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了北京,受到高规格的接待,并且会见了意料之中的几位中方高层。这次行程中,无疑有着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铺路的成分,但在俄媒上曝光度更高的,可能还是中方的一个“新态度”。
拉夫罗夫近日访华,为普京打前站
据外媒报道,拉夫罗夫在中俄联合记者会上说,为回应西方针对中俄实施的“双重威慑(double deterrence)”,王毅外长提出中俄对西方实施“双重反制(double counteracting)”。
对于这件事,中国官方的报道中并没有提及。当然,也并没有不让外媒报道,事实上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俄罗斯官媒账号就发了很多关于这个说法的新闻,也并没被限流。
个人觉得,这里面意思很明显:如果中方报道出来就是一种强调,不报的话就表示没必要过多强调。
拉夫罗夫专门把这一点拿出来说,只是代表俄方的一种理解,中方没有必要跟进也无需做过多解释,当然也不会反对人家这么说。
2021年的安克雷奇会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俄罗斯的出发点,仍然是为了反对美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压制,以及它在全球践行的“基于实力地位”的霸权主义行径,只是跟中方的节奏和行事方式有所不同。
对美国垄断国际话语权和权力,中方当然也是反对的,而且从2021年的安克雷奇会谈以来,反对的姿态就一直在提升,但这并不表示中方就采取和俄罗斯一样的“硬”策略去实现自己目标。
在中国外交部对这次会谈发布的消息里面有这么几句,足以说明中方的态度:
双方要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
双方要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正道。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主要新兴大国,要旗帜鲜明站在历史进步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积极呼应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正当关切,倡导各国走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反对一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反对冷战思维和挑动分裂对抗,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上最大的冷战余孽,就是北约这个军事联盟
目标和做法都说的很明白了:搞小圈子对立,在中方看来不是一种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的正确办法。与尽可能多的国家进行经济和产业合作,提升国力去压倒对方,比侧重“结盟”去搞军事对抗更高明也更稳固。
因为军事实力再怎么样也是来源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基础牢固,还怕军力不会水涨船高?
然后在基于自由合作、双向选择(而不是像西方阵营那样强制选边站,但只给些口头好处)的基础上,用利益捆绑(比如“一带一路”的各种项目),使目前还处于中立地带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认同自己的发展观,形成统一战线,把对方潜在的盟友尽量转化成自己一方,这样对方的阵营也搞不起来了。
当前的形势很清楚,美国仍然在极力抗拒多极世界的形成,俄罗斯和中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在推动这个进程。
乌克兰代理人战争,就是美国和西方阵营的挣扎之一
像乌克兰这样的代理人战争和产业上的封锁遏制,就是美国对付欧亚两大对手中俄的手段。俄罗斯已经卷入战火,但目前为止中国采取的都还是和平的方式,而且可能长期需要在产业和金融这些和平的“战场”对敌作战,没有一点定力是不行的。
因为中国所在的这个“战场”其实才是最大的重心,还是上面说的那个理由——不管打热战还是冷战,靠的最终是军事之外的国力,这一点看看俄乌战场双方用的物资有多少是来自中国的产业链就清楚。
通过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竞争,美国会逐渐失去维持自己军事实力的根基。但要是被美国用战争把中国提前拖下水,事情就可能会不同。
美国海军存量还庞大,但是后劲已经不行,需要等它慢慢衰朽
这就是美国在多个方向发力,希望挑动中国“坐不住”的最终动机。而中国如果和俄罗斯结成什么针对美国的军事同盟,就也会落入美国的陷阱。
用挤压的方式把中俄逼成军事盟友,也就能更好地号召欧洲,日韩来更方便地进行针对——那样中欧、中日韩之间就没有灰色地带了,整个世界上也没有中美之间的灰色地带了,只能分敌友,这恰恰是我们在极力避免的。
而只要中国不说跟俄罗斯结盟,在军事问题上没有明确针对他国的合作,即使在事实上做的事情和结盟有很大接近之处,也还是不会给人口实,美国设想中的包围圈也没有名义可以建起来。
中国和各国的产业合作,具有很大战略意义
不结盟也不一定是永久性的,但现在外部环境对我们相对还不那么苛刻,没有这个必要。中国虽然想掀翻霸权,但仍然斗而不破,重视和美国的关系。哪怕有天关系破了,也应该会是让美国自己来动这个手,很符合咱们“不开第一枪,但不让敌人有机会开第二枪”的一贯策略。
中国也不会因为要维持和美国的关系而牺牲与俄罗斯的正常往来,俄乌开打这么久中方的做法就已经说明问题。当然,中国和俄罗斯关系良好,也不会因为俄罗斯去牺牲和美国的必要联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高水平的拿捏术,有了舍不得打破的坛坛罐罐,才可以更好地防止对方出大招。要是对美国的大企业来说,中国不再是个有诱惑的市场了,那白宫和国会山对华强硬的阻力也就会消失不见。
不结盟去主动针对第三方,但不表示不会共同抗击侵犯
当然,如果咱们面对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凶险,即使名义上不结盟,中俄背后的合作也会要进一步升级的。
所以美国现在没有证据中国给俄罗斯卖武器,中国以后很长时间应该也不会给俄罗斯卖成套武器或者直接卖炮弹。但生产线,设备元器件这些,恐怕并不在此列,大学里的学术合作交流也不在此列。
在拉夫罗夫来访之际,中方也针对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关于中俄合作的言论做了表态:中俄正常经贸合作不应受干扰,中方也不接受指责和施压。
说实话,对于这种光明正大的阳谋,外部想干涉其实手段也不多。倒是中国会考虑一些国际因素而自己采取符合当前情况的节制措施,这就是定力的体现。
对于中方大局为重的策略,其实俄罗斯也有些民粹分子不满,觉得“中国没有军事援助俄罗斯,是不够意思”。
俄罗斯国内是有些人对中国有着或者有过不实际的奢求
但还是像我上面说的那样,如果中俄的军事合作只是“看起来过瘾”,实际收益却更小或者有损大局,为什么要做些只能给这些无脑愤青提供情绪价值的无用功?
俄罗斯的高层还是清醒的,这类要求他们也不会强行给中方提,最多是表达一下希望和意愿。比如这次拉夫罗夫拿出来说的“双重反制”,一个是可能体现了中俄两个民族在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俄罗斯更简单粗暴不像中国身段柔软;二个是俄罗斯对内安抚民意的需要,国家是个庞大的有机体,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其实更“散装”,所以像中俄加深合作这类高层决定的事,也需要民间不抵触才好推进。
现在这样对美国和西方“温水煮青蛙”是必要的阶段,也是蓄积实力,将来就算西方给的压力大一些,咱们手里也有牌。
所谓的美式和平,只是一种剥削秩序而已
用一个多极化的秩序去替代现在的“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有哪些要素不可或缺?
不管人还是国家,都是要过日子的。所以多极化的倡导者手里,起码要能给那些正在等待斗争结果的“吃瓜国家”,提供可以替代美式秩序的安全、市场、技术和资金,而这些也正是中俄目前在积攒和准备的东西。
秩序切换的这个过程说长很长,说短也可能很短,全看“美式和平”的支柱——美国自身手里有哪些牌,又选择怎么出了。如果它有一天在内外压力下愿意和平交权,自动成为多极化的其中一极,那自然最好,也可以保住一个发达国家的地位。
中国以发展为主的手段,就是为了造成一个让美国愿意和平交权的大环境;而非和平的准备,则是为了保证万一白宫和国会山有些想不开的政客想殊死一搏,抓着自己对手共沉沦,我们也有手段能“帮他体面”。
但愿那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愿意自己“体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26636.html