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一带一路”后, 意大利又邀请中企投资, 中企这次回应很硬气

绪闻世界2024-04-14 00:16:35  56

就在去年12月,意大利作出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虽然梅洛尼政府一再强调,退出倡议并不意味着中意经贸关系会因此而改变,并称未来希望与中国继续保持合作。但现实情况是,中意经济关系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特别是在美欧默契推动所谓“去风险化”的背景下,这种损伤正在被人为地放大。

据观察者网援引外媒发布的报道,意大利唯一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全球排名第四,旗下拥有菲亚特、玛莎拉蒂等著名意大利汽车品牌的斯特兰蒂斯集团。其首席执行官唐唯实日前公开宣称,如果意大利政府引进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本土生产,将迫使斯特兰蒂斯关闭一部分在意大利的工厂。唐唯实辩称,与中国汽车展开竞争,将直接威胁到该集团的盈利能力。事实上,相比起梅洛尼政府与斯特兰蒂斯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意大利突然之间向饱受美欧无端抨击的中国汽车递出“橄榄枝”,更加值得关注。

当前,意大利经济依旧受到俄乌冲突以及美元加息的影响,预期中的“复苏”迟迟不见踪影,反而是距离“衰退”仅有一步之遥。2023年,意大利的GDP增速虽然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但也只增长了0.9%。与之相对应的,是政府赤字达到了7.2%,虽然这一表现和2022年的8.6%相比有所改善,但是仍然高于梅洛尼政府设定的5.3%目标。

为确保本国经济能尽快走出阴影,梅洛尼政府将目光盯向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的电动车领域。为此,梅洛尼政府在进入2024年之后,就开始全力推动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电动化转型,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为消费者提供置换补贴,进一步刺激意大利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的前进速度。但现实是骨感的,意大利在汽车电动化转型上遇到的困难,与其他西方国家几乎如出一辙。首先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充电桩等设施匮乏,极大制约消费者入手新能源车的意愿。

其次是意大利本土厂商,更倾向于将低价的新能源车销往第三世界国家,让购买力更强的欧洲消费者去买中高端车型,这也是斯特兰蒂斯集团与梅洛尼政府之间的核心矛盾。在无法说服本土厂商的情况下,梅洛尼政府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据意大利媒体近日发布的消息,该国工业部长乌尔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正在与特斯拉以及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接触,目标是吸引至少一家中国车企来意投资建厂,以确保梅洛尼政府设定的每年130万辆汽车的目标能够成功实现。

有外媒透露称,被乌尔索看中的中国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奇瑞和长城。有趣的是,这三家中国车企在回应此事时,都不约而同的表示“目前没有规划”。可见梅洛尼政府自以为的“橄榄枝”,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诱人。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意大利在对华合作上的立场反复。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当下的确是“出海”的最佳时机,可是一旦合作国出现了朝令夕改的状况,对于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的中国车企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换言之,意大利经济眼下面临的最大风险,绝不是所谓的“中国依赖”,而是找不到明确的目标,也拿不出真正的规划,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横跳过程中错失机会。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844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