将这种制度继续沿袭下来。
这种情况让北印度充满了与周围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痕迹,城市中林立着佛寺、婆罗门庙宇、清真寺、拜火教寺庙、东正教教堂等建筑……
同时由于这些征服者建立的王朝的基本盘其实都在北印度,因此相对来说北印度居民的向心力其实更强一些,但种姓的影响也更深一些,如今的北印度旧传统和陋习保留的也更多。
(印度“圣女”)
相关调查显示,北印度的人口出生率、素食者占比、强奸犯罪率、贫困率、文盲率等都显著高于南方,社会风气也更加保守
二、南印度更加接近现代文明
由于当初的殖民者自海上而来,南印度更早接触了西方工业文明,再加上有海洋的便利,社会经济明显更加发达,资本主义对传统的冲击也更加强烈。
(南北印度示意图)
种姓制度很明显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当人们无法通过努力或者投资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时,自然不会将精力放在教育或者奋斗上。
因为那些高收入的或者体面的职业根本不向低种姓的群体开放,即便这些人具备了相关素质也是白费功夫。
最终的结果就是缺乏高素质的工人,同时贫穷的社会大众也无法提供必要的购买力,这也是北印度发展落后于南印度的重要原因,因此南印度的居民普遍种姓观念较淡薄,更多以财富来划分地位。
(手拿资助的低种姓平民)
但种姓在南印度依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只是这种影响力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低种姓群体通过支持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为自己争取到了相关权利。
例如政府当中有固定比例的职位必须分配给低种姓群体,但这样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领导人会将这些职位分配给自己的亲信甚至是明码标价公开出售,滋生了猖獗的腐败活动和政商勾结、任人唯亲。
那么既然南北印度有着如此多的不同,印度也缺少大一统的传统,那么是谁将他们整合在一起的呢?答案是——英国殖民者,没错正是英国人完成了印度的统一大业。
(孟买航拍景观)
三、英国殖民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历史上曾有三个大一统时代——孔雀、笈多和莫卧儿,这三个时代也不过是基本统一了印度罢了,而且对麾下——特别是南方的地方统治者影响力十分有限。
这种情况正是被英国殖民者所改变的——在18世纪莫卧儿王朝逐渐无力抵抗英国的侵略,而印度的统治阶级对这一套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
到1818年时英国就通过东印度公司基本控制了印度,除了直接管理的区域外,绝大多数印度王公们都承认了英国的宗主权。
(东印度公司总部)
等到1858年印度全境都已臣服,而且英国在印度获取的巨额财富让他们对于在印度的统治非常重视,后面更是成立了以总督为核心的英属印度殖民政府。
殖民政府不但在13个直属省建立了牢固的统治,还将大约七百个土邦王公置于严密的监视中。
虽然由于英国在被迫撤离时推行的不怀好意的“印巴分治”政策被骂是“搅屎棍”,但即便如此英国殖民者留给印度人的依旧是一个相较以往具有前所未有凝聚力的印度。
也正因如此印度人对于英国殖民者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对于那段历史似乎还……颇为骄傲?毕竟当时的英属印度殖民政府名为“印度帝国”。
(英属印度)
这个帝国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锡金以及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还负责维持着当时日不落帝国对于南亚、中亚等区域的霸权。
印度一直有继承当年英国在南亚地区周边霸权的野心,和周围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领土争端,行事风格和当年英国扩充'殖民地时的姿态简直如出一辙,实在是充满了讽刺感。
印度作为一个充满割裂感的国家,南方与北方、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地方邦之间都缺乏认同感,说实话印度能勉力维持不分裂也算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了。
种姓的影响深入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印度走向现代化最大的阻力之一,也是印度实现自己“大国梦”的最大障碍之一,一个处于不断内耗中的国家又谈何崛起呢?
参考资料:
[1]王鲲.雅利安人的入侵与吠陀文明[J].飞碟探索,2010,(06):12-13.
[2]陈本昌.浅析印度发展“分裂型”形成的成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1):38-39.
[3]陈德正.古印度长期分裂原因管窥[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76-80.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